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217437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汇报 *拥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并且一直以来,*具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现就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辖6镇、3乡、1区,2个村。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关怀和帮助下,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文化强县”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个覆盖城乡、功能日趋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1、*县文化馆于202

2、年、图书馆于*年通过了评估,因面积不足未达到三级馆标准。文化馆设有办公室、活动室、排练厅。主要开展群众文化辅导、演出和创作工作,及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导排节庆文艺晚会,指导社区、校园、企业和单位、乡村开展文艺活动,开展文化下乡演出。图书馆设图书室、图书阅览室、少儿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总控机房。图书馆总藏书3万余册。馆内场地、设施和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每周开馆时间达到50小时,其中周六和周日全天开放。特别是在学生假期时间段,主动增加开放时间。 2、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为主导,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日趋完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6所乡镇综合文化站通过评估定级验收。一级站:龙店乡

3、综合文化站。二级站:*乡综合文化站和桥头镇综合文化站。三级站:紫塔乡综合文化站、审坡镇综合文化站,赵桥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站都有相应文化设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3、全县5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覆盖率达到0%。同时建成农村数字书屋5家。全县有文化体育广场1多处。除县城新时代广场外,代表性的农村文化活动基地有清凉店文化广场、审坡村乔建的乡村文化大院、*镇魏长举的何庄村老年大学、赵桥罗庄文化广场等0多处。 4、基本形成了有线、无线、卫星地面接收三种形式相结合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建有县城数字影院一座,春雨院线*县服务站招聘的25个农村电影放映

4、队,负责全县524个行政村的“211”农村电影放映,为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为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文化馆、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面积不足,未达到三级馆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是国家开发扶贫重点县,财政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一些文化工作开展的数量少、档次低,工作条件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改善。 乡镇、村的文化队伍多是群众和村民自发组成的民间社团,主要问题有: 一是活动需要的服装道具、伴奏乐器、音响器材等大多是由演员自带或集资购买,院团的长期发展因为经费困难,造成活动形式和演出剧目单一,多数局限

5、于秧歌、广场舞、演唱等单调的文化活动。 二是尽管群众参与民间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活动经费不足,造成活动的相对场次少,档次低。 三是由于活动的自发性强,大多数团体欠缺技术性指导,导致持续性发展后劲乏力。随着许多老艺人数量的减少,文化骨干数量不足,活动质量和节目档次得不到提高。 四是活动场地少。鉴于文化广场属于公益性活动场所,投资太多,全县三分之二的村没有活动场地。 还有全县总体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队伍老化。尤其是文化馆面临年龄偏大,退休人员多,形成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文化建设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争取上级资金

6、建成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功能于一体的“三馆合一”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列入*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使文化馆、图书馆达到三极馆标准,计划利用年时间分5批完成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二)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指导职能,发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作用,为民间文化队伍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培训,做好组织与引导。 (三)加强基层文化团体的扶持力度和业务指导。在活动设施、活动经费上予以扶持,业务上给予指导,培养乡村文化人才,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努力实现一乡一镇有特色,每村都有活动队伍。使乡村文化团队不断的得到健康发展并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一是结合县情,增加乡镇综合文

7、化站文化专业人才,着手培育和发展一批义务文化管理员和志愿者,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二是狠抓培训,提高人才素质。有针对性开展乡村文化人才业务骨干培训,为有文化基础的重点村培训文艺人才。结合“文化下乡”活动,实施重点村带动,辐射周边村,通过以活动代培训,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指导,打造一支长期驻守农村阵地的文化队伍,带动和丰富全县城乡的文化生活向高水平迈进。 内容总结(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情况汇报 *拥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并且一直以来,*具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2)尤其是文化馆面临年龄偏大,退休人员多,形成青黄不接的局面()(二)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指导职能,发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作用,为民间文化队伍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培训,做好组织与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