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158796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的企业都陷入逆境,由于在危机到来前,企业没有实行有效的预料和适当的防卫措施,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面临经营中的财务风险,企业要实行一系列预警措施来应对,从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分析预料,通过经营决策,管理销售、管理模式和资本运营的调整,从平安经营,分散风险的角度获得经济利润。【关键词】:财务风险 经济预警分析 财务危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的再次袭来,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在快速增长或加大投资时简单出现资金周转不灵或现金断流问题。通常成因是在生产发展、市场占有率提高的时候,企业家无

2、暇顾及财务制度建设、一味扩大订单量,这会导致边际利润下降甚至被牺牲。生产或服务过程工作量超载、人工成本和库存增大、客户迟付款或有坏账发生的时候 ,假如突然遇到市场改变或同行竞争的冲击,就会造成财务危机,严峻的还会造成企业破产。于是企业纷纷起先改善经营管理,但企业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下,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定要对经营理念和产品对象进行创新。这就使企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如何从财务风险中探讨出避开财务危机出现的方法。因此,财务预警分析成为现在企业经营预料最迫切具备的一种实力。一、 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分析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一是资金不足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

3、资本实力有限;我国尚无特地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之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利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使原来就少的贷款数量更为可怜,贷款供应缺口加大。二是融资缺乏保证。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的土地、房产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资产数量较少,缺乏信用保证,信贷实力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认可。三是融资相关服务欠缺。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与其资信等级不够有关。建立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已燃眉之急。此外,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也影响了其融资实力。2.资金限制薄弱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

4、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与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运用缺少支配支配,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难。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缘由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限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奢侈严峻。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奢侈严峻。3.风险意识落后,经营决策缺乏科学性在现实工作中,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的投资方向、投资方案选择,筹资决策中的筹资时机、筹资规模、筹资结构确定,以及收益安排和安排

5、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他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加之银行像中小企业贷款,也因高风险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投资的成本,因此中小企业更加追求短期目标。同时,中小企业投资盲目,投资方向难以把握,缺乏科学性。二、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其指标体系(一)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theEnterpriseFinancialEarlywaminglnstitution),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靠,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

6、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企业内部,让企业、管理者、员工共同担当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般地,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为使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的组织机构。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限制。预警组织机构的成员是兼职的,由企业经营者,企业内部熟识管理业务、具有现代经营管理学问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肯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询问专家。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但不干脆干涉企业的经营过程,它只对企业最高管理者(管理层)负责

7、。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可由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如财务部、企管办、企划部)来担当。预警组织制度的实施使预警分析工作常常化、持续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要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还必需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风险征兆。主要资料包括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不仅有财会人员供应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仔细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找寻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刚好

8、消退财务风险的工作。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良性循环的基础。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高效的风险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分析可以快速解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经重点探讨,分析出风险的缘由,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当风险的成因分析清晰后,也就不难制定相应的措施了。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并不带任何偏见,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预警分析系统一般有两个要素:即先行指标和扳机点。先行指标是用于早期评测运营不佳状况的变动指标,扳机点是指限制先行指标的临界点,也就是预先所打算的因应支配必需起先起动之点,一旦评测指标超过预定的界限

9、点,则因应支配随之而动。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在财务风险分析清晰后,就应马上制定相应的预防、转化措施,尽可能削减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若要能够有效运作,就必须要有正确、刚好且合乎企业所须要的各种管理咨讯系统,供应刚好而完整的经营结果数据,供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以实际经营状况数据体系,来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当有超出或低于指标数据的情形发生时,就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将有不健全的症状产生,经营者应及早依数据所代表的经营内涵做进一步深化研判,找出蛛丝马迹,对症下药,以防财务恶化。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于缓慢,表示企业营销部门可能不尽心收取顾客账款。如此,一来资金运转将吃紧,二来企业将承受更

10、多的交易风险。此时,营销部门主管应深化探究缘由,并提出对策。(二)财务风险指标体系1短期偿债实力指标(1)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到期债务之比,其中本年到期债务是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这两种债务不能展期,除此以外的其他流淌债务均可还旧借新。因为经营现金净流量应保证偿还到期债务,所以现金债务比率指标应大于1。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指标运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从动态角度反映肯定时期经营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实力,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实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2)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年末流淌

11、负债和年初流淌负债两者差额之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年末(初)流淌负债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肯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能够充分地体现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其流淌负债的偿还,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负债的实际实力,故运用该指标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实力更为谨慎。(3)现金支付保障率。现金支付保障率是指本期可动用的现金资源与本期预料的现金支付之比。它从动态角度衡量企业偿债实力的发展改变,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可动用的现金资源越是否能够满意企业当前现金支付的水平。现金支付保障率越高,说明企业的

12、现金资源越能够满意支付的须要,企业的支付实力正常、稳定,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小;假如该比率低于100%,明显会减弱企业的正常支付实力,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4)周转率指标。一是将“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即(某项应收账款账龄该项应收账款金额)/各项应收账款金额;二是将“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即(某项存货占用期存货金额)/各种存货金额。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均衡状况、进度状况,便于随时分析和评价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动状况,避开由于销售的季节性或由于选择的会计期间与营业周期不一样而导致的不能照实反映款项及存货的实际状况,这两个指标与企业对应收账款和存货进行日常管理所

13、采纳的方法一样,资料极易取得,无需花费额外的代价。2长期偿债实力指标(1)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率是指经营现金流量与负债之比。它是反映长期偿债实力的动态指标,也是一种保守的长期偿债实力指标,因为通常不要求以经营现金净流量偿还债务,在全部债务均能展期的状况下,经营现金净流量应与利息相等。该比率反映了企业最大的支付实力,从而确定了最大的借款实力。现金债务总额比率越高,则企业长期偿债实力、利息支付实力、借款实力越强,企业财务风险越小。(2)现金偿还比率。现金偿还比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长期负债之比。这一比率反映了企业当前经营活动供应现金偿还长期债务的实力。虽然企业可以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

14、现金来偿还债务,但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应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这一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3)利息现金保障倍数。利息现金保障倍数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债务利息之比。该比率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实力。这个比值一般应大于1,该指标越高,则说明企业越拥有足够的现金实力用于偿付利息,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3盈利实力指标(1)销售现金率。销售现金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它表明实现一元销售所取得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实力。一般而言,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收回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从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小。(2)资产现金率

15、。资产现金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平均资产之比。它表明一元资产通过经营活动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经营收现实力。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现金经营实力越强。它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收入,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它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收益状况。(3)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收入,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它能够较为真实

16、地反映出企业的收益状况。三、 企业财务风险的限制及防范对策(一)企业财务风险的限制1.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组织规模不断变大,组织结构也日趋困难,这些都使得企业的管理也变得困难多变,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而现金流量作为跟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休戚相关的生命“血液”,其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企业,必需对现金流量的信息予以充分的重视,有效的管理与限制现金流量,使其“血液”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这已成为现今企业财务风险限制的关键点。 2.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卫机制 多元化经营乃是现代企业分散风险的重要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方法。一般财力雄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更情愿采纳这种方法。另外,风险转移法是不少企业,特殊是那些规模不大而管理水平又一般的企业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