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与遗传疾病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17872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NA与遗传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NA与遗传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NA与遗传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NA与遗传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NA与遗传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NA与遗传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与遗传疾病(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DNA与遗传疾病 课题组长:玉素甫江 课题组成员:玉素甫江,热沙来提,穆凯代斯,依合帕兰,帕孜来提,艾丽菲热,卡米拉。双语高二一班2013年4月23日DNA与遗传疾病人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后代,但是各类遗传疾病却是一个难题。它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困扰。而它的根源需要在DNA上查找。DNA,全名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很特别的分子。它能组合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体的发育和生命机能运作,其主要功能为长期性的咨询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其中包含的指令是构建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RN

2、A等所需。DNA与基因是人们容易弄混的概念,其实只有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才被称之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我们现在主要讲的DNA指的是基因,即带有遗传讯息的那一部分DNA。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分裂细胞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可见,基因遗传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当然,人们利用基因遗传的特性,使它拥有了新的意义。

3、1.基因工程的应用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很多神奇的事情。转基因食品就是其中之一。将一种植物或动物的某种基因嫁接到另一种动植物的基因中,得到某种理想的食品。当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基因治疗也很神奇。随着人类对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许多疾病是由于基因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所引起的。通过基因诊断不仅能发现有缺陷的基因,而且还能掌握如何进行对基因诊断、修复、治疗和预防,这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这项成果将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所谓基因治疗是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方法,将正常的基因转如病患者的细胞中,以取代病变基因,从而表达所缺乏的产物,或者通过关闭或降低异常表达的基因等途

4、径,达到治疗某些遗传病的目的。基因工程药物,是重组DNA的表达产物。广义的说,凡是在药物生产过程中涉及用基因工程的,都可以成为基因工程药物。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 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的开发重点是从蛋白质类药物,如胰岛素、人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分子蛋白质,转移到寻找较小分子蛋白质药物。这是因为蛋白质的分子一般都比较大,不容易穿过细胞膜,因而影响其药理作用的发挥,而小分子药物在这方面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对疾病的治疗思路也开阔了,从单纯的用药发展到用基因工程技术或基因本身作为治疗手段。基因工程还有着更多方面的应用,如基因环保、亲子鉴定、优化农作物等等。传说中的基因武器,可以

5、针对某一类型的人群起作用,从而达到消灭特定敌人的目的。可见,基因工程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全人类;用不好,会带来无尽的灾难。我们一定要正确的使用它。2.遗传疾病有那么一类疾病,它们一出现往往是按家族出现的,它们就是遗传疾病。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遗传疾病病理一般如下:1.染色体异常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如:由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猫叫综

6、合症;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21三体综合症)2.基因异常A,单基因 同源染色体中来自父亲或母亲的一对染色体上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遗传病。a.常染色体 显性(软骨发育不全,多指症、结肠息肉)、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黑尿症,先天性聋哑 、高度近视)、不完全显性(地中海贫血)b.性染色体.伴X 显性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Xg血型,又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隐性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都比较常见) 伴Y 只有男性发病(外耳道多毛症)B.多基因 与两对以上基因有关的遗传病。每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或隐性的关系,每种病由多对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原发性高血压 、支气管 哮喘 、冠心病 、青少年

7、型糖尿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分裂症、癫痫 、先天性心脏病 、消化性溃疡 、下肢静脉曲张 、青光眼 、肾结石、脊柱裂、无脑儿、唇裂、腭裂、畸形足等。3.常见的遗传病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病种多、发病率高。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超过3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程度不同的遗传病。高血压遗传危险度:科学家已培育成功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是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例子。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

8、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防治原则1.坚持监测血压,正常状态下至少每年1次。2.限盐补钾。逐步把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5克,同时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莲子、芫荽、苋菜、菠菜等)。3.防止超重和肥胖。4.戒烟限酒。糖尿病遗传危险度: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防治原则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

