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七下活动三《讨论与解释》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21315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美术七下活动三《讨论与解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美术七下活动三《讨论与解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美术七下活动三《讨论与解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美术七下活动三《讨论与解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美术七下活动三《讨论与解释》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人教版美术七下活动三讨论与解释教案讨论与解释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欣赏?评述”课学习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1 .显性目标学生通过对具象和抽象作品的了解,尝试通过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具象与抽象表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以生命和自然融合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以学生自己的思维方 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情感 ,在体验美术创彳的过程中,理解

2、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 与情感表达。2 .隐形目标学生在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 ,动脑思考、动手表达,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美术的表达 形式抒发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崇尚。在体验美术创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情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画面的内容(形象)与形式,解读作者心灵深处对自然与生命的感2难点:在欣赏和展示活动中,感受作品中表现自然法则下的生命活动和审美情趣。 活动项目分配建议1 .学生创作实践可以分组合作完成 ,也可以独立完成。2 .表现形式可以具象或抽象。3 .可以多样化创作,如:国画、水粉、水彩等绘画形式。还

3、可以采用小雕塑、纸艺、陶艺的艺术形式。教学过程环教学过程与方法说明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创作用具的准备情况。二、命题创作要点和技法出示美术作品(具象和抽象作品),简要介绍创作技法。(一)构思提出思考问题:1 .以生命与自然为主题可选择的题材用哪些?(表现这一主题可以依据哪些物象作为创作素材)2 .对于这一主题在创作中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二)表现形式与技法1 .学生观看图片,思 考问题,回答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学 生分别说出自己要创 作内容,表现的物象, 所要表达的情感,相 互借鉴、启发)2 .学生可以在了解 相应的技法后,现场 尝试性地进行练习。3 .小组讨论本组命1 .学

4、生通过 对具象和抽象 作品的了解, 尝试两种/、同 表现形式进行 美术创作,体 验具象与抽象 的表现生命与 自然的和谐之 审美情趣。2 .学生通过 动手实践,创 作出以生命和表现形式:具象:以写实的手法再现现实生活,塑造的形象真 实、形象。1 .表现方式可借鉴现实主义的逼真的写实 手法。2 .模仿印象派绘画方法,点彩法(色彩并 置)。3 .物象轮廓勾勒粗黑边,涂色可采用色彩 渐变的装饰手法。4 .不过多的表现形象,注重情感的表达的 表现主义的方法。抽象:1 .利用变形的、几何造型的、夸张的造型 与色彩边线强烈的视觉感受,从而也达到心理 的情感传达的艺术效果。2 .创作时注意观察物象的主要特征,

5、把具 体的形象想象成几何形态,进行组合、变形、 夸张。3 .可以用造型的重复、打碎重组、重叠、 渐变等语言形式。目标是形成视觉冲击心灵的 艺术效果。三、学生创作实践作业要求:1 .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为主题的创作。2 .抽象和具象可以自选,创作方法和使用材料 自定。3 .作品要有50-200字的文字说明,注明表现形 式和表达的情感。四、课堂小结展示作品,评价、鼓励学生的参与体验的热情。件置卜下内容:卜下课辩论会辩论思考题:正方:具象的表现形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情 感更真实。反方:抽象的表现形式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的 情感更鲜明。课后可搜集相关的作品和理论依据。题、表现形式,着手 创作。4 .学

6、生完成美术创作。5 .学生展示作品,读 出创意。6 .学生自评和互评。7 .学生纪录思考题, 课后准备。自然融合为主 题的美术作 品,以学生自 己的思维方 式,表达生命 与自然和谐交 融的情感,在 体验美术创作 的过程中,理 解美术作品的 内容、形式与 情感表达。3 .学生在美 术创作实践活 动中,动脑思 考、动手表 达,使学生意 识到可以利用 美术的表达形 式抒发对生命 的热爱、对大 自然的崇尚。4 .在体验美 术创作的过程 中,提高学生 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和情感的表达 能力。课后教学反馈1 .本节课教学成功点:2 .本节课学生学习成功点:3 .本节课教学即兴发挥的闪光点:4 .本节课学生学习即兴发挥的闪光点:5 .本节课教学失败(欠妥)点:6 . 本节课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7 . 今后教学如何完善:教学设计 (二)1. 教师在分析东西方美术的基础上, 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如:学生可以用西方美术的表现手段创作某一主题。2. 也可以有部分学生利用自己学习过的国画技法, 表现大自然。3. 教师要适当的在技法上给与学生讲解和辅导。4. 课堂小结时主要让学生谈体会,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保留学生认识和创作的热情。5. 6.#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