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一)讲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17942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8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一)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一)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一)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一)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一)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一)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一)讲解(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吟永贵皿业永贵五凤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凤二矿二采区设计说明书永贵五凤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二 0一二年 H一月岩磊永贵五凤煤业永贵五凤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凤二矿二采区设计说明书生产能力:0.45Mt/a矿 长:总工程师:五凤煤矿生产技术部二 0一二年 H一月五凤二矿二采区设计说明书参与设计编制人员名单专业姓名职务职称米矿李耀斌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地质局 级工程师殷建国生产部长助理工程师王鹏伟主管助理工程师地质郭新义生产副部长任占杰生产部科员技术贝邢显波生产部科员机电弓k新山机电副矿长高级电工刘德金机电部长工程师曹红卫业务主管助理工程师通防吕自绍副总工兼通防部长唐才全主任工程师工程师第一章设计简述1.第二章

2、采区概况5第三章采区布置25第四章采煤方法.35第五章采区通风系统38第六章提升、运输系统43第七章排水系统47第八章压风系统.49第九章供电系统50第十章通讯、安全监测系统82第十一章瓦斯抽放系统83第十二章防尘灭火系统87第十三章紧急避险系统设计88第十四章防突设计1.1 8第十五章采区巷道工程建设及工期 125第十六章安全技术措施.126第十七章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1五凤二矿二采区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简述第一章设计简述一、矿井概况1、井田位置、交通五凤二矿开采五凤井田浅部的东部块段,位于六龙镇境内,距大方县城12km,贵阳市177km,毕节市47km, 326国道从矿区北部经 过、3

3、21国道从矿区西部经过,两国道相交于大方县城,贵(阳)毕 (节)高等级公路距矿区16km,从矿区西南部经过。矿区有简易公 路与326国道相连通、交通方便。2、井田概况本区位于五凤井田浅部的东部块段分水岭北部,属构造一剥蚀山地地貌,以中高山为主,发育单面山,北部地势相对较低,中南部 地势相对较高。主要河流有干鸡河,干鸡河东西向横穿井田,使该 井田南面分水岭北部的地表径流,煤矿床下部及煤矿床本身的含水层 的地下水汇入干鸡河。区内东界顺河为本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全井田东西走向宽约1.94.0km,南北倾斜长约2.73.8km,面 积约11.5km2。本井田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J), 一般厚

4、 度为170m,含煤总厚度9.9521.30m,平均11.13m,含煤系数6.5%, 可采煤层5层,其中基本全区可采的煤层有 6中、26、33煤层,大部 可采的煤层有19号煤层,局部可采煤层6下,可采煤层总厚度5.3m, 可采含煤系数约 3.1%;不可采煤层为6上、7、8、11、14、30、32 号煤层。其中主采煤层 6中煤层厚度0.43m(JK2孔)2.88m(J1303), 平均厚度1.83m,总体趋势东北部薄,西、南部厚。全井田共有可采 储量2487万t,其中主采6中煤层969万t。本矿井为斜井、下山开 拓方式,开拓设一个水平,下山、石门开采一、二盘区上煤组;开 采三、四盘区下煤组设两个

5、辅助水平和一个东回风斜井开拓全井田。 主采煤层6中煤层工作面采用走向长臂式后退式回采,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设计预计矿井一期移交初期和开采困难期的相对瓦斯涌出 量分别为11.6、46.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分别为 11.6、51.7m3/min(包括抽放的瓦斯)。本矿井的瓦斯涌出量较高,矿井瓦斯灾害较为 严重,应加强瓦斯治理。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图1 1 五凤二矿交通位置图3、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五凤二矿隶属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4、矿井建设基本情况矿井采用斜井、下山开拓方式。根据矿井提升、运输及通风等要求,矿井初期采用主、副、回风斜井开拓。主暗斜井装备有800mm宽的钢绳芯强

6、力胶带输送机,担负全矿运煤任务,同时为方便人员上 下井,在主斜井设有行人助力装置一套。副斜井为绞车单钩提升,巷道内铺设单轨,轨距600mm,设有人行道,负担全矿辅助运输任务。 回风斜井作为全矿的专用回风井, 井筒内铺设高压、中低负压瓦斯抽 放管路各一趟,并设有人行台阶。主斜井井筒净宽3.4m,净断面9.9m 2,井筒倾角16。副斜井井筒净宽3.6m,净断面11.5 itf,井筒倾 角16。回风斜井井筒净宽为4.3m,净断面15.0m2,井筒倾角18。 二、编制的依据1 .煤矿安全规程(最新版);2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3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0

7、3);4 .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五凤二矿初步设计说明书(审查后修改),2007年8月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5 .五凤二矿二采区地质说明书;6 .五凤二矿二采区瓦斯地质说明书;7 .矿井有关文字资料和图纸,有关生产揭露地质、生产资料。8 .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五凤二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方案 设计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1月)9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三、采区设计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 采区设计的主要特点11 )二采区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回风下山布置在7#与14#煤层 之间的岩层中。12 )二采区北部(干鸡河以北)主采6中煤层受埋深和地质构造

8、 影响,开采条件较差,为此二采区北部(干鸡河以北)暂不布置采面, 二采区南部(干鸡河以南)布置以 6中煤为主采的综采工作面。13 )采区投产时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4个煤巷掘进头、3个岩 巷掘进头。采区以1个综采工作面(或高档普采工作面)保证采区年 产4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4)采区区域防突措施采用施工瓦斯底板抽放巷提前预抽采面顺梢瓦斯进行治理。(5)采区通风系统为两进一回,即轨道、运输下山进风,回风 下山作为专用回风巷。采区总需风量 80m3/s。(6)采区正常涌水量127m3/h,最大涌水量237m3/h。设计在采 区中部设水仓,选用MD155-30X 4型矿用耐磨多级泵,正常涌水时一 台工

