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18952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我区把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强区和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抓手,扎实推进生猪养殖“四化一型”模式,即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型,组织动员广大农户优化品种、改圈增栏,取得显著成效。截止8月底,全区存栏生猪23.8万头,新增填槽2.8万头,新培育生猪规模养殖户150余户,可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达1500余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达成25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8个,建设生猪生态养殖小区40个。我们的关键做法是:一、理清思绪,科学计划。根据实施生态小康新村建设首先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经过深入分析区情和优势,站

2、在抓产业就是抓发展,抓产业就是抓工业的高度,把抓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最紧迫的需要,最实在的任务,最详细的举措,确立了“抓产业、壮支柱、活龙头、强工业”的工作思绪,强势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努力实现一二产业互动,城镇经济共融。区政府出台了有关加紧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大户”的产业化发展要求,在群众基础好、喂养水平高、交通便利的乡镇、村社大力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计划XX年底全区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40个,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50户,全区不少于XX户,户均出栏生猪50头以上,每个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成2500至5000头,全区养殖小区生猪出栏达成

3、10至20万头。经过2至3年的努力,全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达成80个,养殖小区出栏总量达成40万头以上。二、健全机构,狠抓落实。根据区委专心谋大事,专心抓落实的要求,坚持关键领导集中精力抓大事,把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生态小康新村的主要抓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纳入年度综合目标逗硬考评。区上成立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全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检验和计划设计、作业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各乡镇(小区)也成立了对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当地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详细实施,建立健全了小区内养殖户的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副县级

4、领导及区级部门帮乡、副科级以上领导和畜牧系统干部职员联络养殖大户活动,形成了全区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养殖小区建设的良好气氛。为快速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区委、区政府于9月18日专题组织召开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会议,关键对全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研究和处理目前存在的关键困难和问题,并对后期工作开展进行了全方面安排布署。三、规范喂养,重视防疫。区政府出台了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严格坚持“六分离六配套”,即人畜分离、配套建设生物隔离带,雨污分离、配套建设明暗隔离沟,粪尿分离、配套建设沼气池、贮粪池,母仔分离、配套建设仔猪保育栏、隔热顶,料水分离、配套建设自动喂料箱、饮水

5、器,病健分离、配套建设消毒池和隔离舍;实施统一小区计划布局、技术培训指导、圈舍建设规格、品种模式、喂养管理技术、防疫用药规程、环境控制标准、产品订单收购的“八统一”生产技术管理,实现良种、良舍、良法、良料、良防、良销“六良”建设目标。我们针对养殖小区喂养规模大、粪便排放量大、污染处理难,从源头上预防重大疫病,制订了生态养殖小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严格根据“五强制、两强化”防疫方法,强化养殖小区动物疫苗注射和消毒灭源工作,全方面实施了生猪骟割申报制度,广泛推行“猪瘟口蹄疫”双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抗体检测的免疫效果评价机制。大力推行饲料兽药投入品市场资格准入制度,推进无公害生猪生态养

6、殖小区建设。四、突出环境保护,生态养殖。坚持可连续发展战略,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实施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标准,对喂养小区的污染物必需进行处理或综合利用,预防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养殖小区。遵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计划、业主经营”的模式,根据“四化一型”建设标准,从小区地址选择、区内布局设计、生产规模设计、生产设施和环境治理等进行全方面控制,集中连片发展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大力培育年出栏生猪100头、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主动引进业主兴办1000头、5000头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在环境和生态保护中,我们因地制宜,狠抓以沼气为主的农村

7、能源建设项目配套实施,对大中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将(沼气)生产、有机肥料生产和养殖业污染物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推行养殖小区集中治污;对农村小规模化养殖场,推行建生态型沼气工程,合理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处理燃料、肥料、喂养矛盾,改进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对养殖大户集中的专业村,大力推广“猪沼果(桑)”、“猪沼菜”、“猪沼渔”等循环经济模式,搞好小区绿化、美化,着力打造优质、安全、生态的品牌优势。五、创新机制,政策扶持。以广元福润企业为龙头,以单个或联合小区成立猪业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协会)和广元福润企业签署生猪收购协议,采取联户直销、场厂对接等形式,最大程度地降低中间销售步骤,增加养殖

8、收入。区财政借支200万元扶持福润企业带头建好生态养殖小区,福润企业对小区内喂养的生猪在当日收购实施价的基础上,精边肉按100元/吨上浮,并按2元/头支付给合作社(协会)技术服务费,逐步构建“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区政府建立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发展基金,依据各养殖小区工作开展情况给一定的资金补助。区信用联社根据年出栏生猪在50头至100头不低于3万元、出栏生猪在100头至300头不低于5万元、出栏生猪在300头至500头的大型养殖场不低于7万元、出栏生猪在500头以上的特大规模养殖场不低于10万元的信贷标准,大力扶持生猪养殖小区发展。区相关部门把新村建设、农能沼气、日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有机结合,共同处理养殖小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