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作文三味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29189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学生作文三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学生作文三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学生作文三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学生作文三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学生作文三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学生作文三味511500,广东省清远一中实验学校 凌勇军(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执教于普宁二中实验学校) 学生作文并不老师用理论教出来的,是学生真心实意、长期写和改出来的。要想使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有文采”,我敢说现在还没有一条真正的捷径可寻,但可以改变。我的作文指导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表达。表达有表达方式的选择,有文体的选择,有语言的选择,有风格的选择,有表达技巧的选择,有表达品味的选择,我们提倡百花齐放,兼收并蓄,反对“非驴非马”,忌讳“低幼晦涩”,棒打“笨拙恶搞”。中学生作文,我们总是强调要好,对于如何提高的问题却无定论,意想寻条捷径;于是我们困惑,我们只有面对学生作文中苍白的语

2、言生闷气,只有拿些方法死搬硬套,当灌不进学生大脑之后摇头叹息我想要讲的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急”,做老师的首先要镇静,要学会要求学生,其次是学会引导学生。要想表达清楚而生动,语言积累是基础,怎么去积累要落到实处;引导学生要有个纲领,从那些地方着手组织语言到如何修改语言都要有个明确的要求。 中学生身处花季雨季,生活应该烂漫而显诗意。但事实并非诗人们所描绘的那样美妙,更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老师自己,与背诵、成绩打交道的日子过得是那样的单调、乏味、生硬、苦涩,我们的生活的田野干冷、枯索,有些灰暗,看不到几朵艳丽动人的小花于是老师的眼睛盛满渴求,学生的眼睛逐渐迷茫;于是我们开始过早地自

3、陷苦难,同时也把学生拖下深重的苦难;我们老师自己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更别说我们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比白开水还淡还浅,于是我们揠苗助长,让孩子们瞎编生造故事于是我们在教育方面先失败了,对作文教学是一种更深的伤害。 每想到这里,我内心汹涌的岂只是万丈波涛。我不是专业作家,也不算是业余作家,我们更不要自命为“教书匠”;要教好学生写作文,甚至想要改变学生,我想,还得先从改变自己的指导思想。不要总认为“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不要总死死地抱着“审题、立意、结构与材料”、“凤头、猪肚、豹尾”什么的不放,更不要一言堂“写不好作文,自己去抄几篇背几篇”呜呼,我们的作文都成了令学生望

4、而却步的“地狱”而不是“天堂” ! 改变什么?当然是指导思想和指导方法。 你得这样想:“天下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 你得这样说:“想说敢说,想写敢写,想改敢改,相信笨笔也能开花。” 你得这样做:“在生活里有个我,你就在文章里写个我。” 也许你会这样问,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接触的文字够多的了,可是我们的学生储备的语言质量并未达到理想的高度。相反,更多的时候,你还在抱怨我们的学生语言已经深陷一种共性泥淖而难以自拔。当我们握笔去批阅学生作文而沉思时,奔涌在脑海的尽是“我们”或“他我”的言语,属于“我”的语言已经少得可怜。“我”的词语已经被纳入一个同一的轨辙中,“学生味”正在被一点点消解。“我”长期被

5、“我们”奴役,变得快不会说话了;更可怕的是,“我”的思想也被“我们”同化了,“我”的思考功能正因“我们”这些强势话语霸占,已经不大会思考出“我”的东西了。于是学生们只会复述甚至复制“我们”,而“我们”所呈现的单调、肤浅、苍白,使我们看到的文字积弱积贫、憔悴不堪,失去了最素朴的“草香土气”,失去了应有的滋润与光泽,更勿谈个性与创意了。正基于此,我的作文教学指导,强调唤醒“学生味”的回归,强调用“本我”去思考,强调“自我”话语的跟进,是学生作文摆脱了语言的陈旧与思维平板的窘境,从而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再生”。指导作文三味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没味道。”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我

6、们必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改,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所提高。因此,我具体讲一下在作文中如何指导写出属于学生的味道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一、要着力表现活泼的“学生味”“活泼”,就是生动、自然,不呆板。这就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作文点”,想到什么就先写什么,写自己的家庭、校园,写自己的往事,写自己的感受,让自己独特的思维尽情地在笔端流淌,或悲或喜,或怨或怒,让文字有血有肉;因为中学时代正是长知识、长才干、长身体,更是长情感的黄金时代,学生作文就更应该充满孩子情趣与生机活力。我不赞同仿效“大家风范”的故作深沉,毕竟孩子没有成人的阅历和体验,如此步入后尘,瞎摸乱撞,强扭之下的瓜是不甜的,最终只会令学生

7、忘了自己是谁了;还不如让他们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写出自己的精彩而我们教师只能为他迷途指津。我赞同鲁迅先生说的话:“学生就是学生,先生就是先生”,至少,在作文指导上我支持这一观点。“活泼”,只是一种学生味的形式,内容却丰富多彩。学生味的活泼表现在其个性的张扬。一个人语言的成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绝不是单靠模仿别人的作品而一蹴而就的。活泼的学生味具有单纯、真实的特点,因而更具亲和力,更容易被我们这些“过来人”接受和欣赏。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表现不积极,少言寡语,为人生怯,在作文或日记中却另有一番情趣。她们的语言或忧伤或含蓄,有着古典、娴静之美,只要稍加点拨,文字便会因其“诗一般”的韵味而引起你我的强烈共鸣因为她们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语言表达是那样的细腻、温情。比方说,我指导的学生赖丽君,她就是一个典型。她想写一篇有关“友情”的作文,这是大家的“老话”、“熟话”,如果“外甥打灯笼照旧”按老方式去写,一定没什么新意,而且得分也不高,必须以小见大,以语言取胜。于是我指导她采用“倒叙法”,设悬念,选择“离别”或“回忆”为切入点,在语言表达上,简洁地勾画人物,淡化故事情节,诗化语言,最终取得了成功。习作离别、风中,快乐的舞蹈、先后发表在语文周报和优秀作文名师点评上,从此她爱上了写作,并将这种风格发挥得更好,习作我的星河之梦、呼唤、褐色蚌与绚烂珍珠相继在报刊上发表,她的文学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