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贸易壁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16237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关税贸易壁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非关税贸易壁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非关税贸易壁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非关税贸易壁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非关税贸易壁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关税贸易壁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关税贸易壁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又称非关税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 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 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 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 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 内产业的发展。非关税壁垒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 前者是由海关 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其主要措施有: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 证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等;后者是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订 严格的条例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 生检验规定等。非关税壁垒的特征与关税措施相比,非关税措施主要具有下列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非关税措施比

2、关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的制定,往往要 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要调整或更改税率,也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手续,因此 关税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非关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则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 定起来比较迅速,程序也较简单,能随时针对某国和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 限制进口措施,从而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其次,非关税措施的保护作用比关税的作用更为强烈和直接。 关税措施是通 过征收关税来提高商品成本和价格, 进而削弱其竞争能力的,因而其保护作用具 有间接性。而一些非关税措施如进口配额, 预先限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 额就直接禁止进口,这样就能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最后

3、,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措施,包括税率的确 定和征收办法都是透明的,出口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有关信息。 另外,关税措 施的歧视性也较低,它往往要受到双边关系和国际多边贸易协定的制约。 但一些 非关税措施则往往透明度差,隐蔽性强,而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对别的国家 实施差别待遇。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非关税壁垒形式多样,且更为隐蔽。根据美国、欧盟等WT(成员贸易壁垒调 查的实践,非关税壁垒主要表现为以下 13种形式:通关环节壁垒通关环节壁垒通常表现在,进口国有关当局在进口商办理通关手续时, 要求 其提供非常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资料,甚至商业秘密资料,从而增加进口产品的成 本,影响

4、其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通关程序耗时冗长,使得应季的进口产品(如应季服装、农产品等)失去贸易机会;对进口产品征收不合理的海关税费。对进口产品歧视性地征收国内税费国内税费是指产品进入一国国内市场后, 在流通领域发生的税费。若专 门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国内税费或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国内产品的国内税费, 贝U构 成对进口产品的限制。进口禁令进口禁令指超出WT(规则相关例外条款(如GATT第20条规定的一般例 外、第21条规定的安全例外等)规定而实施的限制或禁止进口的措施。进口许可进口许可分为自动许可和非自动许可两种。自动许可指不需要通过审批程序就能获得的许可;非自动许可指必须通过审批程序才能获得的许可,具体

5、 可分为含数量限制的许可 (通常为进口配额管理 ) 和不含数量限制的许可 ( 通常为 单一的进口许可证管理 ) 。进口配额管理中的贸易壁垒经常表现为:配额量不合 理;配额发放标准不合理或分配不公正。 在单一的进口许可管理中, 贸易壁垒主 要表现为:管理程序不透明; 审查及发放许可证的程序过于复杂或要求提供不必 要的文件;审批时间过长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根据W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TBT协议)的有关规定,WTO 成员有权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国家或地区安全利益、 保障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 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出口产品质量等的技术法规、标准以 及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标

6、准的合格评定程序。 上述措施总称为 TBT 措施,具体可分为三类,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技术法规:指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 (包括适用 的管理规定 )的文件,以及规定适用于产品、 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 符号、 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的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也可以 是其它的规范性文件, 以及经政府授权由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技术规范、 指南、准 则等。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特征, 即只有满足技术法规要求的产品方能销售或进 出口。例如, 某国颁布技术法规, 要求低于某一价格的打火机必须安装防止儿童 开启的装置。这种将商品价格和技术标准联系起来的做法缺乏

7、科学性和合理性, 从而构成了贸易壁垒。标准: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 非强制执行的、 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 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 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还可包括专门适用于产 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按照TBT协议的规定,标准是自愿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有些国家将标准分为强 制标准和推荐标准两种, 其强制标准具有技术法规的性质。 目前, 一些国家特别 是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和科技优势, 将标准作为构筑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以限制其它贸易伙伴、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 例如, 有的国家制定了进 口产品很难达到的苛刻标准, 并以此影响消费者

8、偏好, 事实上对进口产品构成了 障碍。合格评定程序: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 要求的程序。TBT协议规定的合格评定程序包括:抽样、检测和检验程序; 符合性评估、 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 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它们的组合。 实践中, 不透明或歧视性的合格评定程序往往对进口产品构成障碍。例如,根据TBT协议,成员在颁布没有国际标准或与国际标准不一致且可能对其它成员的贸易产 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法规或合格评定程序前,需向 WTOTBT委员会提前通报,给 予其它成员一定的评议时间并尽可能考虑它们的合理意见。 但有的成员在未征求 其它成员意见的情况下即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法规、 标准或

9、合格评定程序, 从而 使其它成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其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相关规定而被退回、 扣 留、降价处理或销毁。这种做法违反了TBT协议的透明度原则,严重影响了 其它成员对其出口贸易, 构成了贸易壁垒。 还有的成员在抽样、 检测和检验等具 体程序中,无故拖延时间,对进口产品构成不合理的限制。TBT协议要求WK各成员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等TBT措施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避免对贸易造成不必要障碍的原则(对贸易影响最小原则 )、非歧视性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与国际标准协 调一致原则、 技术法规等效性原则、 合格评定程序的相互认可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等。但在实

