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29812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5年陕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教育学部分】一、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2、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四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教育具有原始性。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陕西政通招教培训)现代教育的特

2、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930年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二、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1、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是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3、: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上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陕西政通招教培训)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

4、教育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2、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

5、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陕西政通招教培训)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四、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掌握教师的职业素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1、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2、教师的职业素

6、养:、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广博的学科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3、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方面应该做到: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

7、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学生方面应该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陕西政通招教培训)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这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五、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1、教育制度: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2、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旧中国:1902 壬寅学制(未实行)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8、;1903 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1912 壬子癸丑学制 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922 壬戌学制 留美派主持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20 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全国行列)3、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六、了解课程的类型,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含义,明确当前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1、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2、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3、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4、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

10、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5、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改革课程功能,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革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革课程管理,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七、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方法及其应用。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

11、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3、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文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八、掌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评价的类型及功能。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现代

12、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道乐顿制,特朗普制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常用方式:平时考查、考试)。4、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按教学评价的作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终)结性评价;按评价采用的标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差异评价;按评价主体:外部评价、内部评价。、5、教学评价的功能(作用):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九、理解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方法及其应用。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

13、培养提高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2、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3、常用的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4、选择德育方法的依

14、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十、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和基础); 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中心环节);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6、建立学生档案;7、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9个别教育工作; 10、班会活动的组织; 11、偶发事件的处理。招教考试教育理论基础 一、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裴斯泰洛齐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赫尔巴特 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1868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陕西政通招教考试培训)1877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