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桥梁设计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200155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质桥梁设计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技创新活动题 目: 纸质桥梁模型制作 年级专业: 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 班 级: 一班 学 生: * * *(组长) * * * * * * * * * * * * * * * 指导教师: * * * 日 期: 2013年7月11日 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1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班科技创新活动任务书之纸质桥梁模型制作1、桥梁模型要求:(1)桥梁模型总长度100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10mm总宽度25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5mm,可采用多种桥梁型式。(2)桥面须是水平的。(3)桥的制造必须保证假设小车的正常通过。假设小车的尺寸是长30cm宽21cm高19cm的平板小车。2、材料要求:A

2、0绘图纸及白乳胶3、加载方法:在桥梁跨中逐渐加载直至模型失效。失效标准为:(1)模型无法按照现场条件正确安装就位;(2)因模型的部件障碍或变形过大或模型发生破坏等原因,使得小车不能顺利到达彼岸。(3)桥梁在加载的过程中最大挠度超过2.5cm。(4)超出正常允许情形的其它失效情况。4、分组要求:全班57人分成10组,其中7组6人,3组5人。5、模型加载时间:星期四下午2点开始。6、评分标准:本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结协作为目的,评分根据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中的参与表现综合评分。科技创新活动报告 纸质桥梁模型设计一、模型结构分析(一) 、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

3、良好,抗撕裂能力差,抗弯压能力近似为零。将纸折成圆筒并用乳胶粘结后,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可承受少许弯矩。乳胶的粘接性能:纸带对接时强度降低,纸带侧接时,强度较高,认为与母材强度相同。(二) 、构件力学性能经过分析,纸卷成圆筒后,承拉能力远大于承压能力。在此构件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一致认为:方案应多选择为拉杆,压杆短而受力小,尽量不使其受弯矩。二、 设计方案分析在模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1.简支梁。简支梁受部分均布荷载。由于构件受弯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果选用简支梁的形式,梁纵截面应选用鱼腹梁的形式。但制作难度大。如

4、果梁为几片相同形状的纸粘接加厚而成,则侧面易失稳。因此不便采用。2.拱形结构。拱桥最适于承受均布荷载,但在制作上较费材料。由于拱桥需要由很密的拱作片拼成,中间加肋,因此桥的自重较大,不便采用。3.桁架结构。由弯矩分布可以看出,采用梯形桁架较接近弯矩分布,是合理结构。由于在要求荷载下,架桥水平方向必有压力,且要承受部分均布荷,是处于局部弯压状态。要使构件有较良好的压弯性能,必须多用材料,因此考虑通过局部构造措施,将均布荷载转换为两点或多点集中荷载,结构须是对称的。三、具体方案通过对多种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决定采用梯形桁架结构方案。取上、下圆筒轴线距165mm,模型跨度940mm,实际长10

5、00mm,宽度250mm,中间倒V字型杆约成90,符合设计要求。考虑到压杆长细比限制,拉杆的抗撕裂能力等因素,杆件尺寸定为内径16mm,外径18mm,其间还有零杆,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所有杆件圆筒均用外径16mm的不锈钢圆杆做模具。四、实际制作1.杆件的制作。以外径16mm的不锈钢圆杆做模具。全桥共由56根杆件粘接组合而成。其中,4根主跨杆为1000mm长,200mm宽纸条卷成;24根斜杆和14根水平连接杆为250mm长,100mm宽纸条卷成;14根竖直压杆为200mm长,100mm宽纸条卷成。视实际拼接情况加以切削。在粘接杆件时,为了防止乳胶干缩使杆件变形,杆件在模具上粘接,晾干后方才取下。

6、2. 结点。由结构力学的知识知这些结点都可按铰结点设计,将杆件需要粘接的一端剪成花瓣状(剪切的部分已计入卷纸长),然后与主杆件粘合。3.加固和美化。待所有杆件全部组装完毕且完全晾干后检查每个结点,加固欲脱落的结点,在每个结点上均匀涂刷一层乳胶。将1000mm250mm的桥面和桥底粘合到桁架结构上。图为制作完成后的桥梁整体结构五、桥梁模型加载实验1、加载前称重:全桥共515g;尺寸测量:长1004mm,宽250mm,符合任务书中要求的允许误差范围。2、 加载按任务书要求,将桥梁模型装于实验台上。以加载实验砝码作为载荷,逐级加载,记录加载重量,观察各杆件破坏情况及桥梁变形挠度,当杆件发生破坏或者挠度大于25mm时停止加载。上图为加载实验3、破坏形式分析:由于各杆大致等强度,而结点强度有保证,当加载重量达到29354g时桥梁挠度达到25mm,杆件未发生较大破坏。上图为加载过后的桥梁模型 六、 活动小结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科技创新活动,我们积极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在这其中学到了不少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的把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通过此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了我们动手动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融洽了生生和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