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池与雨水泵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20621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池与雨水泵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垃圾池与雨水泵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垃圾池与雨水泵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垃圾池与雨水泵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垃圾池与雨水泵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池与雨水泵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池与雨水泵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垃圾池与雨水泵房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部目 录第一部分 编制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简介11.2 周边情况11.3基坑工程概况12.周边环境13.工程地质概要23.1地形地貌23.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23.3水文地质23.4基坑岩土参数33.5不良地质现象34.方案编制依据3第二部分 施工方案41施工简介41.1围护结构41.2水平支撑体系41.3竖向支承系统41.4地基加固42施工总体部署52.1准备工作52.2施工机械总部署63.施工进度计划74.施工方案74.1测量方案74.2围护施工84.3 施工工艺94.4

2、挖土施工方案194.5监测方案214.6模板施工方案224.7钢筋施工方案224.8混凝土施工方案235.专项方案245.1应急预案245.2特殊季节施工方案29第三部分 附图32第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一部分 编制综合说明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本工程为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建设场地位于浦东新区老港镇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规划范围东南角,0号大堤以西、宣黄公路以北,占地面积约16公顷。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焚烧厂主厂房、垃圾进料、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飞灰处理、渗

3、滤液处理等设施,以及配套的厂内道路、绿化、供水、排水、电气、自控、环保、在线监测、监控等附属设施。垃圾池基坑项目包括两个容量相同的垃圾池,两池上空相通,中间布置一进出焚烧间的检修通道;每个垃圾池长54.4m,宽27m,池底从西坡向东,池底最低处标高-7.000m。结构形式:垃圾池所在主工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框排架结构体系,垃圾坑侧壁兼作抗震墙。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桩基选用钻孔灌注桩。雨水泵房基坑项目位于主工房东面,整体呈凸字形,长27m,宽13m,最低处底板面标高-8.000m。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桩基选用钻孔灌注桩。1.2 周边情况厂址东侧为规划的经五路,南侧

4、为规划的纬一路,西侧为规划的经四路,南侧道路紧邻规划内河码头。经四路西边为规划的四期填埋场。经四路与填埋场之间设有15米宽的绿化带。北侧为预留的二期工程建设用地。目前工程周边均为荒滩,无居民居住,无地下管线。1.3基坑工程概况(1) 基坑面积垃圾池基坑总面积4758 m2,周长352m,形状接近于矩形。雨水泵房基坑总面积295 m2,周长80m,形状呈凸字形。(2) 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地面自然标高为3.200m,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100m,即场地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1.900m。1. 垃圾池垃圾池主要包括两个局部深沟区域、四个局部深坑区域及普遍区域三个部分。底板面相对标高分别为深沟

5、区-8.000、深坑区-10.000、普遍区-7.000,底板厚1100mm,承台底板厚1100mm,及基坑开挖到底时浇筑的100mm厚砼垫层,可得垃圾池的基坑开挖深度为:深沟区(7.30m),深坑区(9.30m),普遍区(6.30m)。2. 雨水泵房 雨水泵房主要包括进水闸门井、进水格栅井、水泵井及出水闸门井四个部分。进水闸门井底板面相对标高为-5.500,底板厚600mm,进水格栅井底板面相对标高为-6.200,底板厚600mm,水泵井底板面相对标高为-8.000,底板厚1100mm,及基坑开挖到底时浇筑的100mm厚砼垫层,可得基坑开挖深度为分别是:进水闸门井(4.30m)、进水格栅井(

6、5.00m)、水泵井(7.30m)。出水闸门井底板面相对标高为-3.000m,深度相对较浅,直接开挖。2.周边环境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位于浦东新区原南汇区老港镇东首,上海市中心东南约70km的东海之滨。北接长江口,距浦东国际机场10km;南连杭州湾,距临港新城10km,距东海大桥16km。本工程厂址位于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东南角,拱极路以南、规划中的东海大道以东、宣黄公路以北、距0号大堤约100米,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宽松。图1 总平面图3.工程地质概要根据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焚烧工房、冷却塔与烟囱等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概述如下。

7、3.1地形地貌该拟建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系长江泥沙受淤而成的东海滩涂,属潮坪地带。场地现状为空地,以滩涂、废弃的渔塘、荒地为主,尚有不知名的小河沟,局部地段芦苇茂密。场地四周也基本为空地,原为长江泥沙淤涨而成的滩涂用地。拟建场地地形除小河沟沟堤较高而小河沟及渔塘底板较低外基本平坦。3.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该拟建场地内的最大勘察深度为60.3m,在此深度范围内揭遇的地基土均属第四纪沉积物,按其地质时代、成因类型、结构特征、土性不同和物理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划分为五层和分属不同层次的亚层,具体各层地基土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及分布状况详见表1:表1 地基土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及分布状况一览