10、践中,一些国家 (地区) 并未严格遵守上述原则,制定复杂、苛刻、多 变的TBT措施,限制其它国家(地区)的产品进入其市场。例如,某国对进口产品 的技术要求高于本国产品, 或对从特定国家进口的产品的技术要求高于从其它国 家进口的同类产品,违反了TBT协议的非歧视原则。因此,凡是违反TBT 协议有关原则所制定和实施的技术法规、 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均构成技术性贸 易壁垒。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根据WTQ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的有关 规定,WTC成员有权采取如下措施,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 保护WTQ成员领土内的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免受虫害或病害、带病有机体或致病有机体

11、的传入、定殖或传播所产生的风险; 保护WTO成员领土内的人类或动物的生命或健康免受食品、 饮料或饲料中 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所产生的风险; 保护WTQ成员领土内人类的生命或健康免受动物、植物或动植物产品携带 的病害或虫害的传入、定殖或传播所产生的风险; 防止或控制WTO成员领土内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殖或传播所产生的其它损害。上述措施总称为SPS措施,具体包括:所有相关的法律、法令、法规、要求和程序,特别是最终产品标准;工序和生产方法;检验、检疫、检查、出证 和批准程序;各种检疫处理, 包括与动物或植物运输有关的或与在运输过程中为 维持动植物生存所需物质有关的要求; 有关统计方法、 抽

12、样程序和风险评估方法 的规定;与食品安全直接有关的包装和标签要求等。根据SPS协议,WTC成员制定和实施SPS措施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等效 性原则、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原则、透明度原则、SPS措施的一致性原则、对贸易影响最小原则、动植物疫情区域化原则等。因此,缺乏科学依据,不符合上述 原则的SPS措施均构成贸易壁垒。例如,某国仅以从来自某另一国的个别批次产品中检测出不符合 SPS协议 的污染物为由,全面禁止从该国进口该类产品,违反了 SPS协议关于SPS措 施的实施要基于必要且对贸易影响最小的原则, 构成了贸易壁垒; 某国以某另一 国的个别农场或地区发生动植物疫情为由, 全面禁止从该国进口所有的

13、动植物及 其产品,违反了SPS协议的区域化原则,构成了对贸易的变相限制;某国对 进口的三文鱼的检疫要求严于对本国产品的检疫要求, 或严于进口的可能感染了 与三文鱼相同疾病的其它鱼类的检疫要求, 从而限制或禁止三文鱼的进口, 违反 了SPS协议的一致性原则,构成了贸易壁垒。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对进口产品实施的反倾销、 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不合 理地使用或滥用这些救济措施,就会对进口产品形成贸易壁垒。在反倾销、 反补贴调查中, 一些国家在倾销和补贴的调查及认定中, 往往以 所谓非市场经济 问题歧视我国产品, 有的进而在标准采用, 替代国选择上采取 更不合理的做法。 在反倾销调查中, 进口

14、国还可采取反规避和反吸收措施; 如这 些措施被滥用,也会对进口产品构成不合理的障碍。反规避。所谓规避,是指一种出口产品在被另一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情况 下,出口商通过各种形式减少或避免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或被适用其它形式 的反倾销措施的行为; 反规避是指进口国为防止国外出口商规避反倾销措施的行 为而采取的措施。反吸收。所谓吸收,是指在进口国已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 下,出口商采取低报出口价格的方法减轻进口商因承担反倾销税产生的负担, 从 而降低反倾销税对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份额的影响。 此种情况下, 进口国可以进 行反吸收调查,即如进口国发现反倾销措施对倾销产品的售价未能产生预期影 响

15、,可通过重新调查确定新的倾销幅度,并最终提高反倾销税率。一国在采取反规避、反吸收调查时,如果在进口产品原产地、 出口价格的 认定等方面采取的标准不够客观、 公正, 导致不适当或不合理地采取反规避、 反 吸收的措施,限制产品的进口, 反规避、反吸收措施就可能起到贸易壁垒的作用。 如某WTO成员方曾对原产于我国的草柑膦进行过不合理的反倾销、 反规避和反吸 收调查,在反倾销调查中裁定征收 24的反倾销税,继而又在反吸收调查中将 该税率提高到 48,迫使我产品退出该成员市场。在保障措施调查中, 一些国家往往在进口增长、 产业损害等问题的认定方面 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并进而根据这种随意性的认定对我出口产

16、品采取不合理的保 障措施。政府采购中对进口产品的歧视 政府采购中对进口产品的歧视可分为两种情况: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方间所采取的对进口产品的歧视措施。政府采购协议是一个诸边协议,即只有签署了该协议的成员方受协议规则的约束。 该协议规定, 协议的签署方必须保持政府采购的透明度, 并给其它成员在参与政 府采购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践中,一些WTO成员往往以不太透明的采购程序阻碍 外国产品公平地参与采购。 例如,某国有大量的法律规定在政府采购中实施国内 优先原则; 对采购本国产品予以某些特殊优惠; 制定复杂的采购程序, 使国外产 品无法公平地参与采购竞标; 以“国家安全” 为由武断地剥夺外国产品参与采购 的机会。非WT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方间采取的对进口产品的歧视措施。在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