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298605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 目: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 时:136课时设 计 者:敬红莉背景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每组由“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三、四年级处于小学中段,起着承

2、上启下的作用,由低段学习字词句知识过渡到学习自然段的知识,再有段的学习作铺垫过渡到五六年级的篇章学习。虽然三四年级同属于一个学段,在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教学中应有不同的要求。四年级是在三年级基础上的拔高,三年级的阅读教学主要以自然段为训练单元,而四年级可以以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为训练单元,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然段内容上的联系,明确有时不同的自然段讲的是不同的内容,有时几个自然段是围绕一个自然段或一个意思来写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训练可为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奠定基础,即为五年级篇的学习做铺垫。四年级的学习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

3、学习要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目标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会读“词语盘点”里的“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 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习略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

4、句。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 能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5、开展综合性学习,能用各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小学生活,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围绕主题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合作,在实践活动中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谢。对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问题,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资料、组织讨论或展开调查活动。6、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内容安

5、排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采用学生默读,提问质疑,小组交流方式分享 。单元序号及主题读写训练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第1组 走遍千山万水 1.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2.积累优美的词句1、古诗词三首 22、桂林山水23、记金华的双龙洞24*、七月的天山1语文园地一4复习检测3 第2组 以诚待人 1、揣摩、品悟人物语言、动作及外貌描写2、说出人物品质,体会表达方法5、中彩那天26、万年牢17、尊严28、将心比心1语文园地二4复习检测3 第3组 大自然的启示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9、自然之道2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1、蝙蝠和雷达212、大自然的启示1语文园地三4复习检测3 第4组 战争与和平 1、把握文

6、章主要内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3、夜莺的歌声214、小英雄雨来115、一个中国孩子的歌声2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语文园地四4复习检测3 第5组热爱生命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语言,培养语感2、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17、触摸春天218、永生的眼睛119、生命 生命220、花的勇气1语文园地五4复习检测3 第6组 田园生活 1、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2、抓住景物特点,学习表达方法。21、乡下人家222、牧场之国123、古诗词三首324、麦哨1语文园地六4复习检测3 第7组 执着的追求 1、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表达

7、方法。2、学习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的精神。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26、全神贯注127、鱼游到了纸上228、父亲的菜园1语文园地七4复习检测3 第8组 故事长廊 1、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2、学习简要概括内容,练习讲故事29、寓言两则230、文成公主进藏131、普罗米修斯232、渔夫的故事1语文园地八4复习检测3专题复习建立知识体系基础知识6阅读理解6习作2期末复习评估掌握做题技巧综合试卷15备注: 精读课文教学2课时;略读课文教学1课时:运用精读课文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自学;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讲、写、评3课时;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趣味语文及其它补充教材等1课时。单元复习检测3课

8、时。实施建议1、课程资源(1) 深层思考,利用校内资源。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要植根于现实,努力挖掘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以此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巧妙挖掘利用实践活动学习资源,以及校园文化、图书室、各种标牌、公告栏、网络资源等。在学习时,可以利用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领域。(2) 关注生活,挖掘校外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博物馆、工厂、农村等广泛的社会资源,以及诸如乡土资源在内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当地的,如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课程资源;当时的,如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

9、现实。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引入到语文学习中。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走进千山万水”时,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游郑风苑、观黄帝故里、爬始祖山、探车马坑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积累了练笔素材。还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启迪学生情感,发展学生能力。如在“清明节”时,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缅怀先烈的系列活动。(3) 拓宽领域,利用传媒资源 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传媒资源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之一。根据各单元的学习需要,我们可以从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中挖掘到学习资源进行教学。例如:在“战争与和平“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从网络上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在学习“田园生活”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从报纸

10、、网络上搜集一些乡村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活动识字写字教学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独立的识字能力,并且有一部分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虽有独立识字能力,但自我要求不高,约束力较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引导作用,要在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检查,着重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淆的生字采用“形近字辨析”的形式做指导,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另外,充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利用各种渠道扩大识字量,养成独立自主识字的习惯。在教学中,会写的生字当堂完成,对于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教师做重点指导,每节课要给学生留出10分钟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

11、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提高写字速度,讲究练字效果,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理解课内阅读:学习17篇精读课文和15篇略读课文。结合四年级的训练重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数学生已有了自己的阅读感悟,读后能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但在学习方法上还要加强指导训练。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初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教材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我的发现”学习内容中,对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做了这样的提示: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我们同组教师的教学经验,本学期,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突破这一重难点:先抓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再把自

12、然段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如桂林山水。抓课文重点词语,把这些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练成一段话,如尊严。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中心段,如乡下人家、触摸春天。由文章题目想开去,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抓住课后练习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鱼游到了纸上本册阅读教学的第二个重点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针对这一重点,在上学期的训练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还坚持让学生在自己反复熟读重点句子的基础上,然后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联系上下文2.联系生活实际 3.结合时代背景 4.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默读教学在原有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重在培养一边默读一遍思考的能力,使略读教学贯穿其中,在学习中有重点的去读。习作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

13、的问题,学生都能够就自己的见闻、感受谈出来,但语言匮乏,很多时候心里想的不能够用恰当的优美的的词语来表达出来这一现状,本学期就习作中把“事情写具体”,会用上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两点重点指导教学。首先重视积累,要求学生课堂上多种形式熟读成诵,完成教材规定的读背内容,而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每天坚持读书30分钟。积累精彩语言。其次,紧扣单元读写训练重点和课后小练笔加强片段的训练,从而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除了教材中三次小练笔,八次习作外,我们还积极挖掘素材,如在学完桂林山水后,让学生仿照文中的排比句随即进行写话训练。口语交际本学期,口语交际能力重点提高学生语言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并且注重学生与

14、人交流的习惯的渗透,比如礼貌常用语,不打断别人的谈话,认真倾听,要注视别人的眼睛。综合性学习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教材课后安排“资料袋”,园地的“宽带网”,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以拓宽知识面。“展示台”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结合实际,我们将在第三组后安排“交流认识大自然”的活动,在第六组后开展“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这样课内与课外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课程评价(一)评价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30分)+结果评价成绩(70分) 1、过程评价:识字写字 词语识记。“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中的四字词语,采取听写、看拼音等方式进行,根据识记情况免除学生的基础作业。 区别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练习。从本册要求会写的字中,挑选容易与其他的字混淆的,比较异同,进行组词练习。 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主要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时在书上批注的意思。 阅读理解 背诵:学期初,每个学生发一张评价表,及时记录背诵情况。本学期结束,从要求背诵的课文、古诗中选取若干片段(包括全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背诵的内容检测。朗读: 平时采取随即抽查划出平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