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29449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自考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年自考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年自考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年自考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年自考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自考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考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 年自考 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2022 年自考 28063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I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教育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整理、分析在包括教育实验、教育调查等教 育研究中所获取的数字资料,并且根据样本观察推断未知总体状况,进 而把握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 统计学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教育统计学是高等师范院 校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 业本科段的必考科目之一。学习教育统计学,首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作为科研型的小学 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阅读国内外的教育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而在这 些报告或文献中,许多都是采

2、用统计学方法来表述或解释其研究成果的 此外,我们自己的调查、实验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需要用统计学的 方法来概括和说明。不仅如此,其实一项好的教育调查、教育实验从研 究设计开始,就离不开统计学方法的支持。总之,缺乏教育统计学的 知识和应用能力,不仅妨碍我们的学术交流,也严重地影响教育研究 科学水平的提高。学习教育统计学,同时也是科学训练的需要。统计学所运用的由 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总体的推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 常用的基本方法。因此通过教育统计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处 理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技术手段,而且有助于我们科研意识的养成、 科学思维的锻炼。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

3、、考核要求)第一章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与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该了解三对六种思维方式,即经验主义与理 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的思维方式、从局部到整体 与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以及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掌握总体、 个体与样本,以及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等基本概念;掌握样本的容量 样本的选取、抽样的类型以及常用的抽样方法;了解教育统计学的基本 思想。【学习内容】第一节 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一、思维方式及其基本类型二、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第二节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术语与符号一、总体、样本与个体二、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三、抽样方法简介第三节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第

4、四节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内容【考核知识点】1.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2. 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3. 从部分到整体与从整体到部分4. 总体、个体与样本5.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6. 样本的容量与样本的选取7. 不放回抽样与放回抽样8. 简单随机抽样与非简单随机抽样9. 等距抽样、方便抽样与目的抽样【考核要求】1. 领会:思维方式;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总体、个体与样本;总 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样本的容量与样本的选取;不放回抽样与放回 抽样;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应用:能够根据总体的特点和研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三、数据的分类与整理第二章 数据的初步整

5、理与统计图表第二节 常用的统计表【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统计表的结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该了解统计数据资料的两种来源;理解计数数二、次数分布表据与测量数据的区别,以及四种水平的测量数据;理解离散数据与连续三、其他常用的统计表数据的区别;掌握统计分类的原则;理解次数分布图、次数分布表所表第三节 常用的统计图达的信息;掌握编制统计表、统计图的一般要求,以及编制次数分布表、一、统计图的结构次数分布图的一般步骤;了解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等统计表以及散二、次数分布图点图、线性图和圆形图等统计图;了解用Excel和SPSS制作统计图的三、其他常用的统计图一般步骤。第四节 应用Excel与SPSS制作统计

6、图【学习内容】一、用 Excel 制作统计图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二、用 SPSS 制作统计图一、数据的来源【考核知识点】二、数据的类型1.日常性资料与专题性资料2. 计数数据与测量数据3. 类别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与比率数据4. 离散数据与连续数据5. 统计分类的原则6. 全距、组数、组距、组限与组中值7. 相对次数、累积次数、累积相对次数、累积百分数、双列次数与不等 距次数8. 条形图、直方图与折线图9. 散点图、线形图与圆形图【考核要求】1. 领会:统计数据的来源;离散数据与连续数据的含义;统计分类的原 则;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结构。2. 应用:正确地识别待处理数据的类型(计数的或测量的

7、,测量数据的水平等);正确地读解次数分布表所显示的信息,根据原始数据绘制次数分布表;正确地读解次数分布图所显示的信息,根据原始数据绘制分布图。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及其描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理解集中量数的统计意义;能够熟练地计 算众数、中数;了解众数的意义与应用以及中数的优缺点与应用;能 够熟练地计算总体平均数、样本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理解算术平均 数的基本性质;了解算术平均数的优缺点;了解众数、中数和算术平 均数之间的关系;能够了解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所适用的条件。 【学习内容】第一节 众数与中数一、众数二、中数第二节 算术平均数一、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7.几何平

8、均数二、加权平均数8.调和平均数三、算术平均数的性质及其优缺点【考核要求】四、众数、中数和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关系1.领会:众数和中数的概念,以及意义和应用;算术平均数的概念,第三节 其他集中量数以及性质和优缺点;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及其与平均增长率的关系;一、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的概念,及其与平均速率的关系。二、调和平均数2.应用:熟练地(通过皮尔逊经验法和金氏插补法)计算众数;熟练【考核知识点】地计算未分组数据和分组数据中的中数;熟练地计算总体平均数、样1.众数本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中数第四章 数据的离中趋势及其描述3.金氏插补法【学习目的和要求】4.算术平均数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理解差

