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17101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2、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3、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4、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5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二、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

3、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

4、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成因。三、学情分析本期我任教八年级C137、C138、C139、C140、C141五个班的地理。平均每班60多人,学生成绩相差不大,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五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

5、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五个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在三乡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见,五个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教学措施1、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

6、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2、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4、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5、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五、课时安排本期共20周,实际教学周18周,共36课时,具体安排:第一阶段:新课教学:第一周 中国的疆域 1课时第二周 中国的行政区划 2课时第三周 中国的人口 1课时 中国的民族 1课时第四周第五周 中国的地形 4课时第六周第七周 中国的气候 4课时第八周 中国的河流 2课时第九周 自然资源概况 2课时期中质量检测 2课时第十周 中国的土地资源 2课时第十一周 中国的水资源 1课时中国的海洋资源 1课时第十二周 秦岭淮河线 2课时第十三周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课时第十四周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2课时第二阶段:分单元复习:第1619周 6课时 期末复习和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