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213720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摘要:考试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和促进外语教与学 的一务有效途径。调查表明,当前,以英为代表的国内外语教学的考试模式存有 一些问题,特别是用单一维度的考试模式取代多维的教学评价,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个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建立一个以促进学生外语综合 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考察学生外语能力的考试模式是迫切且极具价值的。1外语考试传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单纯终结性评价,重分数轻能力。由于受传统思响,许多人认为终结性 评价简便易行,能作出准确判过程性评价比较麻烦, 不易操作,不能准确评定学 习结此终结性评价模式成为了众多高等学校外语考试

2、惯用。该模式有一定的积极 性,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践能力的要求提高,该模式的弊端也就暴露出来, 即:轻能力。终结性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且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单纯过程性评价,重平时轻结论。部分高等学校试单纯强调过程性评价 模式,忽视终结性评价,同样。过程性评价模式很好地监督了学生学习外语的过 时的反馈了问题,无疑是最大的优势。但学生最终的果却无从查找,仍然无法准 确地定位学生外语综合运力。了解决外语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外语能力综合 性试模式改革与实践”课题组在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大学生中开展了考试实验, 既 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过程,以及学生情感、态

3、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实 现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 量评价相结合,达到了对学外语能力的全方位考查。2. 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 1监测内容全面。通过对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上自学记录、 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学习。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和开展外语课外教学 活动是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改革评价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档案全面、 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体现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和风格, 持续记录学生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并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 学习成果。开展外语课外教学活动是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些信息

4、使评价更真实。一门课结束后,学生围绕本课程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体会和见 解,教师通过文章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及掌握程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 行细心观察,这也是一种评估手段,根据观察,教师可以了解某个学生的兴趣、 特长、努力的程度、知识和技能的水平等等。亦可采用学生从教师的推荐书目中 选读一本或多本,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对该书的评价, 并在班级或小组里进行交流的考试手段。与此同时,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试结束后, 要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收获及体会等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也可要求他们对 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2. 2全程测试、手段多样。贯穿教学始终

5、的成绩考试,既可看做是测量学 生外语水平的一种手段,也可看做是复习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和培养言语能力的一 种形式。外语能力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中除了期中、期末进行考试之外,把课堂提问、综合性巩固练习、课外作业、月考、小测验等一切语言实践活动也作为反 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除此之外,在考试手段上,将课堂练习与课外活动 相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动笔与动 口相结合,调查、合作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等。这样,不仅达到了考察的目的,同 时也使得考试成为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2. 3考试原则严格。各个阶段的考试严格遵循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即:从听、说、渎

6、、写、译五个方面进行测试,在测试中体现交际性特征。考试 方式以人为本,考试任务以用为主,竭力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运用完善的考试 方法,保证考试的公正性、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考试结果能够反映每个学 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储备,能够体现他们在外语交际中实际水平。2. 4听力口语并重。为了全面体现外语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和考试对教学 的导向作用,在平时阶段考试中重点进行听力和口语并行的测试。听力考试选取大教室进行,一般每学期三至四次,听力考试区分所考查学生的能力层次, 针对 不同学生选取难度不同的听力材料, 所听材料的语速也因人而异。口语考试从读 开始,我校已引进同时可供全校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的上测试系

7、统,教师指定朗渎内容,分门别类,因材考试。口语考试,由于本身比较麻烦,可行性较差,在一 些大型考试中不宜采用,因此安排在平时进行,一般每学期以一至两次为宜。2. 5从过程评到终结评。“每课一评,每课 1分”:以讨论的形式开展,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采用答题和检查作业的方法;采取课上提问及抢答给 分的办法。“单元一评,满分10分”:单元评价可采用单元作业检测的形式, 也可采用单元测验的形式,还可结合所学内容采取其他形式,如写讲演稿、写调 查报告、写辩论稿或完成翻译作品等。“学期一评,满分100分”:学期结束后, 给学生一个总体的评价,这个总体的评价相对于某一阶段来说是一个终结性的评 价,但对

8、于整个过程来说,仍然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总评要结合期末考试的成 绩,要结合每一课学习评价的成绩,也要结合单元评价的成绩。总体性评价可以 是分数,也可以是根据分数分成的不同等级。2. 6合理设置考试内容。在考试中,注重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书本与课外 相结合。外语考试也是学习,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考试内 容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教材为依据,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能力的余地,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外语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 7科学设置考试分数。阶段性考试 40分,占总评的40%。包括口语10

9、分,听力5分,作业5分,平时表现5分,上课出勤5分,平时知识内容测试 10分。终结性考试6o分,占总评的60%,包括基础知识考试、翻译、阅读、完 型、词汇、语法、写作等。除此之外,还有加减分项目。学生积极参加外语竞赛 等活动,特别是在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给予一定的加分,不参与和不积极的给予相应的扣分,因此学生的总评可能超越 100分,也可能成为负值。2. 8全面体现素质教育。考试中变一支笔、一张卷为四必考、五结合、六 转变。“四必考”:听说能力必考,书写能力必考,良好的学习习惯必考,外语 重点基础知识必考;“五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抽签、指定与自选内容相 结合,统一时间与分散时问相结合,听力

10、与口语相结合,动脑与动笔相结合;“六 转变”:考场上把考试对象变敌人为朋友, 观念上把重结果变为重过程,内容上 把重知识变为重能力,形式上把综合考变为分项考,时间上把集中一次变为分散 多次,效果上,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由要我考变为我要考。3建议3. 1考前注意:一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做法清楚地告诉 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二要有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 并且要公之 于众;三要整个评价过程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相对客观合理,要充分发挥老师、学生干部和学生的作用,让每一个人既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又成为评价 者。3. 2考试过程及试后注意:一要尽量把书面考试、口试、表现性考试结

11、合 起来;二要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三要给学生机会,不以一次考试论成败;四要注意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 评价反馈,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要运用多种方式将考试结果及时 向学生及家长反馈。考试结果的反馈要以激励为主。4结束语通过课题组两年来的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实施考试过程中要认识到 考试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考试必须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必须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而不是通过考试去给学生制造压力。 我们应该充分发 挥考试的调节机制,通过考试推动学生朝目标不断前进。 鼓励每名学生都获得成 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考试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 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试收到更加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