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172430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早在17世纪就已传入欧洲。1687年,法国巴黎出版了首部拉丁文本的中国哲学家孔子,该书在之前耶稣会士译作的基础上编译而成。之后根据该书又出版了其他语种的改编本或节译本,其中最早的有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关于孔子道德的信札以及英译本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其实在这几部作品发表之前,贝尼耶于1687年就已经完成了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法文全译本论语导读,其全名为孔子或君王之道,包括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员政治统治特有的道德原则。但遗憾的是,同年因贝尼耶去世,该部译著的出版工作便被

2、搁置下来。 对比这四部作品,仅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关于孔子道德的信札和英译本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都强调了孔子在道德层面的影响,同时后两者还保留了拉丁文本中孔子作为哲学家的一面。而贝尼耶则完全改变了对孔子的定位,强调的是孔子思想的科学性和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某些学者认为贝尼耶曾希望服侍于国王左右,但近十年的国外生活已使他与当时法国的社会脱节。仕途上的失败使他只能在精神层面幻想自己能辅佐国王。所以他翻译论语导读的目的是希望能用中国的智慧来培育欧洲年轻君王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正如他在序言中所坦陈的:“因为我真诚地热爱着我的国王和我的祖国,所以我认为这些伟人或许能成

3、为我们年轻君主的向导和楷模。” 不同的翻译目的也导致不同的译本在结构和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贝尼耶将拉丁文本中大学和中庸的内容进行了重组,以使文章的表述更为流畅。在论语的译文中,贝尼耶保留了对话的方式,但将大部分的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叙述有时是从译者的角度,有时是从暗含的某个人物的角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复调的效果。他用中国先贤的格言来揭示法国社会的问题,唤起人们对仁德治国、礼法治国、礼乐治国等问题的思考。 其次,贝尼耶在译本中删减了拉丁文本中的大量注疏。中国哲学家孔子以张居正的四书直解为底本,并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做补充。在翻译过程中,耶稣会士不仅保留了这些中国学者的注解,还补

4、充了自己依据书经诗经等经籍而撰写的大量释义,以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这两类注解分别用正体和斜体呈现,以示区别。而贝尼耶只保留了那些在他看来对于理解不可或缺的条目,也无正体和斜体之分,其目的是使读者更加专注于儒家思想本身,专注于法国的王公贵族们可汲取的精神食粮。 贝尼耶的译著首次将儒学与稳定国家政治的理念联系在一起。2015年,论语导读由费林出版社在巴黎首次刊行。2020年底,论语导读的手稿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经过三百年的流转,它终于抵达了最初想要探索和发现的国度。这部稀世之珍见证了中法文化源远流长的交流史,展现了不同文明的相互启迪与共同发展。 (摘编自吕颖法译本的创新意义与时代价值)

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尼耶对中国哲学家孔子的翻译早于欧洲其他几部译作,但当时未能立即出版。 B因为仕途失意,贝尼耶完全改变了对孔子的定位,有意强调其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 C贝尼耶在翻译论语时,通过改变叙述者的角度,让译文具有了一种复调的效果。 D贝尼耶对论语注疏的处理不同于其他版本,希望读者更加专注于儒家思想本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书名角度对四部作品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贝尼耶译本不可替代的时代性。 B文章引用论语导读序言中的文字,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贝尼耶的翻译目的。 C作者重点关注了贝尼耶译本与同期其他译本的差异,突出

6、了这部作品的创新意义。 D作者着眼不同文明交流的背景,既关注贝尼耶译作的特点,也强调了其文化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传入欧洲后,人们最初大多是从哲学和道德的层面来理解孔子及其学说的。 B贝尼耶认为,孔子学说不仅能揭示法国社会的问题,也能为稳定国家政治提供帮助。 C耶稣会士根据自己理解而撰写的释义可能并不准确,因此贝尼耶进行了大量的删减。 D贝尼耶的译著是中法文化交流的象征,作者高度评价其手稿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做法。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我

7、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太空探测正式步入“探日”时代!而且“羲和号”卫星一出手就不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太阳H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可以说是太阳系的绝对主宰,它对地球演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不可或缺。同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也无所不在,主要体现在太阳爆发产生大量带电高能粒子,对地球电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中尤以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电磁环境影响最为显著。 据了解,当前国际太阳探测成为热点,我国在太阳观测领域发表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使用的数据均来

8、自于国外卫星数据。“羲和号”发射成功后,将打破这种被动局面,我国将成立卫星数据科学委员会,制定数据政策,供国内外科学家研究、使用,共享卫星探测数据,力争产生原创性科学成果,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中国贡献。 (摘编自冯华“羲和”探日!发射成功!,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 材料二:无论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国家安全,太阳探测都是如此重要,已经成为各国天文学界、空间物理学界等领域的竞争焦点。 太阳观测永远都在追求高时间分辨率来看清演化的详细过程,追求大口径以提高分辨率来看清演化的空间细节,追求高光谱分辨率以探寻更细致的太阳大气辐射过程,追求高偏振精度以获得更精确的太阳磁场测量结果。为了达到这样

