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Q形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29690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Q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Q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Q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Q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Q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Q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Q形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需要层次论分析阿 Q 形象陈雪琼韩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 011014 班,广东 潮州 521041)摘 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 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的阿 Q 形象特征,那就 是:第一,吃不饱,穿不好,无居所,无性事,人类要生存发展的 条件阿 Q 都是缺乏的;第二,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年代走投无路, 苟且偷生;第三,不懂得社交,不懂得追求自己的爱情;第四,既不能尊重别人,也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第五,阿 Q 的革命观毕竟是阿 Q 式的,有着可笑的糊涂与惊人的混乱。只有生存才有可能发展,贫穷使人

2、愚昧,阿 Q 这种人物产生的很大原因就是贫穷。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富裕了,像阿Q这样的人才会消失。!词:阿Q;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精神胜利法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中篇小说阿Q正传自1921年开始发表以来,被 公认为世界文坛的不朽之作,“成了文学研究者反复研究和讨论的杰出小说 作品”1。阿 Q 则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文学典型之一,与堂 吉诃德、哈姆雷 特一样,“全是人类的了,也全是不朽的了 ”。作者对阿Q饱受欺凌 与摧残的不幸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表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 想情感。阿 Q 在赵太爷的打骂下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可见其身份之卑贱。可 是这样一个赤贫雇农却在革命的风潮中“禁不住大声地嚷道:

3、造反了!造 反了!”听起来似乎有点可笑。自贱为虫豸的阿Q也能造反?不错,阿Q 在力气大的人面前连畜生都不如,但阿 Q 毕竟是人。而只要是人,就有人 的共性。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肯定会 想到“造反”。正如中国古代出现过无数次“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局 面。要了解人的内在动机,需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侧面。 3 美国著名的“人 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充分意识到了需要在人的内心世界中的地位, 提出了一种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即基本需要层次论,勾画出人的 需要的构成和层次性特点。在马斯洛看来,人的需要并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以一种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一种强度和先后

4、的秩序,彼此关联 起来的”,犹如一座金字塔。“它们分为低、中到高排列的五个不同的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马斯洛认为人的这五种基本需要超越了不同文化的国家,超越了各种 社会形态,人都有共性,都有共同的需要。据此,今天我们尝试以马斯洛 的需要层次论,分别从五个层次来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的阿 Q 形象,旨在使 大家对阿Q形象有一个比较新鲜、系统和客观的认识,并透过阿Q形象对 一些社会现实和历史进行反思。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示意图。其顺序是从底层往上看,依次是:一、生理需要;二、安全需要 三、归属与爱的需要;四、尊重需要;五、自我实现的

5、需要。最低级的需 要是生理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阿 Q 的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作为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 基本的需要。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性交、睡眠和氧气。一个缺少 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满足,他就 会无视或掩盖其他的需求。整个机体将被生理需要所主宰,并影响其人生 观。这种需要在人类的一切需要中是最需要优先加以满足的需要。而阿 Q 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都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说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也 是本文将重点阐析阿Q的生理需要的原因。下面我们将从阿Q的衣、食、 住、性、病等方面分析他的生理需要状况:阿Q的“衣”破不堪言

6、,风光一次小说中有关阿 Q 的衣着描写是这样的:头戴一顶毡帽(是否破旧未知), 里面穿一件破布衫(后来被剥夺了),外面套一件破夹袄(卖不出钱的), 还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鲁迅先生没有说阿Q的裤子是否也“破” 了,但我们可想而知。阿 Q 实在是一穷二白,毡帽、布衫、夹袄的量都是 “一”,而且质也几乎是“劣”的;裤子没说多少条,大概也就只有这一条 了。就算原来有几条像样的裤子,也给阿 Q 卖剩身上这一条,所以才“万 不可脱”可见,阿Q对于“衣”也有他的最低需求,因为他还懂得保存身 上这一条裤子,毕竟他还是人群中的一员。从阿 Q 的这身衣着,我们可以 看出阿 Q 是一个无家无亲的赤贫流浪汉,饱