9、异量数的统计意义;能够熟练地计5.算术平均数的性质算全距、平均差、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6.皮尔逊经验法以及理解方差和标准差的性质;了解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能够计算差异系数及了解其应用的范围;能够熟练地计算百分位数、百分位差、 四分位差和百分等级数,并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了解它们的应用范围 了解应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特征量的一般步骤。【学习内容】第一节 全距、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一、全距二、平均差三、方差与标准差第二节 差异系数第三节 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数一、百分位数与百分位差二、百分等级数第四节 应用Excel与SPSS统计分析特征量一、用 Excel 统计分

10、析特征量二、用 SPSS 统计分析特征量【考核知识点】1. 全距2. 平均差3. 总体方差与总体标准差4. 样本方差与样本标准差5. 总方差与总标准差6. 方差与标准差的性质7. 差异系数8. 百分位数、百分位差与四分位差9. 百分等级数【考核要求】1. 领会:差异量数的统计意义;全距和平均差的概念和统计意义;方差和标准差的性质与意义;差异系数的概念;百分位数、百分位差、 四分位差的概念和统计意义;百分等级数的概念和统计意义。2. 应用:熟练地计算全距、平均差、方差、标注差、差异系数、百分位 数、百分位差、四分位差以及百分等级数。第五章 变量之间的相关及其描述【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

11、学习,要求掌握线性相关及其正相关与负相关、高相关 与低相关的概念,正确地理解相关系数所表达的统计意义;了解协方差 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用于积差相关分析的数据所应该满足的条件, 能够根据样本资料熟练地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掌握用于斯皮尔曼等级相 关和肯德尔和谐系数分析所适用的数据条件,能够根据样本资料熟练地 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掌握用于点双列相关、 双列相关和多系列相关分析的数据所应该满足的条件,能够根据样本资 料熟练地计算点双列相关、双列相关和多系列相关系数;掌握用于四分 相关、相关和列联相关分析的数据所应该满足的条件,能够根据样本资 料熟练地计算四分相关、相关和列联相关系

12、数;了解应用Excel与SPSS 描述变量之间相关的一般步骤。【学习内容】第一节 线性相关及其描述与解释一、相关的概念二、线性相关系数及其解释第二节 协方差和积差相关一、协方差二、积差相关系数及其适用条件 第三节 等级相关一、斯皮尔曼等级相关二、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 质量相关一、点双列相关二、双列相关三、多系列相关第五节 品质相关一、四分相关二、相关三、列联相关第六节 应用 Excel 与 SPSS 描述变量之间的相关一、用 Excel 描述变量间的相关二、用 SPSS 描述变量间的相关 【考核知识点】1.线性相关、正相关与负相关、高相关与低相关2.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3. 协方差4. 积差相

13、关5.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与肯德尔和谐系数6. 点双列相关、双列相关与多系列相关7. 四分相关、相关与列联相关【考核要求】1.领会:线性相关、正相关、负相关、高相关与低相关概念;相关系 数的统计意义;计算各种相关系数所适用的资料条件。2.应用:积差相关、斯皮尔曼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点双列相关、双列相关、多系列相关、四分相关、相关和列联相关的计算。第六章 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有关随机事件的一些基本概念,运算及性质;掌握概率的一些基本概念,运算及性质;要求能够理解概率分布的统计意义;正确地运用二项分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求能够了解正态分布的基

14、本性质,正确地使用标准分和正态分布表;要求掌握抽样分布、参数估计的有关概念。【学习内容】第一节 概率及其基本运算一、随机事件及其运算二、概率及其性质与运算第二节 概率分布一、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二、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第三节 抽样分布一、的分布二、X分布三、t分布四、F分布第四节 参数估计一、点估计二、区间估计三、样本容量的估计【考核知识点】1. 随机事件2. 基本事件与复合事件3. 事件的集合表示与样本空间4. 事件相等与包含5. 事件的和、积与差6. 对立事件7. 概率的统计定义8. 概率的古典定义9. 概率的公理定义10. 概率的基本性质与运算11. 两点分布 105 页12. 正态

15、分布13. 标准正态分布14. 标准分与正态分布表15.16. 点估计17. 置信区间及其置信度18. 样本容量的估计【考核要求】1.领会:随机现象与随机事件、基本事件与复合事件、事件的相等与包 含、事件的和、积与差、对立事件、概率与频率、概率的统计定义、古 典定义与公理定义、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参数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置信区间及其置信度等概念,以及概率的基本性质,正态分布的基本性 质。2.应用:正确地运用概率的基本运算、二项分布,以及标准分与正态 分布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求解点估计值、 置信区间以及样本容量。第七章 参数检验【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虚无假设与研究假设的概念,假设检 验的基本思路,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假设检验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