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课标)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 文言文阅读(A)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176465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课标)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 文言文阅读(A)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课标)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 文言文阅读(A)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课标)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 文言文阅读(A)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课标)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 文言文阅读(A)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课标)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 文言文阅读(A)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课标)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 文言文阅读(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课标)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 文言文阅读(A)(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A)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瀛洲兴造记曾巩熙宁元年七月甲中,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谏议大夫李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事,使人分出慰晓,讹言乃止。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公开示便宜,使有攸处,遂行仓库,经营盖障。雨止,粟以石数之,至一百三十万,兵器他物称是,无坏者。初变作,公命授兵警备,讫于既息,人无争偷,里巷安辑。维北边自通使契丹,城壁楼橹御守之具,寝弛不治,习以为故。公因灾变之后,以兴坏起废为己任,知民之不可重困也,乃请于朝,力取于旁路之羡卒,费取于备河之余材,又以钱千万

2、市木于真定。既集,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六百间。先时,州之正门,弊在狭陋,及是始斥而大之。其余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周而览之,听断有所,燕休有次,食有高廪,货有深藏,宾属士吏,各有宁宇。又以其余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途。自七月庚子始事,至十月己未落成。其用人之力,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工;其竹苇木瓦之用,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盖遭变之初,财匮民流,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至于始作逾时,功以告具。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事闻,有诏嘉奖。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

3、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今瀛地震之所摧败,与郑之火灾、卫之寇难无异。公御备构筑不失其方,亦犹古也。故瀛之士大夫皆欲刻石著公之功,而予之从父兄适与军政,在公幕府,乃以书来,属予记之。予不得辞,故为之记,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里巷安辑安辑:安定B.寝弛不治寝:息,停止C.力取于旁路之羡卒羡;多余的D.燕休有次燕:通“宴”,宴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民讹言大水且至若属皆且为所虏B.粟以石数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乃筑新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句读之不知3.下列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始先交代李肃之在地震来临之后所做的各种应对,然后笔锋转到他赈灾有方,勤政为民的高尚人格上,严谨而有条理。B.瀛州的士大夫都想立碑褒扬李肃之的大功,作者的父兄正好在李肃之的幕府参与军政事务,于是听从父兄的嘱咐写下了这篇文章。C.文章叙议结合:对李肃之赈灾、重建过程的叙述,以记叙为主,语言客观朴实;对李肃之的赞赏则以议论为主,情感理性冷静。D.曾巩强调经世致用,认为文章应该为现实服务,反映并解决现实的问题,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文学思想。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

5、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2)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思治论宋苏轼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凡人之情,一举而无功则疑,再则倦,三则去之矣。今世之士,所以相顾而莫肯为者,非其无有忠义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术谋虑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难成而不复立。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于不立也。苟立而成矣。夫所贵于立者,以其规摹先定也。古之君子,先定其规摹,而后从事,故其应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众人以为是汗漫不可知,而君子

6、以为理之必然,如炊之无不熟,种之无不生也。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今治天下则不然。何则?其规摹不先定也。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故万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废者有之矣;百世之患,以小利而不顾者有之矣。所用之人无常责,而所发之政无成效。此犹适千里不斋粮而假丐于涂人。欲患之去,不可得也。天下之事,不可以力胜。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而从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众也。众多之口非果众也,特闻于吾耳而接于吾前,未有非其私说者也。于吾为众,于天下为寡。彼众之所不言而同然者,众多之口,举不乐也。以众多之

7、口所不乐,而弃众之所不言而同然,则乐者寡而不乐者众矣。从其所同然而行之,若犹有言者,则可以勿恤矣。故为之说曰:“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而已,虽北取契丹可也。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今天下何病哉病:困顿B.以其规摹先定也规摹:谋划C.此犹适千里不斋粮而假丐于涂人假丐:乞讨D.则可以勿恤矣恤:体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B.以小利而不顾者有之矣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C.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D.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而已然此可为智者

8、道,难为俗人言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针砭时弊,指出当今懒政盛行,进而剖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一是急功近利的人之常情,二是官员的畏难心理,但根由在于为国者“不立”。B.第二段援引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一事,借子产之言委婉含蓄地告诫皇帝要立志克服不作为的懒政行为,为政勤恳应当“如农功”一样,日思夜想,朝夕而行。C.第三段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治国,乱象丛生,从反面论证了“立”的重要性;又以行千里而不备粮秣为喻,形象地突出治天下须规摹先定的道理。D.苏轼此文语言骈散结合,气势酣畅;围绕“苟立而成矣”这一中心论点综合运用了举例、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显示了

9、作者期待朝廷立志政改而强国的梦想。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2)以众多之口所不乐,而弃众之所不言而同然,则乐者寡而不乐者众矣。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于狱中上书自明西汉邹阳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喻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悟也。原大王孰察之。昔卞

10、和献宝,楚王刖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佯狂,接舆辟世,恐遭此患也。原大王孰察卞和、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无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原大王孰察,少加怜焉。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昔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之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之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

11、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是以申徒狄自沈于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而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路,缪公委之以政;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借宦于朝假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义,则五伯不足称,三王易为也。圣王制世御俗,不牵于卑乱之语,不夺于众多之口。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之说,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故秦信左右而杀,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于昭旷之道也。今人主沈于谄谀之辞,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槽,此名士所以忿于世而不恋富贵

12、之乐也。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故县名胜母而曾子不入,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摄于威重之权,主于位势之贵,故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窟穴岩薮之中,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注邹阳:西汉文学家,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王表白心迹。梁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以此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太白蚀昴:金星遮掩昴星,古人以为精诚上达于天所致。尾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古时良马名。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又称姜太公,以其先祖曾封于吕,故又

13、称“吕尚”。乌集:象征西伯周文王得姜尚。薮:草丛。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精变天地而信不喻两主喻:使明白,理解B.原大王孰察之孰:仔细C.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任:任用D.独观于昭旷之道也昭旷:清楚平坦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之尾生朝歌夜弦,为秦宫人B.原大王孰察,少加怜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D.摄于威重之权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以荆轲刺秦、卫先生佐秦精变天地却不能取信于燕太子丹、秦昭王的故事类比自己的遭遇

14、,揭示自己虽尽忠竭诚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进而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动机。B.第三段中举苏秦相燕、白圭为魏取中山之事,告诫梁孝王君臣相交贵在相知,同时暗示自己对梁孝王的诚心,希望他能如燕王、魏文侯一般对待自己,为自己昭雪洗冤。C.第五段举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周文王用吕尚而王两个正面例子,告诫梁孝王作为君王应该向古代圣王学习,善于采纳臣下的正确意见而不是被阿谀奉承之人的谗言所左右。D.本文写作,笔法灵活,时而站在自身的角度,时而站在天下名士的角度,时而站在君王的角度陈述,事例旁征博引,既为陈情,又有对君王用人之道的议论,可谓情理并茂。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此二人者岂借宦于朝假誉于左右然

15、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2)今人主沈于谄谀之辞,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槽,此名士所以忿于世而不恋富贵之乐也。参考答案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A)一、1.D解析 燕:通“宴”,安逸、安闲。2.A解析 A项,均为副词,将要。B项,介词,用/介词,凭借;C项,副词,于是/副词,竟然,却;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标志。3.B解析 对“从父兄”理解有误,“父兄”是偏义复词,“从父兄”指堂兄。4.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5.(1)这个州的百姓,认为劳役工程巨大费用筹措困难,不经过几年,城池营垒居室房屋不可能复建完成。(2)(这是)因为李肃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