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教师用书: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17206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教师用书: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大教师用书: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大教师用书: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大教师用书: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大教师用书: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教师用书: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教师用书: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时空坐标】【线索引领】线索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伴随生产力发展及全球侵略扩张逐步形成发展的(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线索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

2、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伴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考纲要求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原因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引

3、起商业危机。思想因素: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2)条件主观条件: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过程时间航海家支持国家新航路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开辟了到非洲“好望角”的新航线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了绕道非洲到达印度的新航线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3.影响(1)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

4、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交流会合,日益连成一体。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易错提醒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资产阶级的“黄金热”不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进取,其目的是积累原始资本,发展资本主义,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进取思想。(2)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内在的经济发展即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产阶级要求获得高额的利润;次要原因是商业危机、传播天主教等。名师指津葡萄牙、西班牙所掠夺的财富的去向和影响(1)去向: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封建国家,虽然掠夺了大量财富,但没有转化为资本,而是

5、用于享受,这些财富很快流到荷兰、英国、法国。(2)影响:促进了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衰落下去。轻巧识记1.开辟新航路可归纳为三个“四”2构建网络图,把握新航路开辟的路线概念辨析商业危机与“商业革命”(1)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2)“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出现全球性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答题术语必备1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不是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资本原始积

6、累的要求。2“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导致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 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全球逐渐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考向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

7、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世界历史地理史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史料三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

8、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史料一中“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说明世界贸易区域的拓展;“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生活的影响。2史料二中“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说明作者从文明史观出发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说明作者从社会史观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3史料三中“彼此隔绝”“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说明了人类交往与联系的加强。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

9、“商业革命”的内涵。试答:(1)商品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贸易规模的扩大。(2)商品种类的增多。(3)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2有人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试答:新航路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史论归纳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1)原因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需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阻。教会鼓励传播天主教。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2)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10、、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由彼此分散、隔绝逐渐连成整体。(2)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扩张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3)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之路,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之路。(5)社会史观:世界各种物品交换、交流,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对点训练1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的手段。”这反映出15世纪的欧洲()

11、A东西方贸易开通B商品经济发展C宗教改革开始 D出现了商业革命解析:选B。结合史实可知在15世纪之前,东西方就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黄金的作用,可知体现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之下,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西欧社会出现了对黄金的渴求,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故C项错误;商业革命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其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等,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2(2017河北唐山一模)“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

12、,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据材料中的“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是材料所述信息的结果,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所呈现的是新航路开辟,而非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3(2017安徽合肥一模)对于哥伦布及其

13、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解析:选A。本题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材料实际上强调的是要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维度来说,其使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故A项正确;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是站在西欧的角度,是一种西欧中心论的反映,B项错误;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也是站在西欧的角度,是一

14、种西欧中心论的反映,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故D项错误。考点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荷兰的殖民扩张(1)条件地理:濒临大西洋,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所在地。政治: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经济:手工业发达,商船众多,有“海上马车夫”之称。(2)表现成立殖民机构: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3)结果: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2英国的殖民扩张(1)条件地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航运日趋繁忙。政治: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15、。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2)殖民战争英西战争: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荷战争:17世纪中期,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取代了荷兰海上殖民强国地位,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英法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3)结果:英国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市场的扩大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3世界市场的拓展(1)途径海外贸易:与殖民地贸易,抢掠和欺诈是惯用手段。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的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将大批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2)影响对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灾难。对欧洲: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对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