9、作,1台备用,1台检修,共计3台,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7)选用3台SRC-330SAG型(风冷式)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每台排气量40m3/min ,排气压力0.85MPa。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采区设计生产能力:0.45Mt/a采区服务年限:5.7a井巷工程总长度:11215m,其中瓦斯底板抽放卷2940m万吨掘进率:131.3m/万t#五凤二矿二采区设计说明书第二章采区概况第二章采区概况一、采区概况五凤二矿二采区位于五凤井田北部区域, 其上部以五凤二矿一采 区下边界为界,纬线为 3005720,东部以经线35570600为界;南部 以纬线300440为界,边界外为中三

10、采区未开采区域;西部以经线 35566770为界,边界外为五凤矿未开采区域。采区东西走向长约 4160ml南北倾向宽约13501530ml为不规则区域,整个采区面积 为 5.69km2。采区范围地面为构造一剥蚀山地地貌,以中高山为主,发育单面山。地势相对西北部高,南东部低,多为峰丛、峰林、梢谷 地形,最 高点位于西南部山顶处,标高+1797m区域内发育有干鸡河,其河流 主要受雨季大气降水补给,西南部滑坡带发育有马家田水库,水库面积较小,蓄水量为雨季补给,标高约+1519.2m,相对高差约为251.8m。根据五凤井田煤炭勘探地质报告及二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资料,采区内地层整体上呈西高东低,其中

11、6中煤层底板高程为 + 1381+1462m。该区地表梁蜀蜿蜒,沟谷纵横,有部分耕地及少量 基岩出露。耕地中的植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大部分套种马铃薯或苹果 树,在西部有少量水稻。采区及周边(边界向外100m共计有地质钻孔20个,其能利用 钻孔18个,抽水试验钻孔1个。二、煤系地层及煤层(一)煤系地层区内出露地层见表。地层简表系统组段主要岩性TK厚度(项第四系(Q)下统(Ti)茅草铺组(Tim)1冲积、残积、坡积物等。057三叠系(T)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 云岩及泥质灰岩。区内出露/、全夜郎组 (Tiy)九级滩段 (Tiy3)灰紫色泥质粉砂岩,产 瓣鲤类动物化石。244玉龙山段 (Tiy2)上段为

12、灰色厚层状灰 岩,厚度100m左右;下 部为中厚层状泥质灰岩, 厚度77m左右。i77沙堡湾段i(Tiy)灰色厚层状灰岩夹钙 质泥岩及泥质灰岩、粉砂 质泥岩、粉砂岩。47二叠系(P)上统(P3)J长兴组(P3C)燧石灰岩及硅质岩、泥 质灰岩。i5龙潭组(P3I)茅口组(P2m)上段(P3l 3)灰深灰色砂质泥岩、 泥岩及灰色粉砂岩、细砂 岩及煤层。75i70中段(P3l 2)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 岩、细砂岩、泥岩及煤层。5ii下段(P3l )灰深灰色砂质泥岩、 泥岩及灰色细砂岩、粉砂 岩及煤层,底部为浅灰色 铝土岩。44中统P)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 及含燧石灰岩。不详各组段地层岩性特征由老到新分

13、述如下:1、茅口组(P2nm仅在矿区东北部沿沟谷有少量出露,出露面积约 0.07km2。灰色、 浅灰色灰岩,隐晶粉晶结构,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具缝合线 构造,含少量燧石团块,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厚度不详。本采 区没有该地层出露。2、龙潭组(P3 l )采区内主要沿干鸡河河床和采区东侧有出露,为条带状及块状, 最小厚度为154.20m,最大厚度为191.69m, 一般厚度为170m根据 岩性、岩相、古生物及含煤性分为三段:下段(PJ1) : 26号煤底界龙潭组底界。主要由浅灰、灰及深灰 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 炭质泥岩、煤层组成。产植物及少量动物化石。

14、段厚最大47.91m,最小36.06m, 一般44nl该段含30、32、33、34号等编号煤层,具 中34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中段(P3l2) : 14号煤底界26号煤底界。由灰色泥质粉砂岩、 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盛产栉羊齿 Pecopteris sp.及 蕉羊齿Compsopteris sp.等植物化石。段厚最大84.88m,最小46.74m, 一般51m该段含可采煤3层:19、26上、26号煤层,其中19、26 上、26煤层均为局部可采煤层。上段(PJ3):长兴灰岩底界14号煤底界。由灰深灰色砂质泥 岩、泥岩及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产腕足、瓣鲤类动物化 石及少量植物化石。段厚最大 83.58m,最小62.12m, 一般75m该 段含6上、6中、6下、7、8、10、11、14号等编号煤层,其中6中为全 区可采煤层,14号为局部可采。3、长兴组(P3C)区内主要沿干鸡河河床有出露,呈带状分布。组厚最大为23.58m, 最小为14.8m, 一般15nl深灰色灰岩,粉晶结构,厚层状至块状, 上部含燧石团块,产中华准全形贝Enteletina sinensis(Huong) 等动物化石,顶部含24层黄绿色蒙脱石泥岩。4、夜郎组(T1 y)根据岩性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段:(1)沙堡湾段(y1)主要分布于采区内西部,段厚最大为 120.80m,最小为43.91m, 一般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