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试题(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学中培训班)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18930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试题(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学中培训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试题(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学中培训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试题(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学中培训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试题(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学中培训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试题知识题1孔子思想的两大核心:(仁)和(礼)。2先秦道家学派的两大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3.道家以(道)为最高范畴。4儒家的道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儒家重视(社会,主张有为),道家重视(自然,主张无为)。5.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与儒家“爱有差等”不同,墨家主张(兼爱)。6.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管仲,子产),后以(韩非子,商鞅)为代表。7. (法)、(术)、(势)构成了法家的思想体系。8. 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农家以(许行)为代表。9. 兵家以(孙武)和(孙膑)为代表。10. 名家以(惠施)和(公孙龙)为代表。11.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

2、包括(诗、书、易、礼、春秋)。12. 魏晋玄学兴起,三玄指(老子、庄子、周易)。13. 佛教盛行于(隋唐),兴盛主要原因是:(1.大兴盛世。2.唐代20个皇帝19个信佛。3.14. 由于佛教的出世与虚无,讲究生死轮回。对现世受苦难导的人们有一种慰藉作用。)宋明理学又称(新儒学)。15. 理学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派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各自代表人物是(1.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以“理”为最高范畴,认为“理”是世界本原,世界一切均由“理”所派生;2.陆王心学:陆象山、王阳明,以“心”为最高范畴,认为“心”是世界主宰,世界由“心”支配)。16. 三先生是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7.

3、倡导“性善论”是(孟子),倡导“性恶论”是(荀子)。18. 老子事物相对辩论法与庄子的相对主义(老子是两个事物比较,有规定性。庄子的相对主义片面夸大事物和认识的相对性,否定了事物的规律性和事物之间的界限)。19. 佛教所谓的“四大”指(地火水风)。20. 佛家所谓的“四谛”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A. 论述题儒家忠孝思想对中医学影响(“仁”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就是“爱人”。而精通医术是实现仁道之一端,因此,中医学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仁术”。仁爱思想和入世治平的思想激励着人们去钻研医术。伦理思想还激励着人们注重医德的修养,对研究生命科学的医家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境界。儒家重

4、视忠孝之道。在古代,研究医学的目的就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1)孝文化之尊老习俗促进了老年病医疗的发展。(2)儒家孝道催生了老年医学论著。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束缚制约。(1)孝道: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而影响了中医解剖学的发展。(2)中国传统礼教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动物无法相比,因而没有对动物的解剖研究,更没有人认为动物内脏与人的内脏有相似的形态和功能。(3),孝道也使中医学的发展出现荒唐之笑谈。(4)贞节观念束缚和残害着中国古代妇女。)。B. 评价道家对事物相对性认识,并能由对立而之统-(老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C文化四个特点(1民族群体性2地域限定性3历史传承性4现实变异性)。D.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区别(儒家天人合一重视社会,为等级制度提供服务;道家天人合一重视自然,人是自然一部分,人必须服从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