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合作小组的组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17807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合作小组的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A合作小组的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合作小组的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合作小组的组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作小组的组建1、学习小组的组建原则(1)、“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在同一组里应有A、B、C三类学生,而不同组之间学生情况一样。但必须按优、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性别、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科优秀学生。根据本班学生的多少,可5人小组,也可以分为6人小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在教师指定好各组长之后,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同时,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

2、积极性。2、学习小组的组建方法(1)、每组为六至七人(AABBBC),一般先按学生的成绩排名划分为A、B、C三等,将成绩好中差分入每一小组。再根据性别、性格、习惯、班干部、特长、及学生的自愿微调。(2)、ABC学习共同体的制定:一般总分在班上前20名为A类学生,排名在2040名为B类学生,在排名40名以上为C类学生。(3)、组长的调选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要具有: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组长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组长成绩比较优秀;组长要有较强的

3、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组长在组员之间要有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可选出几个副组长(或科代表)进行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3、各组必须有组名,组的活动口4座位位:由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需要制定3、组员的培训,明确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具体任务和做法要求每一位学生在生本教育课堂中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并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去做。课前准备:(1)、上课前五分钟每位同学必须进入教室,等候老师来上课;(2)、按课程表安排,每位同学拿好教材、前置性作业和学习工具(包括准备草纸本、笔记本); 第一步、小组长检查组内学生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并把结果登记和告知科任教师。(1分钟)第二步、组内学生和谐互助,进行对学、群学

4、把前置性作业弄懂。(5分钟)“对学”指组内两名结对同学互相帮助,合作学习,把独学中不懂的问题互相探究,互相学习。“群学”指小组内所有学生一起互相学习,把对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组里来互相探究,互相学习。对学生的要求:(1)、先对学:首先通过结成对子的学生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后群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对对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第三步、学生展示由老师叫某一组的同学上黑板前板书或回答前置性作业中的问题,并把思路讲清楚。2、展示对学生的要求:(1)、展示中要求学生的声音洪亮、表达要清楚;(2)胆量要大,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3)、展示时要求学生动作要快,不能浪费时间;(4)要勤于思考,认真对待自己的每次展示机会;(5)、聆听其他同学展示时,要认真聆听,认真思考他们的展示是否正确,若跟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可以等候补充发表,不许吵闹。第四步、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是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的一次测试和加强记忆、理解,所以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认真、及时独立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