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理论”的结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211625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理论”的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结构理论”的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结构理论”的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结构理论”的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结构理论”的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理论”的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理论”的结构(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理论”的结构1979年,华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以结构作为国际政治体系层次独立变量,并通过对结构的准确定义,首次将体系层次的“国际政治结构”同单元层次的“过程”和“属性”明确分开,由此而构建起一种完整的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构架。由于对国际政治结构及其效应的考察在华尔兹理论中占有突出地位,因而大多数研究者往往据此将华尔兹的理论看成一种纯粹的“结构决定主义理论”,而这种看法实际上恰恰歪曲了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实质华尔兹的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关于无政府状态中的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其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框架。(注:关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

2、主要性质及其与经典现实主义理论之间的不同之处,参见:KennethWaltz,“RealistThoughtandNeo-realistTheory”,JournalofInternationalAffairs(1990),44,pp.21-37.)由于华尔兹的理论在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长期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全面分析并阐述这一理论的内涵及实质,对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结构理论”与层次分析一般来说,任何理解国际体系中的行为或现象的尝试都会遇到所谓层次分析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定义了国际体系的不同分层,而这里的每一分层实际上都代表了某些特

3、定的解释来源(自变量)所处的位置;所谓层次分析问题也就是关于研究者如何辨别和处理那些不同的解释来源所处的不同类型位置的问题,而不同的分析层次则代表那些不同的解释来源所处的不同类型的位置。(注:吴征宇:关于层次分析的若干问题J,欧洲2001年第6期。一般来说,层次分析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对国际体系中的层次划分往往有不同答案,而实际上,层次分析乃是一种国际政治研究方法。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史上,首先将层次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专门加以提出并且讨论的,是美国行为主义国际政治学家戴维辛格。(注:MartinHollis&SteveSmithExplainingandUnderstand

4、ingInternationaRelations(London:ClarenPress,1990),p.98.)而真正对层次分析这一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做出了实质性贡献的,则是美国国际政治学家肯尼思华尔兹,而华尔兹创立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实际也正是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问题”发展而来的。(注:BarryBuzan,CharlesJones,RichardLittle,TheLogicofAnarchy(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p.22.)1959年,华尔兹正是遵循层次分析的思维逻辑构建出其有关战争起源及和平条件的“三个意象理论”,即第

5、一意象试图通过考察人性,第二意象试图通过考察国家的内部构成,第三意象试图通过考察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特性来解释国际事件。华尔兹得出的结论是若要获得对战争起源及和平条件的正确认识,研究者不仅要注意到三种意象的作用,更要将第三意象看作其他两种意象作用的背景:“第三意象说明了世界政治的体系基础,但没有第一和第二意象,我们就不能了解决定政策的诸种力量;第一和第二意象说明了世界政治的诸种力量,但没有第三意象,我们就不能估计这些力量的重要性或预测其结果。”(注:KennethWaltz,Man,theStateandWar(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59),p.238

6、.)从本质上说,华尔兹提出的这三个意象(即人性、国内结构、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特性)实际上代表了对战争起源及和平条件的三种不同的解释来源(自变量)。1979年,华尔兹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正是以这一结论为起点,以结构作为体系层次的独立变量,通过对结构的准确定义从而将结构同单元层次变量明确地区分开,并详细考察了国际政治结构(第三意象)的重要作用。华尔兹在书中强调:“若是声称在采用一种系统方法或构建一种系统理论,研究者必须将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明确地区分开;如果不能划清或保持结构和属性及过程间的区别,就不能分清不同的原因,也不能分清原因和结果。”(注:KennethWaltz,TheoryofInter

7、nationalPolitics,(NewYork:McGraw-Hill,1979),p.78.)从理论上讲,华尔兹对结构的定义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定义确立了结构作为体系层次独立变量的合法地位,从而使构建一种国际政治系统理论成为可能。第#页共20页对于华尔兹来说,由于任何一种体系必然包含“一种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单元”,因而任何一种体系原则上都包括两个层次,即体系炽次和单元层次,前者指“体系构成单元的排列及这种排列依据的原则”,后者指“体系构成单元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按照这一标准,华尔兹将国际政治理论分为两种类型,即简化理论和系统理论:前者指那些将原因设想为

8、集中于单元层次的国际政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国际政治现实是由单元的属性及互动决定的;后者指那些将原因设想为同样也处于体系层次的国际政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国际政治现实不仅受单元层次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单元排列方式的影响。(注:Ibid.,pp.l8,40,80.)对于华尔兹而言,由于简化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通过了解整体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和互动来理解整体的理论,因而这一理论的前提是假设在国家的行为目标和行为结果间不存在任何其他因果关系,然而,国家的行为动机很少同行为结果相一致这一事实明确表明,国际政治现实不仅会受到单元的属性及互动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体系层次变量的影响,因而简化理论无法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做出

