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29775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二增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准备后,我院认为增设械制造与自动化的条件 已趋成熟。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发 展较完善、需求量最大的产业,也是人才需求最大产业之一,而机械 设计与制造则是它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我 院特申请增设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并提交论证报告如下:一、专业设置的背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 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 志,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 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

2、要位置;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完善、 需求量最大的产业,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必须依靠机械制造 业的支持。1、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 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 是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 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 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中明确提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 升

3、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 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基础配套 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 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14年1-11月, 轻工业增加值659. 42亿元,增长7. 5%;重工业543。38亿元,增长 10o 0%;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39. 04亿元、430o 62 亿元和330。42亿元,分别增长12.2%、8O 3%和10.0%。实现销售产 值5336. 01亿元,增长6。9%。2、潍坊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与成果(1)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传

4、统优势的内燃机、输变电、仪 器仪表、环保、机床、国防装备等六个产业正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 展,其中内燃机、输变电、仪器仪表、国防装备产业产值已达到百亿. 风电、轨道、重型铸锻、齿轮箱、制冷装备和特种船舶等六个装备行 业正逐步形成新的亮点和竞争优势,其中风电、齿轮箱、特种船舶产 业产值已达到百亿。目前,装备制造业已形成“6+6”产业体系,并 逐步向大型化、成套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为实现老工业 基地向新型工业化基地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2) 进一步培养特色、优势产品:重点发展风力发电装备、轨道 交通装备、内燃机、输变电、仪器仪表、环保装备、机床产业、齿轮 箱等产业。(3) 进一步打造龙

5、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形成潍 柴集团、福田集团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等 大型龙头企业,及与大型龙头企业配套发展的一大批“专、精、特、 新”分工合理的专业化企业。二、社会需求分析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 业已经转变为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 交叉专业,机械、电子电气、自动控制和数控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 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呼唤我国高职专业要适应市 场需求,高起点地培养机电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 需求.目前国内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从事以下几个 方面工作:机械制造业中利用计

6、算机控制技术的技术改造工作。机械 制造业中产品开发、产品制造工作、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特别是 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使用与维护。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安装与调试 等工作;特别是与CAD/CAM技术密切相关的工作.车间班组及其他基 层部门的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等.机电设备的微机监控以及机电设备 的运行、检修及维护等工作.由此可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员的知 识水平不高、业务水平有限、综合素质偏低,则不能胜任这个专业的 工作,从而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行业未来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导目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需求数量方面:人才非常缺乏机械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基础工业,包括金属制造业、普通机械制

7、造业、交通运输机械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 业、专用设备制造业6大行业,又可以分为汽车、电工、内燃机、机 床工具、机械工程、农业机械、环保机械、仪器仪表、重型矿山机械、 石化通用机械、文化办公机械、通用机械基础件、食品加工与包装机 械等14个分行业,共约270个小行业。因此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 我国缺乏大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2、在需求结构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虽然我国企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生产一线的职工技术素质 不高.在全国城镇1。4亿职工中,技工人数只占一半,其中初级工所占 比例高达60%,中级工的比例为35%,而高级技工只有5%。据有关 统计,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

8、高级技师比重仅占0。1%,技师和高级 工也仅仅各占1. 1%和6. 1%.这与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工分别占有50%, 35%的比例有着显著差距.此外,近年来出现的紧缺技术人才断层的尴 尬现状在各地十分普遍,而机械行业首当其冲.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当今中国制造业所需的具有专业技术 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很多地区都呈现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即 高层次人才紧缺。而普通人才供过于求。全国大中专院校在本科阶段 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很少,一些省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中 高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与初级人才的比例达到了 1:19.行业

9、的发 展非常需要既懂机械制造又懂自动化技术的实用型高端人才。事实也 证明,很多低端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悉,而 懂信息技术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师以及机械制造用高薪也难聘 到。一些工作时间长、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会因为学历 比较低而导致工资待遇的偏低,逐步离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逐 渐被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人取代,其年龄结构有下降的趋 势。有资料表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尤其是处于高端的机械制造 与自动化人员、机械制造人员全面紧缺。机械制造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的应用使机械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渗透到从设计、工艺、 制造、检测

10、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构成了计算机集成制造。建立在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新的生产模式 不断出现.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要求显然不同于传统机械制造业.因 而,传统机械制造专业的教育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作相应的改革 与调整。我们经过对相关企业广泛、深入的调研及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和探索,对于如何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有进一步了解,为我 们将来的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3、潍坊市人才需求状况根据“314”总体部署,重点打造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石 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加工、电子信息、能源、劳动密集型七大产业, 老工业城重庆将升级为全国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潍坊快速发展的背 后是

11、对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与全国一样存 在类似情况:在需求数量方面,人才非常缺乏;在需求结构方面,结构 性矛盾突出;在需求质量方面,亟待提升等。特别是北汽福田集团的汽 车摩托车和装备制造业等规模比较大,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需求 量巨大.由上述市场分析现状可见,增设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具有相当的必要。我院已开办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气自动化等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基础 是机械技术或(和)自动化技术,因此我院增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 业,对于组建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很有必要,对于调整我院专业结构具 有重要的意义。三、增设高

12、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可行性分析我院是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由诸城 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办,省市两级管理.目前占地1250亩,建筑面积 2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2万册、电子图书110万册,建有102 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80个校外实训基地,总资产近4亿元;有全日 制、远程教育等各类在校生12000人,教职工600人,其中教授、 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9人,“双师素质”教师120 A,具有 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90人,长期外聘专家学者60多人,兼职教师 59人。学院组织机构健全,有7系2部、14个处室、继续教育学院、农村社区教育学院和机电控制研究所、数控装备研究

13、所、服饰产品开发 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建筑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畜牧兽医 研究所、企业项目管理服务中心、食品研发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动 物医院等10个科研院所;开设34个专业,面向全国14个省(自治 区)招生;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 1个.1、具有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学院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极为重视,不断更新思想 观念,积极遵循高职办学规律,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和办学 理念,聘请职教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修订、完善了我院机械制造 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确立了 “以满足本地经济建设需求 为目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

14、”的教 育理念。2、具备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办学的师资条件我院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师资,已初步形成了一支 职称、学历、双师型结构基本合理,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老中 青相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17人(详见附件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 业课教师基本情况),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7人,占41.2%;中级 职称6人,占35。3%;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4人,占23. 5%;具有 研究生以上学历的8人,占47。1%。同时,学院正在有计划地引进 更高层次的和实践经验相当丰富的专业教师.3、具备高职髙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办学相配套的硬件环境我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践教学场所,学院现有各类实习实训

15、场地32个,教学用电脑411台,多媒体教室27间。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如下:序号名称数量功能备注1计算机应用实验室3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办公自动化、CAD/CAM 实训已建2基础电工实训室1电工基础、电工实训已建3电子技术实验室1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实训已建4PLC实验室1电器控制、电机拖动课程教学与实训已建5单片机实验室1单片机、微机接口实训已建6电气控制实训室1电气控制实训已建7液压、气动实验室1液压、气动实验已建8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 验室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已建9CAD/CAM设计实训室1CAD/CAM设计实训已建10实训中心1车铳刨磨钻等普通机床操作实训已建11数控加工仿真实训室1数控加工综合实训已建小计134、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以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潍坊地区就业前景良好的优势,以“签 订实习基地协议书,上门挂牌“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单位共 建教学实习基地,目前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已经与福田北京欧曼重型 汽车厂、福田雷沃重工诸城车辆厂、山东恒基农牧机械有限公司、山 东通力车轮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 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随着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专业在“走出去, 请进来”的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综上所述,我院已初步具备申办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