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290697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礼仪的 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 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避免出现文化休克。【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际;教学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 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 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

2、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 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 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 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 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不同。如 old 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

3、。 “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张,老王等等。中国人 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 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 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 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 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

4、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中西方两种文化 在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 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 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 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 有开拓精神”。2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 际的障碍。社会的发展将各个不同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 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

5、质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 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 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 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 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 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 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面临的问 题。在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 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问

6、题对待。3 日常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应充分地了解这些差 异。3.1 日常问候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 们会产生误解,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 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又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问:“去哪里?”,如果对西方人 也这样问候,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回答:“不关你的事。”西方人问候时常说:”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are you doing?”,熟人间也可以说:“Hello”或“Hi”.3.2 日常称

7、呼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 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 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Tom”,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奇怪。英语文化中只 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又如中国学生经常把“王老师”称为 “TeacherWang”。其实,英语中 teacher 只是一种职业;而中国人有尊师的传统,“教师” 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重,西方人听起来却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 呼人一般用 Mr.,Miss,Mrs.Ms 等。3.3 感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

8、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 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 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 最起码的礼节。3.4 请客在请客吃饭时,主人会问是否要再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客气一番, 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如果与西方人交往时也这样说,对方就不会坚持再劝 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饱。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 “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

9、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交往 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3.5 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 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年轻,对自己实际 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时,经常问“你在干什么?”,在英 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使人很不高兴。3.6 节日及接受礼物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 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英语国家有情人节 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中西

10、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 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 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4 结语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 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 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渗透到教学中。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 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 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

11、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 而且知道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应该说什么,避免出现交际中的尴尬。【参考文献】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 年 5 月.2Paul Norbury,culture smart!Britain.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21 年 3 月. 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21 年 4 月.4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年. 6方文惠.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12、年.论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论文摘要从比较中西餐桌礼仪的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排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 餐桌话语差异四个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旨在说明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 地、得体地进行交际。论文关键词餐桌礼仪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 核是“群体意识”,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 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 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

13、也就以和为贵 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 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笔者从如下四个方 面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简单的比较,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一、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 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 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 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

14、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 15 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 双尖的叉。到 18 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 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 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 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笔者提醒在使用餐具时中西均有不同的规范。 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 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

15、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 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 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 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二、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 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 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 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 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 ;上为尊,下为次 ;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笔者特别提示西餐入座礼仪: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 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 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 离。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 去就食物。三、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