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180169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企业信息化基础知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中国加入WTO脚步的临近,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的挑战面前以最快的上市速度(T-Time toMarket),最好的质量(QQuality),最低的成本(CCost),最优的服务(S-Service)与最清洁的环境(E-Environment)来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制造业所面临的新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系统技术有机融合而形成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在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信息的处理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给传统管

2、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建立企业知识共享的基架,并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这一切将对企业的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与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企业信息化的涵1)目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手段: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3)涉与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

3、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4)支持层: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5)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6)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3企业信息化的外延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

4、的数据与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5)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4企业信息化的分类信息化可分为:城市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常用的分类方式有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的应用深度等进行分类。按所处行业分:制造业信息化、商业信息化、金

5、融业信息化、服务业务信息化等。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离散型企业的信息化和流程型企业的信息化。5企业信息化的层次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层次问题,根据企业信息化的不同的集成度,可将企业的信息化分为:1)单元技术2)技术部门集成3)企业部集成4)动态联盟集成此外还可分为1)数据集成2)知识集成3)人的集成6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从宏观上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1)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2)有利于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

6、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3)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4)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5)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6)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7)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从中观上而言

7、,企业信息化可以为企业带来: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2)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实现管理的井井有条;3)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4)降低企业的库存,节约占用资金,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5)缩短企业的服务时间和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并可与时的获取客户需求,实现按订单生产;6)加速资金流在企业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资金的快速重复有效的利用;7)加速信息流在企业部和企业间的流动;8)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实现现有知识的与时更新和应用;从微观上看,企业信息化可以为使用人员带来:1)降低技术人才的劳动强度,用计算机实现繁杂、重复的简单体力劳

8、动,从而提升技术人才的脑力价值;2)可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二、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容与特点1企业信息化的容计算机通信网络平台(Intranet/Extranet)信息资源平台网络管理系统数据维护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MIS(ERP)设计制造:CAD/CAPP/CAE/CAM/PDM内部综合信息资源系统公共服务数据库外连信息化系统:企业电子商务(CRM/SCM)Internet防火墙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网络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三大部分。其逻辑结构如以下图所示:如下图,企业信息化在应用层可分为如下一些主要系统:(1) 工程设计制造系统;(2)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

9、3) 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OA;(4) 企业系统;(5)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以上这些应用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源支持,通常分为“部综合信息资源”和“对外公共服务信息资源”,这些当然都要建立在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之上,并要有相应的数据维护管理系统。所有系统要建立在“计算机通信网络平台”之上,并要配有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和信息安全监控系统。2企业级信息化的特点企业级的信息化不同与科室/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其具有以下特点:(1) 必须建立企业网络平台(2) 要实现跨平台的信息共享与大围的协作;(3) 要实现企业级的信息集成;(4) 要实现企业与Internet的连接;(5) 要解决好开放与安全、管理方面的

10、问题;(6) 长期性、发展性三、企业信息化各系统简介1企业信息化的Intranet模式目前,Intranet作为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企业部网络的成熟先进技术,已成为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查询的通用平台,是实现企业信息化最重要的途径。这种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目前已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已从过去的终端主机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发展到现在的浏览器Web服务器模式。由于浏览器Web服务器概念,实现了开发环境与应用环境的分离,使开发环境独立用户前台应用环境,便于用户的使用。通过Intranet网络平台,领导在办公室里只需用鼠标一点,便可以用Web浏览器清楚地了解企业生产

11、经营情况;可以用电子快捷地收发文件;可以召开网上会议等等。最终实现企业各部门纵向与横向上的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具体的说,在业务应用方面,达到将企业各部门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构筑到网络平台之上,帮助企业实现决策支持。在部信息发布方面,达到企业的新闻消息、重大事件、生产行为、决策信息快捷准确地发布到部网上,每一名关心企业发展的职工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里了解局里的有关情况。传统的纸介媒体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使用世界先进技术的这种后发优势,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更快的发展。1) 什么是IntranetIntranet直译为“部网”,是特指将Intranet(国际互联网)的概念和技术应用到企业部信息

12、管理和办公事务中,形成的企业部网。Intranet是Internet的延伸和发展,正是由于利用了Internet的先进技术,特别是TCP/IP协议,保留了Internet允许不同计算平台互通与易于上网的特性,使Intranet得以迅速发展。但Intranet在网络组织和管理上更胜一筹,它有效地避免了Internet所固有的可靠性差、无整体设计、网络结构不清晰以与缺乏统一管理和维护等缺点,使企业部的秘密或敏感信息受到网络防火墙的安全保护。因此,同Internet相比,Intranet更安全、更可靠,更适合企业或组织机构加强信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被形象地称为:“建在企业防火墙里面的Interne

13、t”Intranet所提供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环境。这个网络在企业部是分层次开放的,部有使用权限的人员访问Intranet可以不加限制,但对于外来人员进入网络,则有着严格的授权。因此,网络完全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来控制的。在网络部,所有信息和人员实行分类管理,通过设定访问权限来保证安全。比如,对普通员工访问受保护的文件(如人事、财务、销售信息等)进行授权与鉴别,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某些信息;对受限制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和接入管理等等。同时,Intranet又不是完全自我封闭的,它一方面要版主企业部人员有效地获取交流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对某些必要的外部人员,如合伙人、重要客户等部分开放,通过

14、设立安全网关,允许某些类型的信息在Intranet与外界之间往来,而对于企业不希望公开的信息,则建立安全地带,避免此类信息被侵害。与Internet相比,Intranet不仅是部信息发布系统,而且是该机构部业务运转系统。Intranet的解决方案应当具有严格的网络资源管理机制、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它和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以与开放式群件系统相互融合连接,形成一个能有效地解决信息系统部信息的采集、共享、发布和交流的,易于维护管理的信息运作平台。Intranet带来了企业信息化新的发展契机。它革命性地解决了传统企业信息网络开发中所不可避免的缺陷,打破了信息共享的障碍,实现了大围

15、的协作。同时以其易开发、省投资、图文并茂、应用简便、安全开放的特点,形成了新一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模式。2) Intranet模式的特点企业信息化的Intranet模式包括:网络模式、信息管理模式和开发建设模式三个方面,它们的主要特征和特点如下:l 网络模式主要特征:(1) 采用以TCP/IP协议为核心的网络互连技术,使企业的各种网络连成一个统一的平台;(2) 是一个以Web等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系统;(3) 通过一个安全的统一的接口与Internet连成一体。主要特点:(1) 跨硬件平台:能够把不同厂家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互连起来,使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机硬件资源,企业原有的硬件资源,通常都可以在新的Intranet网络模式下使用,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现有设备和系统,保护已有投资;(2) 跨操作系统平台:基于TCP/IP协议通信的应用程序可以跨越不同操作系统(如UNIX,Windows NT,Novell ,Netware等)间的障碍进行相互访问;(3) 安全开放:企业网中的每一个计算机都可以快速安全地访问Inter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