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1748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源于何处现已很难查明,但可以认为最初是源于课程 整合的概念。整合一词,来源于英语的integrative意为:使 结合(with); 使并入(into);使一体化,使其成为一体。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 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 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 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来 割裂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

2、术学 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 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 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 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 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 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 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大整合论”所理解的

3、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 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 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是: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学 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 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 合的教学。比如目前的网络游戏,刚进去玩时,系统一般都会提供一系列的新手 任务,当你完成这些新手任务后,该游戏

4、的基本操作你也就基本会了,可以说这 也是教育技术在游戏中的体现。2、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 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的内在需求,服务于具体的任务。教师和学生都已一种 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 的认知工具,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的融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去。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学生 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 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能力的培养也是我国新课改的重中之重,现 在的中小学课程改的很厉害,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

5、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注 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看现在的新课改的教材和示范课你会觉得有些内容或程 序总有点多此一举,但其实这都是学生能力培养所必要的必需的,这也需要广大 教育工作者的认真落实。当然,这样也就无形中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但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牺牲一点也是应该的。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 学结构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创造性。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 实践平台,是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 任务。这种个别化

6、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室很有 帮助的。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种类目前,国内许多学者根据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 涵,由此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扩大化。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种:(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层面的整合结果包括:CAI、Web-base d CAI,CMI、校内闭路电视、卫星传输教学节目、电影、幻灯等利用信息媒体 展示教学信息而开展教学的模式。(2) 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这一层面整合结果包括:CAL、CSCL、利 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讨论,在线会议,利用视频会议开展网上讨论学习、在线答 疑等模式。与(1)不同的是

7、,这一层面的整合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只是作为呈示教 学信息和抽象知识的载体,它更多地是作为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 通的工具特点。(3) 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 上述(1)、(2)两方面共同构成了目前大多 数学者和中小学教师认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同时,整合3部分 显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两种课程形态由截 然分开和彼此对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熔于一炉,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 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结合活动开展学科教学,在我国一些学校也有 所实施。但著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的是下述(4 )的内容。(4) 教育的信息化一信息技术与学科以

8、及实践活动的整合ITE与学科整合 显示,信息技术教育(ITE )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以及活动课程的整合, 它反映了整合后的综合课程的特征,又指明了在真实活动或学习共同体中体验性 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同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支持这一学习的信息技术教 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间的整合。其结果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真实活 动的系统化知识技能的主体学习活动。可是,知识是无穷尽的,就目前情况来看, 还没有一个理想方法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建构结构化的知识。学科技能是有限 的,可以通过分析学科专家的活动行为使之结构化。根据上述的讨论,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果即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 课程

9、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也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学习。比如,将信息 技术与语文学科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整合,首先我们要考虑语文科的目的和 任务是什么。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任务是通过演练使学生学会 利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而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 的能力,任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信息教育,如,通过E-mail与远离自己的 其他学校小朋友交换信息,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将两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进行整合,其结果就变成,利用信息技术工具E-mail开展校际交流,获取所需的信 息。这一过程中既需要用到信息工具,又需要熟练的语言文字的交流、表达的技四、信息技术与

10、课程整合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的宏观目标: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 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具体目标可以概述为:1.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 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 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

11、分析(包括信息分 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加工(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 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利用(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 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 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 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3.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海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 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 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

12、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 践创造的学习。4.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率加快,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 科和交叉学科。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要求学习者能 够具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要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 能够自我组织,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 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了 解学科教学的需求。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

13、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 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 学习任务。1. 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层 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种理论 具有普适性,无论哪一个理论都不能替代其它理论而成为惟一的指导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 中突显出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 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 让学

14、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 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2. 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 的。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 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 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物理和化学,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 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实验的能力的培养。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那么

15、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 手实验,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3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 层次的整合策略。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 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外来 信息进行加工,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而有的学 生在认知活动中,则更愿意独立学习、进行个人钻研,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 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4.“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 教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 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 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 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 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 习机会,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