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224806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主干项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具备高职应用型人才所必须的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能力,掌握常见仪器、仪表的使用,熟悉简单电子产品的一般设计过程,数字集成电路制作与调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课程是模拟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后续课程。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前修基础课程。(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用项目课程,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实现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

2、养目标取向一致性。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理论的“难、繁、旧、偏”等状况,增加与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变学科体系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技能的训练,结合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三)课程设计思路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

3、具有灵活应用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实现逻辑功能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2、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根据三人表决器或裁判器、抢答器和数字钟等典型产品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建立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3、依据工作任务完成

4、的需要、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4、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所必需的数字电子设计基本知识和电路制作与功能测试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全面掌握数字电子设计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为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通过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二)、具体目标(1)、基本知识目标1、会用各种表示方法描

5、述数字电路逻辑功能。2、会分析数字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3、能根据实际问题,完成简单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4、能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资料的阅读,了解数字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2)、能力目标1、能分析和排除数字逻辑电路中出现的故障;2、能熟练掌握数字电路中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3、能画出所设计的数字逻辑电路的电原理图,能列出所设计电路的元器件清单,会写所设计电路的测试说明。三、内容标准第1单元 数字逻辑基础1.1 数制与码制1.1.1 数制1计数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2常用计数制的特点 3各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1.1.2 码制1、二十进制BCD码 2、格雷码 3、奇偶校验码 1.2 逻辑代数基

6、本概念、常用公式和定理1.2.1 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 1.2.2 三种基本的逻辑关系 1.2.3 复合逻辑运算 1.2.4 逻辑代数中的常用公式和定理1.3 逻辑函数的化简1.3.1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1.3.2 最小项的概念 1.3.3 卡诺图表示法 1.3.4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第 2 单元 门电路和集成逻辑门2.1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1.1 半导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2.1.2 半导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2 分立元件的基本逻辑门2.2.1 “与”门2.1.2 “或”门2.1.3 “非”门2.3 复合逻辑门2.3.1 与非门2.3.2 或非门2.3.3 与或非门2.3.

7、4 异或门2.3.5 同或门2.4 TTL集成逻辑门2.4.1 典型TTL与非门2.4.2 集电极开路的TTL与非门(OC门)2.4.3 三态门 2.4.4 TTL集成电路的改进系列2.4.5 TTL集成逻辑门的使用注意事项2.5 MOS集成逻辑门2.5.1 CMOS反相器2.5.2 CMOS传输门和模拟开关2.5.3 CMOS与非门2.5.4 CMOS或非门2.5.5 其它CMOS集成逻辑门2.5.6 CMOS集成逻辑门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2.6 集成逻辑门使用中的实际问题2.6.1 各种逻辑门之间的接口问题2.6.2 门电路带负载时的接口电路2.6.3 抗干扰措施实训一.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

8、功能测试1、实验集成电路图符号及集成电路引脚排列图2、TTL、CMOS集成电路外引线连接注意事项3、相关实验第3单元 组合逻辑电路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3.1.1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3.1.2 组合逻辑电路功能的描述3.1.3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3.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3.2.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3.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举例3.3 编码器3.3.1 编码、编码器3.3.2 普通编码器3.3.3 优先编码器3.4 译码器3.4.1 译码、译码器3.4.2 变量译码器3.4.3 显示译码器3.4.4 译码器应用举例3.5 数据选择器3.5.1 数据选择器3.5.2 集成数据选择

9、器3.6 数值比较器3.6.1 一位数值比较器3.6.2 集成数值比较器实训二.编码器及其应用 实训三.译码器及其应用实训四.译码显示实验电路:74LS138功能测试电路第4单元 触发器4.1 基本RS触发器4.1.1 基本RS触发器的结构组成4.1.2 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4.1.3 基本RS触发器的动作特点 4.1.4 基本RS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4.2 钟控RS触发器4.2.1 钟控RS触发器的结构组成4.2.2 钟控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4.2.3 钟控RS触发器的功能描述4.3 主从型JK触发器4.3.1 JK触发器的结构组成4.3.2 JK触发器的工作原理4.3.3 JK触发器的

10、动作特点4.3.4 JK触发器的功能描述4.3.5 集成JK触发器4.4 维持阻塞D触发器4.4.1 D触发器的结构组成4.4.2 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4.4.3 D触发器的动作特点4.4.4 D触发器的功能描述4.4.5 集成D触发器4.5 T触发器和T触发器4.5.1 T触发器4.5.2 T触发器实训五. 集成触发器的功能测试1、实验相关知识要点:各类触发器管脚和功能介绍2、实验内容 第5单元 时序逻辑电路5.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思路5.1.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5.1.2 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描述5.1.3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5.1.4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思路 52 集成计数

11、器5.2.1 二进制计数器5.2.2 十进制计数器5.2.3 集成计数器及其应用3)集成芯片的扩展使用4)集成计数器的应用举例53 寄存器5.3.1 数码寄存器5.3.2 移位寄存器5.3.3 集成双向移位寄存器5.3.4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54 555定时电路5.4.1 555定时器电路的组成5.4.2 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5.4.3 555定时器应用实例实训六.用四位D触发器构成的异步二进制加/减计数器 实训七.中规模的十进制计数器功能测试 实训八.实现任意进制的计数器实训九.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四、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产品的选取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呈现方式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规范、正确、科学。2、采取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3、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要把学生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4、开发相关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要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九、说明本课程适用于五年制及三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通信工程等专业学生。拓展性知识不作考核要求。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