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应急预案参考word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224303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灾应急预案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水灾应急预案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水灾应急预案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水灾应急预案参考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水灾应急预案参考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灾应急预案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灾应急预案参考word(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ZHONG MEI XIN JI NENG YUAN GU FEN YOU XIAN GONG SI KOU ZI DONG KUANG111305工作面回采期间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编 制:审 核:地 测 科 长: 地 测 副 总: 总 工 程 师: 口孜东矿地测科 2018年01月推荐精选 目 录一、工作面概况1二、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一)地质条件1(二)水文地质条件3三、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4(一)工作面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4(二)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5(三)工作面开采涌水量预计6四、排水系统8(一)矿井排水系统8(二)工作面排水系统8五、水害应

2、急预案9(一)工作面水害应急预案9(二)水害应急救援组织与职责9(三)水害应急救援预案要点14(四)水害应急救援基本原则15(五)水害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6(六)水害后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17六、水害现场处置方案17(一)紧急撤人17(二)事故报告18(三)事故响应、处置19(四)水害事故现场自救、急救21七、突水预兆及避水灾路线23(一)突水预兆23(二)避水灾路线23推荐精选111305工作面回采期间水灾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面概况111305工作面位于-967m水平中央采区,是中央采区的第五个工作面。该工作面南距111303工作面采空区平距约10m,北邻1313采区,东距2#

3、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最近约106.2m,西靠111305工作面运煤联巷,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布置。机巷走向长1588.0m,可采走向长1317.7m,13-1煤开采底板标高-756.1-731.3m;风巷走向长1891.1m,可采走向长1339.7m,13-1煤开采底板标高-811.3-766.8m;切眼倾向宽249.6m;可采平面积331643.5m2。工作面距第四系松散层底界面150.8m243.8m,下部距11-2煤层65.5m68.5m,平均距离约为67.4m;工作面标高范围为-758.0m-807m。正常情况下,预计工作面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15.9m3/h,最大涌水量43.6m3/h。

4、工作面对应地表建筑主要为村庄,地表水系主要为济河以及灌溉水渠,其余为河塘及农田,地势呈北高南低,地面标高+24.54+26.65m。111305工作面于2017年10月围面完成,工作面外侧存在2#、9#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根据地面及井下一系列物探、钻探探查成果资料表明,2#、9#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在111305工作面回采影响范围内不含(导)水,不会对工作面回采造成水害威胁,但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特编制该预案和方案。二、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地质条件1、地层产状111305工作面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工作面内地层总体走向165235,倾向75145,倾角516,平均倾

5、角约10,在断层及构造影响区域煤层局部倾角变化较大。2、地质构造(1)断层根据工作面围面掘进期间实揭及物探资料分析,影响工作面回采的断层共计有5条;落差3m的断层2条,落差推荐精选3m的断层有3条。影响工作面回采的断层情况详见表1:表1 111305工作面断层统计表序号断层编号揭露位置性质倾向()倾角()落差(m)对回采的影响程度1DF14风巷正96602贯穿工作面机巷110704高抽巷905562DF14-13风巷正110501.6贯穿工作面机巷966014DF14-4风巷正140402预计面内延伸长度28m5Kf111303-02风巷正286603预计面内延伸长度34m6Kf111303-

6、10风巷正267600.6预计面内延伸长度172m高抽巷91753(2)物探构造区111305工作面围面结束后,由中煤新集技术服务公司物探队对工作面进行了全覆盖式物探,并出具了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111305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成果报告,本次物探在工作面共圈定了2个透视构造区,该构造区内可能存在隐伏断层、煤层变薄区。详见表2:表2 111305工作面透视构造区序号说明1#断层影响区,推断为DF14断层影响所致。2#断层影响区,推断为Kf111303-10断层影响所致。3、煤层特征面内13-1煤层以黑色为主,少量褐黑色,玻璃光泽,以粉末状、碎块状为主,性脆易碎,断口一般为参差状、平

7、坦状。根据实测及邻近钻孔资料分析,面内13-1煤层全层厚度46.3m,平均厚度(含夹矸)5.13m;含一层夹矸,为炭质泥岩,厚度00.82m,平均厚度0.41m;纯煤厚度3.65.8m,平均厚度4.72m;煤层结构0.67(0.41)4.05m。4、煤层顶、底板特征直接顶:泥岩,灰色灰黑色,泥质结构为主,局部富含少量炭质,性脆,易碎,易垮落,厚度2.115.5m,平均厚度4.6m,普氏系数33.9。老顶:砂质泥岩,灰色,中厚层状,具滑动镜面,见少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厚度2.154.33m,平均厚度为3m, 普氏系数4.55.8。直接底:泥岩,灰黑色,泥质结构,炭质含量较高,夹薄层煤线,滑面不发育

