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17204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计划新教材 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索 摘要:文章针对规范中职招生、中职学校实施无偿教育、怎样让学生增强信心、怎样使中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及提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问题分析;处理措施2021年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目前和以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关键,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实现“十一五”教育计划的一项主要任务,足见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既然如此,为何还会出现“技工荒”呢?这说明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仍面临部分问题,如招生问题、经费问题、发展问题、管理问题等,现谈谈本人的部分思索,供大家参考。中职

2、招生亟待规范据笔者了解,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的中职招生不规范,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偿招生。招生贩子经过多种手段掌握部分生源,哪所中职学校给她的招生劳务费高,她就将学生拉到哪所学校,拉进一名学生可得到500元、800元、1000元甚至更高的招生劳务费。即使有些地方专门制订了严禁有偿招生的要求,但形同虚设。二是中职学校进行虚假宣传。有的中职学校虚夸办学条件,做出部分不能实现的承诺,以吸引学生。三是非正常的教学秩序。部分中职学校暑假不放假,让老师、学生全部去招生,实施“人带人”的措施。为了招生,有些学校在七月份甚至更早就把学生接到学校,并不安排教学,关键目标是稳住生源。四是考生无所适从。有的考生同时收到

3、几所学校的录用通知书,不知道该到哪里读书,甚至出现几所学校同时开车去拉学生,学生不知道该上哪辆车的情况。五是统一录用没有效力。中职学校正式录用的学生不算数,只有到了教室才算真正报到了,因此正式录用的报到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几或十几,关键是因为学生能够先到学校读书,后办录用手续。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提议由政府出面规范中职招生秩序。中职招生要和高校招生一样,进行网上统一招生,由省一级的招办在认真审核招生宣传资料真实性后,统一编印全部含有招生资质的中职学校的宣传资料,无偿发到每一考生,考生自己填报志愿,再由省、市级招办将考生资料汇总后上网,各学校在网上录用学生,不许可先到校读书以后录用,如若出现,则不能

4、取得学籍,拿不到学历。只有进行规范管理,才能有效控制中职学校招生混乱的局面。中职学校应实施无偿教育温家宝总理在视察重庆第二财贸学校时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面向人人的。只有把职业教育办好,才可能真正使其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既然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那么就应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教育。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产生。据2021年12月23日人民网资料介绍,河北省威县贺营中学在校生400多人,其中初一学生200人,初三学生只有50人。该校责任人说,该校今年参与中考的学生只有24名,三年总辍学率近90。而家长们的想法是: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

5、。这种情况在西部农村更为普遍,不少贫困家庭没有能力供儿女读职业学校。中职教育应是一个基础教育,要确保想读书的人能读得起书,因此国家对中职教育应实施无偿。有些人会说,只要国家有钱,中职教育能够实施无偿教育,关键是国家太穷,无力负担这笔费用。笔者认为,国家在其它方面紧缩部分开支是完全能够拿出钱来的。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文指出:今年的两会,有一个有趣的数据对比。一组是有关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的,有委员提出从1978年到2021年的25年间,行政成本增加了87倍;一组是有关高校学费的,有委员提出,从改革之初到2021年的20年间,大学学费上涨了25倍。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

6、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到2021年达成4%。但多年来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一直在下降。去年全国教育支出亿元,占GDP的百分比是%。这个数据低于2021年的%,也低于2021年的%。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发达国家平均为6%;亚洲国家平均为5%,亚洲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中国的教育经费比体育拨款还低,这在世界是极其罕见的。能够说,从1万亿行政成本中节省出300亿来,应该不会太难。在202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在校生万人,按每人每十二个月2021元学费计算,只需要亿元,因此对中职教育实施无偿教育是可行的。部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不但无偿,而且对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还要给生活补助

7、,如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每个月可得到400至800欧元的生活费。如生活节俭些,基础不用家长的钱就能完成学业。转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收入低和职业声望低是造成蓝领短缺的关键原因。正如一位老工人所说:以前,技术工人经过一步步努力,能够当班长、当车间主任、当厂长,甚至当上国家领导人,现在已经极难再有这种情况。管理岗位全部有学历限制,技术蓝领顶多当个班长、做到高级技师就到头了,极难有更加好的发展前途。这就使得职业教育被视为一般教育的补充,是“二流教育”、“次等教育”。“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低,收入低”,“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读中职学校”,“读中职