9、充分的解释,而只有系统理论才能使我们认清塑造国际政治现实的诸种力量。(注:Ibid.,pp.67-68.)从理论上说,正因为体系层次变量和单元层次变量都会对国际政治现实产生影响,因而华尔兹认为研究者在构建一种国际政治系统理论时面临的任务不仅是将它们明确区分开,而且要考察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而这就意味着,一种国际政治系统理论必须同时包括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的独立变量。(注:BarryBuzan,“TheLevelofAnalysisProbleminInternationalRelationsReconsidered”inKenBooth&SteveSmith(ed.),Interna

10、tionalRelationsTheoryToday(London:PolityPress,1995).p.211.)正因为如此,华尔兹创立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实际上应该是包含了三个主要的自变量,即体系层次的“结构”和单元层次的“过程”及“属性”。二、结构、过程、属性“结构、过程、属性”是华尔兹理论包含的三个主要自变量,这三个自变量实际上也就是华尔兹揭示的塑造国际政治现实的三种主要力量,任何对华尔兹理论的系统研究都必须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考察这三个自变量的涵义及相互关系上。华尔兹理论中的“结构”概念主要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基础上,即那些以不同方式排列在一起的单元,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并且在相互作用中产

11、生出不同的结果。正因为体系的结构性问题是有关体系构成单元排列的问题,因而华尔兹认为结构的定义应省略一切单元层次的特点,即“一种结构不能通过列举体系的实体性特征来界定而应根据体系构成单元的排列及这种排列依据的原则来界定。”有鉴于此,华尔兹认为结构应当从三方面加以界定:首先,结构应根据体系构成单元的排列原则来界定,而这种排列原则只有两种,即等级制原则和无政府原则;其次,结构应根据体系构成单元功能上的差异来界定;最后,结构应根据体系构成单元间的权势分布状况来界定。(注:KennethWaltz,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pp.79,81,101.)值得注意的是,华尔

12、兹对体系的两种组织原则(即等级制原则和无政府原则)的区分完全以是否拥有对武力使用进行有效控制的公共权威作为衡量标准,即等级制体系中存在对武力使用进行有效控制的公共权威,无政府体系中没有对武力使用进行有效控制的公共权威;而这点实际上意味着:等级制体系中的单元间本质上是一种权威关系,无政府体系中的单元间本质上是一种实力关系。(注:HelenMilner,“TheAssumptionofAnarchyinIRTheory”,ReviewofInternationalStudies(1995),17,p.76.)华尔兹对两种体系组织原则的这一区分可以说根本上决定了华尔兹对国际政治结构的定义方式:由于等

13、级制体系中的单元不必为生存而担心,因而它们之间可以发展出密切的劳动分工,并产生功能上的差异;由于无政府体系中的单元需要为生存而担心,因而它们之间分工合作的程度很低,而这就必然导致它们在功能上的相似或相同。正因为如此,华尔兹界定的国际政治结构仅仅包括两个构成要素,即国际无政府状态和国际行为主体间的权势分布状况。(注:AlexanderWendt,“AnarchyisWhatStatesMakeofIt”,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1992),46,p.399.)一般来说,华尔兹的理论虽然是赋予了国际政治结构以鲜明的实体性特征,但他界定的国际政治结构本质上并非一种独立的行

14、为体而是对单元行为及行为结果产生影响作用的一系列约束性的环境;对这种国际政治结构的最为恰当的类比,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用来形容经济市场对经济单元作用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而这种国际政治结构对单元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过程性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单元的“社会化过程”和“相互间竞争”。(注:MartinGriffiths,Realism,IdealismandInternationalPolitics(London:Routledge,1992),p.82.)值得注意的是,华尔兹虽然将“国际无政府状态”和“国际行为主体间权势分布状况”统称为国际政治结构,然而在华尔兹界定的国际

15、政治结构两条构成要素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首先,由于华尔兹认为无政府原则和等级制原则将分别导致单元功能的同一性或差异性,因而在华尔兹界定的结构的前两条构成要素间(即体系组织原则和单元功能规定)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但这种联系并没有延伸到结构的第三条构成要素(即单元之间的权势分布状况);其次,对于华尔兹来说,由于无论怎样单元也无法将无政府国际体系转变为等级制国际体系,因而国际无政府状态本质上是一个恒定的常量,而国际权势分布状况则是随单元之间的相对实力消长而变化的因素,这种变化也正是华尔兹理论包含的惟一一种结构性变化。正因为如此,华尔兹定义的国际政治结构实际上应该包含了两个变量,这就是体系的“深层性

16、结构”(国际无政府状态)和“分布性结构”(国际权势分布状况)。(注:BarryBuzan,CharlesJones,RichardLittle,op.cit.,pp.51-54.)由于华尔兹认为构建一种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明确地区分开,因而华尔兹将精力主要是放在对国际政治结构及效应的定义和考察上。华尔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第#页共20页为:首先,国际政治结构是解释国际政治本质的延续性和重复性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只要结构保持不变,它就会产生过程和行动上的相似性;其次,国际政治结构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因素,因为以往的研究者将精力只局限于单元层次,而没有认识到系统性的原因在发挥作用。(注:KennethWaltz,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p.l75.)尽管如此,华尔兹在讨论简化理论时,还是对单元层次变量做出了明确界定。对于华尔兹来说,简化理论是一种力图通过理解“整体各部分的内部性质及它们间的互动”来理解整体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