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19899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 求权,诉讼依法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进行的情况,又称 为时效的暂停。对此,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予以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 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适用条件1. 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 由包括两大 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 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2. 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 后6个月内,始产生中止诉讼时

2、效的效力。3. 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 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 失之后继续 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而中止的时间过程则不计入时效期间,为此,民法 把时效中止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适用情形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绝对时效期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 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 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诉讼时效的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 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 人不能行使诉 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停 计算。不可抗力消除后,诉 讼

3、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其他情况(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人没有法定 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或者法定代理 人本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2)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尚未确定。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应该 继续计算!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 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法定事由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 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 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 由区别于中止 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 主

4、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 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 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 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 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 应予以中断。1.起诉。即权利 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 制义务人履 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 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 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 时重新起算。2 .请求。这里指权利人直接 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 思表示。 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 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 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3.认

5、诺。即义务人在诉讼 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 意履行义务 的意思表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 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 即时重新起算。认诺的方式 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 。适用条件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 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 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 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 体事由后述)。2 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 断的法律效力。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 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 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 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 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 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3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从而法 定事由发生 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 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在 此种意义上,民法学称诉讼时效中断为根本性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