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6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18391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DOC 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一、 看拼音写词语。zng hng chun sho din z chung lin bo m zhung yn do go hu xio chn j qio ling tng b m tu yn h y ti dun zhung zn yn yun tio s rng jn m zh yn z dng fi ch lio ku min yng zn xbn dngyo h lng chngsh hunhu f chn shushng ch dng t shu mng jio lun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译名(y) 刀刃(

2、rn) 泛滥(nn) 公爵(ju)B.精湛(zhn) 毛毡(zhn) 不愧(ku) 膘肥体壮(bio)C.淤泥(y) 牛犊(d) 遐想(xi) 熠熠生辉(zh)三、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船艄 辽阔 牲畜 水罐 B.翘起 仪式 恢复 保姆C.雇佣 笼罩 凳子 辽阔 D.牲畜 簇拥 幺喝 窗帘四、根据语境写词语。1.极目yun tio( ),远方是一片lin min( )起伏的小山丘,近处的草原上jn m( )fi ch( ),悠闲漫步的奶牛脖子上发出清脆的ln dn( )声。2.夜晚,wi n s( )的xio tn( )静静地停靠在m tu( )上。五、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

3、( ) _( ) 哗 澄 _( ) _( ) 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B.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C.放学后,状状和元元成群结队地走出了教室。D.成成很喜欢这架遥控飞机,不一会儿就操纵自如了。七、下列不能体现威尼斯的小艇中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道看哪一处好。八、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

4、么。B.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D.远远望去,金字塔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九、句子天地。1.河道纵横交错。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仿写句子)白杨树又高又大,有点儿像_。_,像_,_,仿佛_。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改为反问句) 4.荷兰,是水之国,是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牧场之国向我们展

5、现了荷兰的独特风情:白天,牧场是牛、_、_、_、_这些动物们的自由王国;夜幕降临,广阔无垠的草原则是一片_。2.威尼斯的小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_、_以及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_,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3.金字塔坐落于_,是由_建造的,是人类_的结晶。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_,它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用_块石材砌成,体积约_立方米。4.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_。 _,才了蚕桑又插田。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_时节的景象。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写“乡村四月”农村劳动紧张、忙碌的句子是“_,_”,表达了诗人对_的赞美之情

6、。十一、短文阅读(一)密西西比河风光法夏多布里昂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rn),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chu ch)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以上是西岸的情景。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它们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

7、到顶梢。它们从槭(q)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躅(zh zh);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

8、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可是,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动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1.阅读短

9、文,完成下面的填空。密西西比河两岸给你的整体印象是_。作者使用_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的不同风光,其中西岸主要描写了草原上的_,而东岸则主要描写了丛林里的_。2.体会下列词句的妙处。(1)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劈开”“游到”“卧在”三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了野牛的_,让人感受到草原的_。(2)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这句话运用_的修辞

10、手法,写出了_、_和_的自由自在和快乐。3.下面对短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的“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是全文的中心句,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B.短文中将河的西岸的风光作为描写的重点,进行了浓墨重彩的细致描写。C.第自然段主要描写东岸的各种植物,是静态描写。D.第自然段描写动物的活动,第自然段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这两个自然段是对景物的动态描写。(二)张家界之绝张家界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如“金鞭岩”,气势雄伟,金光闪烁,是一座三面陡峭,高达300多米的巨大石峰。“夫妻岩”似一对恋人,身姿倩影,宛如画图。还有像人的

11、,像动物的,像建筑物的,如“将军岩”“雾海金龟”“天桥”“九重仙阁”等。张家界不仅岩峰见奇,更有那稀有珍贵的树木,覆盖在奇峰怪石之上,把山峰岩石打扮得愈显风姿绰约。松,有的单棵挺立于峰峦之上,有的从刀削般的岩壁凌空跃出,也有的扎根于石峰或断崖的缝隙之中。有的林木竟成片地生长在奇峰异石之巅,任雨淋雪压,风刀霜剑,仍然直耸云天,别具风韵。张家界的山令人拍案叫绝,张家界的水则令人心旷神怡。山与水相互交映,描绘出一幅“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幽雅图画。景区有“水八百”之说,确切地说,较大的溪流有48条。向东流的金鞭溪和索溪贯穿景区,并汇有琵琶溪、花溪、龙尾溪等溪流。这些溪流的源头散布着众多的流泉飞瀑,如万迭瀑、六月飘雪等,而一些坡降大的地段又形成急流溪涧,如百瀑溪、麻溪等。这些溪流纯净碧透,令人看之心喜,触之心畅,尝之心甜。盛夏之时,徘徊溪边,更是流连忘返。山的幽雅,树的幽雅,水的幽雅,构成了这神秘的“人间仙境”。1、读画线的句子,根据景点名称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答案。A、将军岩 B、雾海金龟 C、天桥 D、九重仙阁像动物的景点是( ) 像人的景点是( ) 像建筑物的景点是( )2、这篇短文主要展示了张家界的(动态美 静态美)(选择,画“”)。3、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抓住了张家界的哪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