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1603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第 4 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走进多彩课堂】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在确 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 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 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 即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 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 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 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 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

2、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也呈现出强化的趋 向。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在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 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到明清时 期达到顶峰。【名师细说教材】 一、从秦朝到元朝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特点: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 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要点点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 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 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 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

3、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 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 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 发展到顶端。2形成雏形: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 行政长官,位高权重。问题探究 “宰”的本义为“主宰” ,“相”的本义是 “辅佐”。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 帝,统领百官。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 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要点提示: 积极作用: 辅佐皇帝, 参与决策, 分掌行政。 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加大政局动荡。 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 府官员

4、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 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要点点拨“汉承秦制” 。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 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 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 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 礼仪、 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 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 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 构,被称为“外朝” 。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 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这些又是与秦 时不同的。问题探究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 朝的宰相转移给

5、内朝的尚书呢 ?要点提示:主要因为: (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 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 (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 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 (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 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 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 门下省。要点点拨 魏晋以来,三省已经成为当时中央统治机 器的核心部分,但三省各自的组织规模、地位和作用都还处 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概括地说,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 中书地位更加显要,门下也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南朝三 省长官大权

6、旁落,但政仍出于三省。与唐代所确立的三省制 相比,魏晋南朝的三省制尚未定型。3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概念解析 三省: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 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 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 。但 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 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 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 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 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

7、制业已形成。隋正 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 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 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 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 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 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 趋合一。宋初虽置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置于禁 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 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 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置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 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

8、 1380 年)中 书省亦被废。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 务。概念解析 六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 关的合称。秦汉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以丞相指挥九卿执行, 自尚书台上升为综理政务的中枢机关以后,其下分曹治事, 至晋时,尚书台已备六曹,为六部之前身。隋确立三省六部 制,以吏、礼、兵、民、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之下的政务执 行机关。唐沿置,惟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 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 684 年),附比周礼六官,排六 部之序为吏、户、礼、兵、刑、工,至清不改。迨及元代无 尚书省之设,六部隶于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 1380 年)废 中书省后,六部分别直接向

9、皇帝负责。但自内阁权重后,六 部行政,实受内阁变相指挥。六部首长均称尚书,副长官称 侍郎。唐、宋、元时期各部之下均设四司,故有六部二十四 司之称。司之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明清时所设司 数大增,并皆冠以清吏司名。此外,明代因太祖以南京为京 师,成祖北迁后,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政府的官制,故亦有 六部之设,但仅在南京留都所属地区行使职权。六部制的确 立,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国传统 的行政体制已趋详备,故得延续达千余年,至清末在西方政 治文化的冲击下才予以改变。作用:A.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 率。要点点拨 根据三省之间的运作程序,可推导出从决 策

10、到执行的过程是中书省拟定政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 书省(具体是六部)具体执行。B. 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 于加强皇权。要点点拨 三省把秦朝时期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 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 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4宋元时期的发展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 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 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 而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 又称为“计相” ,掌管国家财政。要点点拨 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 建立后,枢密使改

11、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 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 。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 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 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 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 。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 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 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 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力甚重。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 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概念解析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最高 长官设有中书令

12、, 由皇太子担任, 又设左右丞相、 平章政事、 参知政事等。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 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 ,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总领各行 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 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丞相制度的废除A.原因:a. 吸取元朝教训: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 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引起政局动荡。b. 确保家天下的需要: 明朝初期, 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虽然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 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

13、,但仍出现了 李善长、胡惟庸的专权。问题探究 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加强专制皇权的原 因要点提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 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 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 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 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 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 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 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科 举获取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 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

14、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 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 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 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 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 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 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 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 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 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 所

15、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 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 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 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 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 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 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 现的。B.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 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 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 不得再立丞相。问题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自古三公

16、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 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 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 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 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 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 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要点提示:从皇权专制的发展和明太祖建立明朝的社会 背景两个角度分析明太祖此举的目的。阐明观点,评价明太 祖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明智。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 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 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 制。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