8、,厚度1.557.85m,平均厚度2.80m,普氏系数3.14.1。推荐精选老底:细砂岩,灰色,浅灰色,细砂粒结构,磨圆度一般,分选性较好,裂隙发育,充填少量方解石,硅质胶结,贝壳状断口,致密,坚硬,厚度14.2m,平均厚度1.60m,普氏系数5.25.9。(二)水文地质条件1、新生界松散含水层111305工作面上覆新生界厚572.9610.7m,平均厚589.8m。主要由松散砂层组成,含潜水承压水,分为四个含水层四个隔水层。其中一含、二含在本区域厚度发育较小,砂层厚度一般小于20m,富水性弱中等;三含在本区域厚度发育稳定,厚度在277.4305.0m,平均291.0m,富水性中等。三隔的有效

9、隔水厚度介于165.2179.8m,平均173.4m,分布相对较稳定,隔水性能良好,可以有效地阻止上覆地表水及一含、二含、三含水层水向下渗漏,是井田内重要的隔水层之一;四含厚度介于1.417.6m,平均9.55m,新生界松散层底部发育一层较为稳定的“红层”,为矿井四隔,该层厚度介于21.950.1m,平均34.8m,多由粘土夹砾石组成,据抽水成果,Q=0.017370.2355 L/s ,q=0.000190.00245 L/s.m,S=72.2496.19m。水质类型为CL-K+Na型,显示为富水性弱,其渗透性差,为区域性隔水层。详见表3。表3 111305工作面附近钻孔成果统计表孔号松散层

10、厚度(m)煤系地层高度(m)“三隔”有效厚度(m)“四含”厚度(m)“红层”厚度(m)顶板砂岩厚度(m)17-9610.7171.3174.06.433.231.516-5599.1182.15165.21.450.115.75十五1584.0225.8174.412.834.117.2514-7572.9243.8179.817.621.913.7平均591.7205.8173.49.5534.819.62、基岩风氧化带111305工作面对应上部基岩风化带厚度为2025m,地质勘探钻孔钻进时泥浆消耗量为0-0.25m3/h,消耗量大的为0.53.20m3/h (15-6孔揭露砂岩时的消耗量)

11、。矿井勘探时抽水试验钻孔20-2、20-6孔,水位标高15.0417.79m,q=0.0004660.00108L/sm,k=0.0013610.00849m/d,富水性弱。3、13-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推荐精选工作面13-1煤层顶板岩性由砂岩、泥岩及砂质泥岩构成,工作面上覆导水裂隙带范围内顶板砂岩厚度介于13.731.5m,平均19.6m。13-1煤层顶板砂岩层多以裂隙水形式存在,以静储量为主。根据17-3孔抽水资料显示,13-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0.0014L/s.m,渗透系数k=0.0004788m/d,富水性弱。4、 断层111305工作面风、机巷道掘进期间将穿过5条断层

12、,断层落差均小于10m。5、2#、9#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111305工作面外侧存在2#、9#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通过钻探探查证实,2#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距切眼最近约106.2m;东南侧9#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未发育至切眼东帮143.6m(平距),风巷南帮139.9m(平距);剖面上控制13-1煤底板向下85.9m(垂距)及13-1煤顶板向上104.8m(垂距)范围内。6、钻孔111305工作面回采影响范围内有14-7、十五1、17-9、14-8、16-6、17-4等地质钻孔,上述钻孔施工后已进行封闭,封闭质量均合格。7、采空区111305工作面风巷距南侧111303采空区最近距离10m。

13、根据水文地质调查,111303采空区积水标高-823.8m,积水量约为48652.6m3。三、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一)工作面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1、经验公式法根据111305工作面附近钻孔资料:13-1煤顶板砂岩厚度占13-1煤顶板岩石总厚度的10%29%(统计到16-1煤底板),因此111305工作面覆岩类型为软弱中硬覆岩类型。采用公式为: 推荐精选式中:M=5.1m n=1 H裂=76.9m2、类比法根据我矿111303工作面覆岩破坏规律探测与研究项目,13-1煤层裂采比为13.7。111305工作面采高按4.99m计算得H裂为68.4m。3、最大裂高的采用111305工作面最大导水裂隙

14、带高度采用76.9m。(二)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1、新生界松散含水层孔隙水工作面13-1煤层顶板至新生界松散层地面高度150.8243.8m,大于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修改初步设计说明书所要求的49.71m防砂煤柱高度。新生界松散层孔隙水对工作面回采基本无水害威胁。2、13-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工作面上覆导水裂隙带范围内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总体富水性弱,以静储量为主,易疏干。但该含水层裂隙发育不均一,工作面回采前已对13-1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含水层开展了物探探查工作,探查结果表明工作面内无低阻异常区。但工作面回采期间在局部裂隙较发育地段仍可能会出现少量滴淋现象,但对工作面回采无水害威胁。3、断层水111305工作面回采过程预计将揭露5条断层,巷道掘进期间过断层期间均无现滴、淋水现象。同时断层落差较小主要切割岩层均处在煤系地层中,根据我矿抽水试验资料,煤系地层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从井田内断层区域岩性资料和简易水文观测,矿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