7、受饥寒,地位是属于受剥削、 受压迫的社会最低阶层。阿 Q 实在是倒霉透顶了,糊里糊涂说了一句低级情话就落得个调戏赵 家女佣的罪名,被赵太爷赶出家门丢了维持生计的活儿尚且不说,连唯一 的一件破布衫都被没收了,害得他得“赤膊磕头”。那顶毡帽又给了地保抵 押作酒钱四百文,后来也没钱赎回。为了履行不平等条约,阿Q没钱也得 硬撑。幸好是春天,于是卖了棉被,也不怕变成寒号鸟了。破布衫的下场 更惨,“大半做了少奶奶八月间生下来的孩子的裤尿布,那小半破烂的便都 做了吴妈的鞋底。我们熟悉的阿Q就是这么可怜!赵太爷、地保、吴妈, 无论地位高的还是一般甚至低下的人,都可以欺负他:赵太爷赶他,地保 趁机敲诈他,连吴妈

8、“这小孤孀”也告他!阿 Q 就像一只任人宰割的小羊 羔。可是,阿 Q 的衣着也有风光的时候。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是阿 Q 衣着的“辉煌史”。“穿的新夹袄,看去腰间还挂着一个大褡裢,沉钿钿的 将裤带坠成了很弯的弧线。”真是“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阿 Q 由此在 未庄得到了“新敬畏”连先前赶他走的赵太爷及其家人都托人寻阿Q来赵 府并向他要些价廉物美的衣物卖给他们。潮汕有句俗语“三成人,七成打 扮”未庄的人对衣着光艳的阿Q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阿Q这会不 但姗姗来迟,见了赵太爷也不那么怕了,“似笑非笑”地叫了一声“太爷”, 最后还“懒洋洋”地出去了,差点没把赵太爷家那小子气炸肺。用马斯洛 的

9、需要层次论移之以论阿Q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阿Q从生理需 要一下子上了两个层次,达到了尊重需要。阿Q觉得自己被未庄的人尊敬 了,自尊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这种尊重需要的满足对阿Q来 说只是短暂的,甚至不是完全真实的,也有可能是由于阿Q沾沾自喜的心 理使然。马斯洛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较高层次的 需要才会发生。同时他又阐明人在满足较高层次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 分地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阿Q此时的尊重需要达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就 是因为他的生理需要部分得到满足,也就是对于“衣”的需要的满足。阿 Q 的中兴史是他生平中为数不多的风光,尽管阿Q可能会经常用他独特的“精 神

10、胜利法”来达到自尊的需要,但这也证明人的五种需要是有联系的,是 从低级到高级逐层上升的,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能拘泥地理解各层需要的顺 序,层次的顺序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阿Q因衣着新艳而一下子从 生理需要上升到尊重需要,但不是上升并停留在比尊重需要更低一级的归 属与爱的需要。阿Q的“食”喜欢喝酒,饱受饥饿常言道,“鸟为食亡”。连动物都懂得为食而亡,人更不可不“食”,难 怪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阿 Q 也要“食”,并且还会“谈食”。在第二章 “优胜记略”中阿 Q 对饮食发表一番高见,既笑城里人煎鱼加切细的葱丝 是错的,又笑未庄人加半寸长的葱叶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好一个妄自 尊大的阿 Q!阿

11、Q 跟孔乙己一样穷困,尽管他不懂得“之乎者也”,但也像孔乙己一 样有钱没钱都喜欢到酒店喝上几碗,没钱就赊,难免遭人厌,有时赊不到 酒喝还会被赶出来。在第五章“生计问题”中,阿Q身无分文,四处求食, 像乞丐一样流落街头,“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可见,阿 Q 平时常常上酒店喝酒。他是多么喜欢喝酒,而且有时还喝得醉醺醺的:第 七章“革命”中写到阿 Q 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可怜 的阿Q,宁可饿肚子也要喝酒。在“生计问题”中,阿Q的“食”无着落, 最后只得跑到静修庵的菜园偷萝卜。可见阿Q实在是饿得不能再饿了,“食” 的需要此时是“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他的意识,成为组织他行为

