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497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17067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497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497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497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497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497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497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497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佳5。4克拉项目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 甘肃统建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佳5.4克拉项目部 二一七年九月二十日基坑变形监测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一)工程简介1(二)地层岩性1(三)气象2(四)地下水2三、施工部署 3(一)人员部署3(二)监测管理程序3(三)测量检测部署3四、深基坑监测要求3(一)监测要求3(二)、监测过程控制要求4(三)、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4五、监测方法4(一)监测仪器及要求4(二)巡视检查5(三)监测点的布置5六、监测期和监测频率5七、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6八、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6九、作业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6十、雨季施工技术措施6十一、应急预案

2、7(一)应急救援部署7(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及预防9附图一: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甘肃统建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佳5.4克拉项目一、编制依据1、佳5。4克拉基坑开挖图;2、 佳5。4克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 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佳5。4克拉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佳5。4克拉项目基坑降水设计;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9、基坑监测强制性条文。二、工程概况(一)工

3、程简介工程名称:佳5.4克拉。工程地点:拟建场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吴家崖村,场地北邻吴家崖村田地。东侧为吴家崖村,南临山水嘉园1#地块,西临佳水岸华庭C地块。拟建场地近南北宽约59。3m-82。7m,东西长约48.7m-118。5m。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为1198.000。地下二层,地上A塔十八层,B塔十五层,商铺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东塔筏板厚度为1800mm,开挖深度为11。77m;西塔筏板厚度为1500mm,开挖深度为11。47m,,商铺为300厚的防水板,开挖深度为10。27m。本基坑安全级别属于一级基坑。(二)地层岩性在勘察

4、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粉质粘土(Q4al):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属第四系冲积产物;黄褐色,坚硬-硬塑;土质均匀,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少量泥岩碎屑,孔隙较发育,有光泽,无瑶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层厚为1。5023.20m,层面标高1195.19m1214。05m。圆砾(Q4al+pl):该层除区域缺失外,基本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冲、洪积成因,青灰色,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N63。5=14.623。4击,中密-密实,接触排列,磨圆度较好,颗粒形状呈圆状-亚圆状,级配较好,颗粒间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粉土,骨架颗粒成分主要为变质岩、石英岩和花岗岩等,中风化,圆砾一般

5、粒径为0.202.00cm,偶含卵石及漂石.层面埋深1。50m23。20m,厚度2.005.20m,层面标高1187.801196.23m.强风化泥岩(N):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半成岩,褐红色-灰绿色,微裂隙及风华裂隙较发育,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等为主,泥钙质胶结,碎屑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强风化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层面埋深3.5025。60m,厚度1。206.70m,层面标高1187.201196.43m。中风化泥岩(N):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半成岩,褐红色-灰绿色,见微裂隙,致密;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长

6、石、石英等为主,泥钙质胶结,碎屑结构,巨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桩状,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未经扰动时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层面埋深5.7028.10m,勘察厚度3.414.0(未揭穿),层面标高1185。501191.45m。(三)气象天水市气候类型属暖温带轻冰冻中湿区,据天气气象局资料,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0.9,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19.2,历年最冷月相对湿度平均62%,最热月平均湿度73,年最大降水量537。5mm,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多暴雨,夏季多东北风,夏季平均风速1.2m/s,冬季多东风,冬季平均风速1.3m/s,30年遇最大风速21。8m/s,年雷暴日16

7、.2天,年沙暴日1.0天,年雾日数2.1天,历年最大积雪厚度15cm,地表有季节性冻土,标准冻土深度0.61m,场地内无地表水。(四)地下水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圆砾层为主要含水层,强风化泥岩层为次要含水层(岩层裂隙水),中风化泥岩层为相对隔水底板。场地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侧向径流的补给.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3.0022。50m,相应水位标高1190.051192.80m,水位年变幅约1。00米,地下水由北向南径流。三、施工部署(一)人员部署项目部组织机构序号岗位人数备注1项目经理1孙晓勇2技术负责人1张龙圣3施工员2付荐礼、陈思山4质检员

