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正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19034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正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 、本工程的边坡支护原在2003 年 1 月 14 日提供的地面标高图计算其基坑开挖深度基本均在5.2 m深左右,所以当时报设计单位边坡开挖的实际深度均按5.2 m计算须采用土钉锚杆。在2003年2月10日期间,因放线困又1(场地高低不平)在地下室开挖外边线5 m宽采用挖机全部将场地从北往南“南低北高”的原则挖平, 将原拆旧房的垃圾运走。 挖后整平的实际开挖深度基本在5m内,最少只4.5 m且按1: 0.8放坡系数开挖。监理公司在2003年 2 月 19 日签发了编号: NO: 004 “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可不设置土钉锚杆的施工方法。2、编制依据:龙壁花园地面标高图 20

2、03-1-14( 测绘大队提供)“深圳都市金堡名苑基坑支护设计图(市地质局建设工程公司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NO : 004(监理签发意见 )工程联系单联 005 号 (附开挖后实际深度草图)(监理签发意见)二 概况1 、地质概况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主要分布为人工填土层(Q皿l)第四条中洪积层(Qal+Pl)第四条残积层(Qel)及燕山期粗粒花岗岩。岩土层特征自上 而下分区如下:1、人工填土层(Qal+Pl)素填土: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花岗岩碎块石稍湿, 松敬状态,场地均布。层厚 0.39.3 m,层底标高25.4835.37 m,平均 标惯击数 7 击。2、

3、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含有机质中砂:呈饱和、松散稍密状态,仅在场地北侧分布,层厚 0.53.0 m,层顶埋深6.008.00,层顶标高26.9730.31 m平均惯击数11击。3、第四系坡洪积层(Qal+pl)(1)含砾粘土:湿,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分布,层厚 0.55.3m,层顶埋 深1.59.3 m,层顶标高25.4833.55 m,平均标惯击数13击。(2)含粘土卵石:粘性土含量2035%,卵石成分为微风化粗粒花岗岩,湿. 密实状态。局部分布,层厚0.53.9 m,层顶埋深5.310.8 m,层顶标高 23.1829.55m,平均标惯击数 22击。4 、第四系砾积层(Qal)砾质粉

4、质粘土:湿、可塑硬塑状态,为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该层全场地分布,层厚0.99.10 m,层顶埋深1.012.0 m,层顶标高21.9835.20 m ,平均标惯击数17击。5、燕山期粗粒花岗岩:根据风化情况,主要由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基岩组成。全风化粗粒花岗岩,层厚 0.507.80 m,层顶埋深2.7018.20 m,层 顶标高15.8733.20m,平均标惯击数37击。(2)强风化粗粒花岗岩:层厚 0.5022.30 m,层顶埋深0.3025.50 m,层 顶标高8.5735.37 m.(3)中等风化粗粒花岗岩:层厚 0.304.6m,层顶埋深1.0037.00m层顶 标高-2

5、.22 34.22 m。(4)微风化粗粒花岗岩:层厚1.003.6m,层顶埋深1.2041.60 m,层顶 标高-6.82 33.92 m。二、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塘朗山南面,龙珠大道以北,深云立交桥以西,拟建建筑包 括多栋18层高层及小区配套的会所,商铺、幼儿园等,小区设有一层地下 室,深度5.2 m。高层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独立建筑及棺房部分采用框架 结构。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残丘坡地沟谷地貌,场地北面原为冲沟,现场 已整平,东、南侧原为残丘,后经人工开挖整平,现场地势较为平坦。三、施工措施及质量安全措施1、施工措施(1)基坑挖土方案采用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挖土采用分层开挖,每 层深度

6、不超过1.5m,先全面挖去第一层,然后中间部分留置土墩,周圈部 分分层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深度不大直接装车外运,少部分 需临时堆土,作回填土用。(2)边坡支护:山区基坑部分需要爆破,可以不进行支护,I、II、IV区基坑 部分采用打25钢筋2m长1500挂钢网,加喷射C20硅厚5060m m。 坡面布设 取51300 L=1.5m土钉,基坑东、南、西、北侧放坡度为 1: 0.77,坡面设置 502mX2m L=0.5 m PVC泄水管包过滤网。坑顶、坑 底分别布设石专砌排水明沟(300 m m X300 m m )及集水井800 X80015000O 2、质量措施(1)施工前,应准确查

7、明周边地下管网的位置和埋深,土钉遇地下管网时, 应适当调整土钉水平和竖向间距并适当加大其倾角避开地下管网施工。(2) 土钉钢筋使用前调直并清除污锈。(3)整个的土方开挖顺序,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程概况严格一致。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3、安全措施:(1)基坑四周顶部坑顶严禁堆截。(2)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3)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坡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4)爆破土、石方应遵守爆破作业安全有关规定及已报审的爆破施工方案

8、执行。四、进度计划1 、进度计划:分成三个区分别进行大体积开挖, 2 月 11 日开工 I 区开挖放坡并外运,计划 14 天完工, II 区计划 7 天完工, IV 区计划 7 天完工,总计28 天,至 3 月 11 日完工。人工修整,边坡基底土方,排水沟,边坡喷浆2月 23 日开工, 3 月 19 日完工, 总计 28 天,整个基坑工程工期搭接16 天,总用工 43 天。2、劳力及机具:配备 5 台反铲挖土机及30 多辆运土车辆。 护坡配备高压注浆机一台, 及工作人员 18 人。五、降水、排水1 、降水: I 区采用超前桩孔降水方式降水, II 区与 III 区采用大口径机械钻孔井点降水法排

9、水。2 、排水: I 区渗水量少,采用临时排水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用水泵排出坡顶,排水沟流入市政雨水管网, II 区与 III 区渗水量较大,为减少排水复杂性,在基坑内部开挖大型深排水沟,沟低比基坑最深底面低 0.51.0 m,使地下水汇集到集水井内,用水泵连续抽水,排到施工场地以外,以保证基坑干燥,满足地下室底板的施工。六、位移及沉降观测1 、位移观测:为了进行位移测量,在坑顶四周纵横方向上,共设6 个临测点,观测点与控制点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为保证测量的精度,控制之间的距离及观测点与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均大于30m ,控制点上均埋设牢固稳定的钢筋标桩,以防止其发生变化。最后采用测角的方法求出位移值,或采用正倒镜投点的方法测算。2 、深降观测:在三边环绕的龙珠大道,龙苑路,龙珠路共设6 个沉降临测点,有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的水准仪及水准尺,在工程投入生产后,进行连续观测,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逐渐延长,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