9、的目的,各国科研人员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地面太阳观测具有升级灵活、成本较低、可持续性强的特点。进入21世纪,国际上已经有数台一米级的太阳光学望远镜投入运行,包括瑞典1米SST、我国1米NVST、德国1.5米GREGOR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地基太阳望远镜是美国的4米DKIST,它已经开始试运行,预计将是未来10年国际最重要的太阳光学观测设备。我国即将投入试观测的1米中红外望远镜AIMS将在磁场测量精度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相关科学成果同样值得期待。 但是,地球大气会对天体辐射有吸收作用,甚至导致很多波段在地面无法开展观测;大气湍流会限制观测分辨率及降低测量精度;昼夜交替导致观测不连续为了弥补这

10、些短板,空间天文观测已经成为未来竞争的主舞台。 空间观测对天文学而言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稳定、全波段、分辨率和观测精度不受大气影响等。空间太阳探测伴随着人造卫星上天而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多个重量级太阳卫星发射,取得诸多重要科学成果。近年来,随着帕克太阳探测器PSP首次实现深入太阳大气层探测,太阳观测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邓元勇逐日未来时太阳探测的国际竞赛,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1日) 材料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资15亿美元研发的帕克太阳探测器,计划于8月初发射升空前往太阳,开始为期7年的观测任务。这将是第一个穿越日冕(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探测器,

11、最终抵达距离太阳表面仅610万公里的位置,是迄今为止人造航天器最接近太阳的地方。帕克探测器此行将帮助人类解答一些关于太阳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 克服引力是近距离观测太阳的最大困难之一,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速度是30公里秒,一个航天器想要接近太阳,必须减速,这个过程将耗费大量能量。而航天器携带的燃料越多,有效载荷就越少,那么就很难完成更多科学使命。所以这个任务设计非常复杂,探测器需要借助金星逐渐减速后再接近太阳。 另外一个难点则是百万摄氏度的高温环境。目前科学家对于探测器抵达的位置环境只有相关推测,还没有很准确的把握,当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换句话说,这次任务是试探性的,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摘编自

12、陈沁涵揭秘NASA酝酿了60年的项目,新京报2018年7月3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羲和号”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太阳H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无论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还是对国际相关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电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是因太阳爆发产生大量带电高能粒子。 C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以及高偏振精度,是太阳探测永远追求的目标,为此各国研究人员不惜使出浑身解数。 D美国的帕克太阳探测器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太阳的人造航天器,它将帮助人类解答一些关于太阳的难题,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13、。 5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在空间探测太阳方面,我国发展相对落后,而“羲和号”的成功发射,有望改变被动局面,使用自己的数据,产生原创性科学成果。 B与地面观测相比,空间太阳观测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如升级灵活、可持续性强、全波段、分辨率和观测精度不受大气影响等。 C克服引力与对抗高温是帕克探测器面临的两大难题,前者需要借助金星逐渐减速来解决,后者则取决于科学家对位置环境的准确把握。 D综观三则材料可知,太阳探测将成为各国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界等领域的竞争焦点,各国奋勇争先,我国相关的科学成果值得期待。 6太阳探测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

14、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手 庄因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而梦境每如倪云林的山水,平、漠、淡、远,殊少浪漫绮丽的了,也许就是总提挂着,那无法忘却“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怀所使然的罢。“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这首菩萨蛮,确乎把我梦境皴染出来了。梦境虽属平漠淡远,却是画意诗情,将梦乡装点得不忍醒来。梦境也常有满天如飘絮的诗句,忽而排成人字雁阵,在肃杀、庄穆、澄澈又复高远的秋空里,冉冉南徂。也多次于梦中踢被跃起,不及揽衣追腾空际,那雁阵却已去远。孤自失落,残阳中,让一声幽怨的雁鸣惊醒。 去年夏秋匆匆返台一行,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很是依稀了,而人物的比

15、重则日复一日增加起来。这真是颇令人惊心动魄的现象,却也是一种颇残酷的事实。试想,你在梦乡方与旧人握手、把酒、高歌、欢言、争辩、漫步过,觉来讶然自己竟身在迢迢万里大海关山之外,其不堪、其酷寂,或非弃梦之痛所可比。近年,人物中的师长、故交、新友和亲戚们,也都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人形象,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实然充沛了。 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立于原野。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我的视线焦定在她那一双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的一切。那手,是我走入这世界之门;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顶处的烛火,使我的世界无需太阳的光与热。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们惯用的戒法,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母亲之对我,虽未若岳母之对武穆,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训,使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