8、1马正宝5安全员2张兆祥、马永刚6材料员1杨喜存7资料员1金仲蓉8预算员1丁宁(二)监测管理程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负责本工程的基坑变形监测工作;监测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项目部制定的一系列监测管理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三)测量检测部署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配置经纬仪、水准仪、大钢尺等检测仪器设备,按规定进行检定、周检和对比校核,使之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并持续保持受控状态,保证计量、检测的准确性,为确保工程质量打好基础。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水准仪DS32台12经纬仪JTD212AL台13钢尺100m支24塔尺把2四、深基坑监测要求(一)监测要求1、基坑监测工作须按照计划进行.计划性是监测数据完

9、整性的保证。2、监测数据须是真实可靠的。数据的可靠性由测试元件安装或埋设的可靠性、监测仪器的精度、可靠性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数据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原始记录任何人不得更改、删除.3、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计算有问题可及时复测,尽量做到当天报表当天出。因为基坑开挖是一个动态的施工过程,只有保证及时监测,才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4、基坑监测应整理完整的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形象的图表和曲线,监测结束后整理出监测报告.(二)、监测过程控制要求每次观测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观测期间使用同一仪器,同一人操作,不能更换。基坑类

10、别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一级基坑353注: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1) 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 开挖深度大于10m; 3) 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 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三)、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对当天测得的数据,当天整理上报。由施工员复杂监测数据的采集,以所附的各表格形式上报给项目技术负责人;每次将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每周向监理工程师上报观测成果汇总表和变形情况;项目技术负责人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观测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分析变形是否过大或是

11、否趋于稳定,及时发现问题并确定是否需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五、监测方法基坑工程的现场检测应采用仪器检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一)监测仪器及要求经纬仪(JTD212AL)、水准仪(DSZ32)。监测仪器必须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且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准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测仪器、设备的保养、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二)巡视检查肉眼观察是凭经验观察获得对判断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有用的信息,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在进行其他使用仪器的监测项目前由有一定工程经验的监测人员进行。主要观察围护体系是否有渗漏水及其渗漏

12、水的位置和多少、施工条件的改变情况、坑边堆载的变化、管道渗漏和施工用水的不适当排放以及降雨等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对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关系密切的信息。同时需密切注意基坑周围的地面裂缝、围护结构的工作失常情况、邻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裂缝、流土或局部管涌现象等工程隐患的早期发现,以便发现隐患苗头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每天早晚进行,并将观测到的内容详细地记录在监测日记中,同时记录施工进度与施工工况,重要的信息则需要写在监测报表的备注栏内,发现重要的工程隐患则要专门出监测备忘录.(三)监测点的布置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

13、间距不宜大于20米,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由于本工程基坑形状不规则,基坑共布置14个监测点(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六、监测期和监测频率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基坑开挖过程中每一步土方开挖都应观测,每天二次,基坑开挖完7天后,可由每天二次到两天一次,开挖完成15天后且当连续三次观测位移值累计增加量不大于2mm时,每三天观测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检测频率: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基坑及基坑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6、周边

14、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7、领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8、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七、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该边坡的位移量报警值取基坑深度的2或倾斜速度连续3d大于0。0001H/d(H为基坑深度)。如果观测数据超过此监控值或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危险报警,监测人员应立即向项目总工汇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则应立即通知勘察、设计、建设单位,组织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原因分析,商讨和提出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基坑边坡的安全。八、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监控资料按照图表格式进行整理,凡在当天监测得到的数据,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如支护结构的变形量时间曲线,并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当天公布。监测人员必须在当天向施工单位技术工程主管人员进行口头提醒,如有必要应向其主管部门进行通报。监测变形分为安全、注意和危险3个等级。每周将本周的报表进行处理,做成分析成果表进行周报,上报监理。九、作业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基坑边5m内,均布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值.基坑四周作好防、排水工作,严防地下管道渗水。坑上轴线控制点或水准基点每1个月复核一次,以保证其精度.十、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在雨季施工时,应作好防雨雪、防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