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224591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房管理7S 论文摘要:机房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中存在问题和难点较多的地方。本文借鉴了在企业中流行的7S管理原则,在中职学校机房管理中加以实际应用,具有管理精细化、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一、中职学校机房管理的现状与困境 在中职计算机房管理的实践中,各个学校都在试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有相应的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可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加上近年来,中职人学门槛降低,学生素质有所下降,机房管理员往往成了“救火员”,每天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因此,有些学校招外聘员工对机房进行专职管理,有的干脆将机房承包给电脑公司。 对中职学校

2、机房管理难的问题,许多老师大叹苦经,这其中既有学校资金紧张、设备更新缓慢的问题,也有学生和管理人员素质的问题,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可操作性强、严格而有效的管理方法呢?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尝试了企业中的7S管理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7S管理在中职学校机房的实施 7S管理起源于日本,指的是整理(Sei司、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ake)、安全(Safety)和速度市约(Speed/Saving)这7个词的缩写。因为这7个词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7S”。 1.机房管理,整理为先。整理指的是把需要的人、事、物

3、和不需要的区分开来。其要点是对机房内软硬件环境进行整理,区分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 中职学校机房,上机的课程多,还经常有各类培训和考试,因此,软件环境复杂,各种软件有时还会产生冲突,所以要秉持“够用”和“最小化”的原则,坚决清理一些可有可无的软件,尽量使用一些绿色软件,使系统能高效稳定运行。 对于机房内的各种物品,要进行分类,比如把清洁工具统一摆放,把损坏的键盘板、风干的白板笔、多余的本子、垃圾等清理出机房。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以后“可能”会用到的物品,也要坚决清理出去,使保留在机房内的都是有用的物品。 机房内各个座位之间,计算机、空调、机柜的前后、通道以及机房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

4、清理。 可以这样说,管理好机房的第一步是整理。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7S管理作风的开始。 2.把整顿作为管理的基石。整顿是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 在整理完机房的环境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对机房进行整顿,根据整顿的原则,对旧的机房进行改造,先要测量机房的长度和宽度,对机房内桌、椅、显示器等物体的摆放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各自的位置上做上标记。 新造的机房,从设计机房开始,就要注重整体的布局和摆放。按要求到厂家定制电脑桌,电脑桌上要有显示器的座槽,这样显示器就不会被移动。为了防止学生随意扭动CRT显示器,可以在电脑桌的后部增加卡口,以刚好卡住显示器后部为宜;主机箱要提升一定的高度,采用架空布线

5、的方法(使用桥架或线槽),做到地面上没有一根线,使之看起来既整齐美观,又有利于清扫。 交换机要摆放在机柜内,采用配线架布线,并用不同颜色号码管进行标记,以利于维护维修。 每次上完课或打扫完机房后,任课教师督促每个同学都对照标记摆放好各种物品,才能离开机房。机房管理员在每一次上机课程结束后,对摆放的物品进行检查,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评分。 3.机房软硬件环境的清扫。清扫是指把计算机房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 机房在学生上机的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污渍、垃圾等,从而使机房变脏。脏的机房会使计算机稳定性降低,故障多发,使教学过程很大一部分时间浪费在调换学生座位、修理机器上,影响教学质量

6、,更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教育、学习环境。 清扫的重点是: (1)确定清扫对象。对机房的清扫不仅仅是对机房地面、桌子的清扫,还包括对各类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的清扫,对设备的清扫要着眼于对设备的检查和保养。 (2)准备清扫器具,确定参加清扫的学生。 (3)由机房管理人员讲解清扫方法,要留意机房内各种线缆的连接,防止在清扫的过程中松动甚至扯断线缆或出现线缆进水的现象。 (4)在开学前由教师进行清扫,力争给学生上第一次课时留下整洁干净的印象,并规定以后每隔2周实施一次彻底的清扫。 只有严格实施上述步骤,清扫方能真正起到作用。 4.让机房保持清洁

7、高效。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机房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人,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和学生能愉快地上机。 学生进人机房必须穿鞋套是各个学校盛行的做法,我们定制了耐用透气的布质鞋套,但中职的学生往往在上一节课下课后,便迅速到达机房,在座位上坐定后,才开始穿鞋套,并且马上开启电脑,进行各类操作,此时教师尚未到达,严重影响了机房环境的清洁。针对此,我们要求学生上机前一律先到教室,排好队伍,由任课教师带领,到达机房门口后穿好鞋套,依次进人机房。 学生进人机房后,首先检查周围的环境是否整洁,如果所在位置边上有污渍和垃圾等,必须马上清理干净。 学生发现设备异

8、常要及时报告教师,由教师作进一步处理,或在征得教师同意后调换座位,并由教师在上机日志上做好记录。 清洁活动是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的延续,是机房长久保持干净整洁、美观高效的开始。 5.素养是机房管理的核心。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养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在中职机房实行7S管理,要始终着眼于提高机房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这三者的素养。 (1)提高机房管理员的素养。首先,要提升其业务素养,让他们多学习,多动脑筋,从技术层面上来防范机房管理上的风险。综合运用网络、克隆、硬盘保护、域和组策略等技术来合理

9、规划技术方案。发现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应该深挖其根源。其次,对7S管理的模式有较为深人的理解,熟悉7S管理的操作流程。最后,能公平公正地对各个环节进行评分。 (2)提高教师的素养。要着眼于驾驭课堂的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如实记录上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人员缺席等,督促学生按照7S管理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提高学生的素养。应做到进人机房穿好鞋套,保持自己位置边上的卫生清洁,按照标记摆放各类物品,爱护设备,不私自安装软件,上机结束后带走所用的纸笔等物,不要逗留在机房中,更不能在机房内吃零食。 提高上述三类人员的素养,并非一跳而就,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情况通报表,做好挂

10、板安装在机房门边上,要求机房管理员在每次上机结束后逐条记录.并最终记人考核: 6.机房的安全管理。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目的是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保证教学活动连续、安全、正常地进行。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防火防盗意识。要做到机房的钥匙有专人保管,有指定人员开关机房,及时加固损坏的门窗,特别要对来校培训的人员强调,严禁在机房内吸烟。 (2)一天上机结束后,应检查电源是否关闭,门窗是否锁好。 (3)机房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维护,教育学生不要随意插拔电源、鼠标、键盘、交换机连接线及移动各种设备。 (4)防止计算机病毒传播。 7.合理安排上机,坚持节约原则。机房设

11、备属于高价值、高折旧、低服役周期的设备,因此,只有在有效服役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用,才能节约教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资产浪费。 (1)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上机,为更多学生提供教学服务。这样既解决了人多机少的矛盾,又节约了投资,提高了效率。 (2)合理布局,节省空间,所有资源合理利用,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切勿随意丢弃各类设备。 三、7S模式在中职机房管理中的实效 7S管理活动作为我校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后,在机房的管理中,许多教师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感受到了7S管理活动推行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带来了确确实实的好处。具体体现在: (1)机房环境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 (2)机房的故障率大幅降低,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4)学生、教师、机房管理员的素养、节约意识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7S管理深化了我校的精细化管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还将持之以恒开展这项活动,这项活动也为我们建设节能、环保的绿色机房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