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5.6单元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21049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5.6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上5.6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上5.6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上5.6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上5.6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5.6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5.6单元教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五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又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两篇叙事性文章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两篇说明文性文章组成。课文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又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写。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每课生字新词,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能恰当运用,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短落。单元教学重点1. 掌握每课生

2、字新词,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能恰当运用。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短落。单元教学难点: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课时安排:17.孔子拜师3课时18 .盘古开天地2课时19.赵州桥2课时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 17.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

3、的意思。课型:讲读课文教学重点:、认写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 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师引入课题。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

4、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生汇报交流,师总结: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

5、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 段, 边读边思考。、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 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 、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1)、重点词语理解: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

6、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谦虚礼貌)(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

7、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三)、齐读三段。、学词“毫无保留”、“传授”。、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

8、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迎yng 等dng 品pn、组词竞赛。 、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练习。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 (2)背一背。 、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 们什么? 、小组推代表交流。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导入。、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

9、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生举手汇报。、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 作上记号。.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扎编织民间工艺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雕绘传统文化戏剧民族艺术园林建筑民族舞 节日风俗各地风俗各族民族风情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1)、学生说一说。(2)、教师建议。、组成

10、活动小组。(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2)、确定活动目标。(3)、拟定活动计划:A、确定内容B、确定活动方式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D、设计出活动计划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4、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 情。 课型:讲读课文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2、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3、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

11、国文化的热爱之 情。 教学难点;1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2、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 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开课激起导入小朋友,每天我们抬起头会看到蓝蓝的天空,每天,我们踩着脚下的土地。我们会看到高山,会看到河流和湖泊,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 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的祖先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还不能解释这些种种现象,所以就有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你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一看,远古的人们的眼中,天地

12、是怎么形成的呢?二、讲授新课 1、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 2、生小组自学生字,看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交流识字 4、汇报 5、教师用卡片检查识字效果。强调“血”“宗”的读音。指名读、小组读、开 火车读。 6、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好吗?学生自己练习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尽量把课文读流利。三、写字教学1、“肢、肌、肤”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学会把结构相似的、想近的,结合起来学习。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一写。2、“丈”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其余几字都 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讲

13、授新课教学目标:1、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2、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 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新课学习1、通过上节课的阅读,谁能大概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2、天和地倒底是怎样分开的呢?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小组读。找一找这一段里意思相反的词语。大家比一比,看谁找得多。3、读一读你找出来的词语。4、天地分开了,世上的万物又是怎么来的?齐读课文3、4自然段。5、说一说,盘古的身体是如何化作世界万物的?指名说,同桌说。6、仔细读一读文章中写盘古变化时的句子。三、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小组互讲提出意见。四、课文作业 找其他故事读一读,讲给比人听。教学反思板书设计19赵州桥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