8、表地质时代层号土层名称成因类型分布状况全新世Q4Q43吹填土人类活动产物广布灰色粘质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滨海河口均有分布Q42灰色淤泥质粘土滨海浅海均有分布Q41灰色粘土滨海、沼泽均有分布晚更新世Q3Q321草黄色砂质粉土河口滨海均有分布2灰黄灰色粉砂河口滨海均有分布上表中各层地基土的特征描述如下:第层吹填土,主要由灰色粘性土、粉性土组成,上部含植物根茎,土质松散且不均匀。第层灰色粘质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含云母,粘质粉土与粉质粘土厚度比约在2:11:1,局部夹砂质粉土,土质不均,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等,韧性低等。第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夹少量薄层砂质粉土,土质均匀,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

9、为有光泽,干强度高等,韧性高等。第层灰色粘土,含少量有机质,夹少量薄层砂质粉土,土质均匀,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为有光泽,干强度高等,韧性高等。第1层草黄色砂质粉土,含云母,夹少量薄层粘性土,土质尚均,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等,韧性低等。第2层灰黄灰色粉砂,由云母、石英、长石等矿物颗粒组成,土质均匀。3.3水文地质(1) 地下水类型拟建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潜水水位主要受季节、气候和潮汐的影响,一般离地表面约0.31.5m,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0.50.7m,年变化幅度在1.0m左右。建议高水位为0.5m,低水位埋深1.50m,设计

10、应根据不同项目按不利原则选择地下水位。勘察期间测得的潜水层水位稳定标高为2.441.35m。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有承压水(赋存于1层和2层地基土中)分布。承压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埋深3.011.0m。(2) 地下水水质经初勘钻孔采样结果综合判定,按拟建场地环境类型类和地层渗透性,场地内的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状态下具有中腐蚀性。3.4基坑岩土参数勘察报告推荐的主要土层基坑岩土参数见下表:表2 基坑设计参数表层号土层名称重度(kN/m3)渗透系数(室内试验)渗透系数(建议值)(cm/s)直剪固快(峰值)K

11、V(cm/s)KH(cm/s)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吹填土17.81.0810-41.2610-4110-4825.0灰色粘质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17.79.3710-51.3510-4210-4922.5灰色淤泥质粘土16.58.7910-71.4010-6210-61011.53.5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内未发现有暗浜分布。但场地内部分地段有渔塘和小河沟分布,且场地内的吹填土厚度变化随原始地形的起伏而有变化,一般深度在1.52.0m左右,最大深度在3.5m。4.方案编制依据1)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工程施工图2)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地质详勘报告3)规范性文件工程测量规范(GB

12、50026-9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130-2001)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建筑桩基础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上海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GJ08-116-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

13、2)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手册第二部分 施工方案1施工简介1.1围护结构1. 垃圾池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SMW工法桩),即在连续套接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型钢形成复合挡土止水结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选用850600,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水泥掺量20%;搅拌桩内插H7003001324型钢,钢材牌号Q235B。根据基坑内周边各区域开挖深度及地质条件的不同,型钢的插入深度及平面布置形式也有所不同: 普遍区域:基坑开挖深度6.30m;根据基坑稳定性以及围护结构的强度变形计算结果,确定型钢布置采用插一跳一型式,型钢入土深度8.50m。 深沟区

14、域:局部落深1.00m,基坑开挖深度7.30m;根据计算结果,该区域内型钢布置采用密插型式,型钢入土深度13.00m。 深坑区域:局部落深3.00m,基坑开挖深度9.30m;根据计算结果,该区域内型钢布置采用密插型式,型钢入土深度13.30m;与普遍区域底板落差界面处设置双轴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围护,坝体宽度2.70m,深度为7.00m。2. 雨水泵房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SMW工法桩),即在连续套接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型钢形成复合挡土止水结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选用850600,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水泥掺量20%;搅拌桩内插H7003001324型钢,钢材牌号Q235B。根据基坑内周边各区域开挖深度及地质条件的不同,型钢的插入深度及平面布置形式也有所不同: 水泵房区域:基坑开挖深度7.30m;根据基坑稳定性以及围护结构的强度变形计算结果,确定型钢布置采用插二跳一型式,型钢入土深度14.50m。 进水区域:基坑开挖深度5.00m;根据计算结果,型钢布置采用插一跳一型式,型钢入土深度8.00m。 1.2水平支撑体系1. 垃圾池本基坑普遍区域设置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