《株柳》教学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303983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株柳》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株柳》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柳》教学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株柳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通过课前的有效预习,学生在字词上掌握得较好。青海高原一株柳作为课题有什么好,同学们说了很多,有的说突出了“一株,有的说让我们想象到了青海高原这柳树一定非常的奇特,也有的说能吸引我的阅读兴趣可以发现带领问题读,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教学办法。第二课时:我想,本文目标有两个核心。一是虚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二是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主题。则如何到达?在这篇文章中,真正的大问题在哪里?在备课时,我便仔细分析了上述问题。通过分析文章,我发现文眼全在“神奇二字,一二段形成比照,第二段重点在“神奇一词上,因此笼罩全篇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或者:青海高原一枝柳到底神奇在哪

2、里?如何讲“虚写这一语文知识?重点要二。一是虚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此文中,六七段的虚写,是与灞河柳形成比照,突出表明高原柳在“死亡之路上与环境的抗争,表现它“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或者说顽强的生命力;二是虚写的办法,即虚写不能凭空捏造,而应该是合理的,有依据的,与全文高低贯穿的,有助于突出表现主题的。第五段这样写道: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没有这一段中对柳树“粗砺而坚硬的特征的描写,后面的想象便不足依据,而天马行空,不足合理性的想象泛滥,正是小学阶段想像练习的最大问题。如何通过“托物言志来讲主题?这需要进行文本细读,从一二段的比照引入为什么作者说这是极其平常的柳树,同时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通过三四五段的实写与六七段的虚写的结合来写出高原柳的生命力,通过第八段灞河柳的比照烘托来进一步突出高原柳的艰苦卓绝,最终顺理成章地引出第九段对高原柳与环境抗争的生命力的赞颂。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写人,写英雄人物。我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这一目标根本到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