12、的核心 力量”5,因此促成他做出这种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这也是可以理解、情 有可原的。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阿Q的民生问题“食”无法得到解决, 要么吃不饱,要么没得吃,要么吃了上顿没下顿,生存简直无保障可言。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的阿 Q 连衣食都不足,难怪他不能知荣 辱。在正常运行的和平社会中,经常处于危机状态中的极度饥饿是罕见的。 对文明社会中的多数人来说,这些低级需要都已得到相当的满足。所以我 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虔诚的佛教教徒都懂得要 “惜福”不能随便奢侈浪费粮食。想想阿Q饿肚子到静修庵的菜园偷萝卜 的情形,我们就能体会有饭吃的幸福;想想锄禾中的农民是

13、多么辛苦 我们就知道碗里的饭是多么珍贵啊。当然,生理需要虽然是基本的,却不 是人类唯一的需要。对人来说,较高层次的需要才是更重要的需要,才能 给人们持久而真正的欢乐。阿 Q 的“住”:以庙为家,与神同居关于阿 Q 的“住”小说中写得很简单,但我们也能够了如指掌。文章 里是这样描写的:“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 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 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土谷祠,即土地庙。土谷分 指土地神和五谷神。6 阿 Q 就住在这种地方,假如诸神有灵,它们会不会 鄙弃阿Q?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就

14、是对生存的需求。 而从以上对阿Q的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阿Q生活非常贫寒,上无片 瓦,下无寸土,可以说他的生存需要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想想今天不少大 款们的钱不是用来再生产造福百姓,而是像封建地主一样用来买地建房, 糟踏土地又劳民伤财,别墅多自然不在话下,市郊一套,海滨一套,省城 套,到哪都可以安家落户。不像阿Q,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更不用说像 一些大款们一样,一个住处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主人帮他守着。其实,过 犹不及,这些人其实就是阿 Q 们。阿Q的“性”需要:本能欲望,低级求爱性的需要可以作为一种纯粹的生理需要来研究,不同于爱的需要。一般 的性行为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它不仅出于性的需要,也出于其

15、他需要,其 中主要由爱和感情所决定。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阿Q有这方面的生理需 要是很正常的。阿Q调戏小尼姑后回到土谷祠却合不上眼,“不知道是小尼姑的脸上有 一点滑腻的东西粘在他指上,还是他的指头在小尼姑脸上磨得滑腻了?” 后来他想起被小尼姑骂作“断子绝孙的阿Q”,才意识到应该有一个女人, 因为阿Q也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阿Q原本受“严男女之大防” 等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平时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见一男一女在一起 说话,便投块石头警告一下”,“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 害得飘飘然了”。这时候,他脑子里装的全都是“女人”。这种对异性的渴 望既是出自本能欲望,更是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

16、响,主要是为了使自己免 遭绝种之灾。此时这种“性”需要成了阿 Q 最强烈的欲望,并支配他的行 为。但是,没有两性之间的直接接触和自由恋爱,他是注定无法找到异性之 间的爱,也就无法满足自己的性需要。所以当阿Q本能的欲望发展起来时, 其行为便显得太过鲁莽、直接。在吴妈面前一跪,嘴里说“我和你困觉, 我和你困觉!”这种示爱方式无异乎动物间争夺配偶的行为,难怪鲁迅先生 谓之“恋爱的悲剧”但愿青年小伙子引以为鉴,以免和阿Q样落得个调 戏良家妇女的尴尬局面。阿Q的“病”肉体无病,精神病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说,一个人身体有病需要看医生,这是一种基本的 生存需要。阿 Q 即使饿出病来、冻出病来、累出病来也请不起医生,因为 他一贫如洗。好在阿 Q 体质不差,将近三十岁干的却都是卖力气的粗活; 尽管吃不饱穿不好还常挨打,肉体上却没什么大碍。但是,阿Q精神上却 病得不轻。他不正视受屈辱的现实,却盲目自大、自欺欺人、恃强凌弱、 对历史健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