8、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等藐视中职教育的观念大行其道。假如这么的观念一直植根于大家的思想,要发展中职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使中职学校受到重视、得到发展,必需要有全社会的关心、支持。要改变大家的认识,使中职学生经过努力有所成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方面,部分发达国家有成功的例子。在德国,据统计,只有约30的青年选择上大学,约70的年轻人则选择不一样形式的职业教育。为何这么多的青年愿意做“手艺人”呢?首先这和德国人的观念相关。大家普遍重视技能、尊重技工。更主要的是,接收过职业教育的人不是一辈子当工人,她们有很多晋升的机会,如在企业工作几年后,能够经过考试晋升为高级技工,也能够独立开业当老板,甚至可能

9、成为大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在瑞士,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以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在瑞士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上,已形成了一个共识,孩子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她的兴趣和实情,照样有出息,职业学校出来的人照样能够鹏程万里。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大老板施图德尔就是职业学校出身。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老板均出自职业学校。重视中职学校的发展在人员使用上要增大中职学校自主权因为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生难管,教职职员工作强度较大,收入较低,因此要吸引优异人才到校工作很困难,尤其是从企业聘用优异的双师型老师受到政策限制,而部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让没有实践经验的刚毕业的

10、大学生来教,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看过,要把学生教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给学校较大的人事权,上级部门和学校一道制订岗位条件和能力要求,经过公开招聘、考评的方法选取人才。政府要加大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现在,部分地方政府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不说和大学比,就是和中学比全部很有差距,如珠海一政协委员指出:珠海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试验中学近5年共投资亿元,而市属中职学校却只有1461万元,差距实在太大。在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即职业教育和一般教育的教育成本百分比是1。中职学校规模偏小,条件较差,体育设施、试验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有一个失落感。长久抓中职教

11、育,使中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国家重视中职教育的做法要长久坚持下去,保持相对稳定性。前两年中职教育滑坡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很多中职学校老师全部为学校的前途担忧,感觉中职学校升不上高职,随时全部有办不下去的危险,担心自己的命运,总在考虑自己的出路。这种人心不稳,老师无法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教学、研究管理的现象,使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降低,影响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国家要认真实施职业准入等制度从法律和制度上对部分岗位要求必需进行职业培训后方能上岗。这么,大家对职业教育会愈加重视,中职教育也会良性发展,中职教育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中职学校要内增实力在现在的公办中职学校中,有的办得很红火,有的却办得死气

12、沉沉,原因何在?应多从本身找原因。民办学校没有国家经费,照样办得红红火火,而且还有相当的利润,有些做法值得公办学校学习。笔者所在的学校曾针对中职教育的形势,专门组织教职员到民办学校学习,学习她们的管理经验、创新做法和职员的敬业精神,从而促进本身的工作。各中职学校全部要在内增实力上下功夫,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做到出口畅、进口旺,使学生受到社会的欢迎。中职学校在内增实力上要树立以下多个理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中职学校要尤其注意引进优异老师,培训和用好老师,关心老师的生活、工作、成长,树立“人心治本,制度治校”的思想,充足发挥老师的主动性。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理

13、念。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说,什么叫职业教育,就是“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取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因此,职业教育的全部工作全部要围绕学生的就业来开展。实践重于理论的理念。中职人才是技能人才,没有技能怎能称得上技能人才?坐而论道能培养技能吗?传统的木匠、石匠、泥水匠等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她们学了多少理论呢?因此,观念一定要转变,不能抱着理论不松手,什么理论课全部舍不得减。不然,学生哪还有时间实践呢?教育部部长周济说:“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到学生最终一年到企业等用人

14、单位顶岗实习”,明确要求各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理念。除政府拨款外,中职学校还要广泛争取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改进办学条件,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总而言之,各中职学校要苦练内功,内增实力,外树形象,推进中职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山西省运城市提出“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就是抓小康,抓职教就是抓扶贫,抓职教就是抓素质,抓职教就是抓效益,抓职教就是抓稳定”的口号。我还想补充一句,抓中职就是抓“三农”。因为接收中职教育的更多的是农民儿女,她们接收无偿的中职教育,学到部分技能就业后,实际是幸福了一家人。让更多的农民儿女接收无偿的中职教育,是抓“三农”问题的详细方法。只要全社会全部来关心、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迎来中等职业教育的美好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