9、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血脂异常遗传危险度:血脂代谢异常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遗传因素。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目前已经发现有相当部分血脂异常患者存在一个或多个遗传基因缺陷。由遗传基因缺陷所致血脂异常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临床上通称为家族性血脂异常。防治原则最重要的是强调“迈开腿,管住嘴”。一方面要适当限制饮食,但食物种类应尽量丰富,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

10、素、纤维素(水果、蔬菜、面包和谷类食物),控制体重。同时加强锻炼,使热量消耗掉才不至于使脂肪在体内堆积。乳腺癌遗传危险度: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防治原则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要特别注意自查,以发现乳癌的蛛丝马迹,早期治疗。乳房包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体征,这种包块与乳腺增生包块不同,常为单个,形态不规则,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大多无疼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此外,如发现有乳头湿疹、溢液、皱缩,也应引起重视,到医院做

11、进一步检查。胃癌遗传危险度: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调查发现,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比较著名的如拿破仑家族,他的祖父、父亲以及三个妹妹都因胃癌去世,整个家族包括他本人在内共有7人患了胃癌。防治原则患胃癌危险因素包括缺乏体育锻炼、精神压抑、吸烟、喜食烟熏食品、喜食重盐饮食、过量摄入肉类、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等。而喜食菌类、新鲜水果是胃癌的保护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胃癌的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共同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有胃癌家族史者应去医院监测有无该细菌感染,有则及时治疗。大肠癌遗传危险度:家族遗传导致的大肠癌占大肠癌发病总人数的10%15%。

12、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的人,患此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大34倍,如果家族中有两名或以上的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防治原则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应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物,少饮含酒精饮料,戒烟。如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带脓血或黏液便。大便变细、变形,排便费力。时有排便感,却无大便解出。肺癌遗传危险度:国外研究机构对超过10.2万名日本中老年人展开了长达13年的追踪调查,他们中共出现了791例肺癌。研究者将直系亲属有肺癌患者和没有肺癌患者的两组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前者患病几率是后者的2倍。肺癌的遗传性在

13、女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防治原则肺癌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特别是那些有家族肺癌病史的人,一定要远离烟草和被动吸烟。如果出现刺激性咳嗽、痰血等症状,尤其是上述高危人群,应尽早找医生诊治。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肺癌的治愈率可以达到70%。哮喘遗传危险度: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哮喘发病的遗传因素大于环境因素。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几率可高达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为20%;如果父母都没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只有6%左右。此外,如果家庭成员及其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或食物、药物过敏等,也会增加后代患哮喘的可能性。防治原则成人哮喘多在儿童期发病

14、,儿童期早治疗是减少成人期发病率的关键。有哮喘家族史者应避免各种引发哮喘的环境因素,如吸入各种过敏物质(过敏原)、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吸烟和空气污染等,这些因素在哮喘发病和加剧中起触发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平时要做好居室、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戒烟,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抑郁症遗传危险度:许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约为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据国外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4.8%,三级

15、亲属(堂、表兄妹)为3.6%。防治原则抑郁症的防治应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主。如果经常出现闷闷不乐、体重显著增加或减少、失眠或睡眠过多、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轻生念头等现象,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遗传危险度:科学家在长期研究后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父母或兄弟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要比无家族史者高出4倍。防治原则如果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遗传史的,50岁以后就应该进行检查,看有没有智力方面的障碍,以便及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治疗。除遗传因素外,教育程度低者易患阿尔茨海默病,而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其发病年龄比未受过教育者推迟710年。此外,长期情绪抑郁、离群独居、文化水平和语言水平低、丧偶且不再婚、不参加社交活动、缺乏体力和脑力活动等也易致阿尔茨海默病。超重肥胖者的体重遗传因素占25%40%。应控制脂肪和甜食的摄入,经常运动。骨质疏松女人的骨质情况和她母亲的非常相似。预防要提高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其中110类遗传病发病率加起来约为30%,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不能再笼统他说遗传病只是一种罕见之症。预防遗传病患儿的降生,是提高中国人口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