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名词解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157503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子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子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分子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分子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abundance of mRNA mRNA丰度:每个细胞的平均mRNA分子数。 2. abundant mRNA 高丰度mRNA:由少量不同种类mRNA组成,每一种在细胞中出现大量拷贝。 3. activator 激活因子:能激活基因表达的蛋白质,通常是作用于启动子从而激活RNA聚合酶。在真核生物细胞,它所结合的启动子序列称为应答元件。 4. antisense strand(Template strand) 反义链(模板链):转录过程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合成的模板DNA单链。antitermination 抗终止:转录控制的一种机制,它能防止在特定的终止点终止,使RN

2、A聚合酶能通读终止点后面的基因。 5. autosplicing(self-splicing) 自我剪接:具有自我催化能力,将自身的某些部位切除的现象称为自我剪接。在酵母和真菌的线粒体mRNA和tRNA前体加工、叶绿体的tRNA 和rRNA前体加工、某些细菌病毒的mRNA前体加工中都发现了自我剪接现象。 6. alternative splicing 可变剪接:大多数真核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前体是按一种方式剪接产生出一种mRNA,因而只产生一种蛋白质。但有些基因产生的mRNA前体可按不同的方式剪接,产生出两种或更多种mRNA,即可变剪接。 7. basal factor 基本转录因子:RNA

3、聚合酶在所有的启动子上形成起始复合物所需要的一种转录因子,这些因子称为TFX,其中X是数字。 8. cistron 顺反子:能够编码有功能RNA的DNA片断,其编码的一部分RNA能够编码多肽链。 9. coding strand(Sense strand) 编码链(有义链):转录过程中,与mRNA有相同序列的DNA单链,它与代表遗传密码的蛋白质序列相关。10. cis-acting site 顺式作用位点:只影响处于同一DNA或RNA分子上的活性的序列,此性质通常暗示该位点不编码蛋白质。11. 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启动子和增强子等是由若干DNA序列元件组成的,由于它们

4、常与特定的功能基因连锁在一起,因此被称为顺式作用元件。这些DNA序列组成基因转录的调控区,影响基因的表达。12. corepressor 辅阻遏物:辅阻遏物是在可阻遏系统中产生阻遏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多数情况是与特异的阻遏物蛋白结合后,参与其本身生物合成或有关代谢酶形成的一种特异的阻遏物质。如:大肠杆菌的色氨酸合成系统的酶系统是一种抑制性酶,这时的辅阻遏物就是其最终产物色氨酸本身。色氨酸与对色氨酸操纵子特异的阻遏物蛋白结合后,就成为有活性的阻遏物,与色氨酸操纵子的操纵基因结合后,可阻止mRNA的转录,因而抑制了该酶系统的合成。13. core promoter 核心启动子:能够使RNA聚合酶起始

5、转录的最短序列,通常比一个带有额外元件的启动子要短得多。对于RNA聚合酶来说,核心启动子是能够与基本转录装置结合,包括InR和TATA盒两个元件的序列,通常在40bp左右。14. coactivator 辅激活因子、辅激活蛋白:激活因子与基本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所必需的一类因子,它不与DNA结合,却是转录的必要条件。DNA polymerase DNA聚合酶:在DNA模板指导下合成子代DNA链的酶,主要在修复或复制时发挥作用。15. Chromatin remodeling 染色体重塑:通过耗能的核小体置换或重建活动,改变染色质结构,同时伴随着某些基因转录的激活。16. C-value:C值是一种

6、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C-value paradox C值矛盾:物种的C值与其编码潜能之间缺乏对应关系。在某些物种中表现出DNA与进化程度正相关,而在某些物种中则无此规律甚至截然相反。17. chromosome walking (染色体步移):连续分离携带重叠DNA序列的克隆,使染色体大部 分被覆盖。步移通常用于获得某个感兴趣的位点。18. deoxyribonuclease 脱氧核糖核酸酶(DNAase):攻击DNA化学键的酶,可以切开单链或双链。19. exonucleases 核酸外切酶:每次可从核酸链一头切割一个核苷酸的酶,特异性针对DNA或RNA的5或3端。20. end

7、onucleases 核酸内切酶:切割核酸链内的化学键,特异性针对RNA或单链、双链DNA。21. exon 外显子:断裂基因中能够流传到成熟RNA中的任意片段。22. enhancer 增强子:(位于离转录起始点较远的位置上,具有参与、激活和增强转录起始功能的序列元件。)是一个顺式作用元件,能够提高一些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利用率,并能够在启动子任意方向和任意位置(上游或者下游)起作用。23. enhanceosome 增强体:转录因子与增强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24. gene 基因:能够编码有功能RNA的DNA片断,其编码的一部分RNA能够编码多肽链。25. gain-of-function

8、 mutation功能获得突变:获得新活性的突变,显性表达。26. gratuitous inducer安慰性诱导物:能高效诱导酶的合成,但又不被所诱导的酶分解的分子。27. GT-AG规则(GT-AG rule):内含子5端起始的两个碱基为GT,3端最后两个碱基为AG,由于这四个碱基的高度保守性和广泛性,因此称为GT-AG规则。28. Hotspot 热点:基因组中突变和重组频率偏高的位点。29. housekeeping genes (constitutive gene) 管家基因(组成型基因):是维持细胞最低限度功能所必不可少的基因,如编码组蛋白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基因、线粒体蛋白基因、

9、糖酵解酶的基因等。这类基因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都进行表达,因为这些基因的产物对于维持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代谢功能是必不可少的。30. hnRNP:hnRNA的核糖体蛋白质形式,在此hnRNA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由于前体mRNA只有完成加工成熟后才能运到细胞核外,因此hnRNP只在核内发现过。31. *hn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核内不均一RNA、不均一核RNA:在真核生物中,最初转录生成的RNA称为不均一核RNA,hnRNA是mRNA的未成熟前体。32. intron(Intervening sequence) 内含子(插入序列):断裂基因中,能被转录但在形成成

10、熟mRNA时会被剪除的序列。33. inducer 诱导物:通过与调控蛋白结合激活基因转录的小分子物质。34. Inr(initiator) 起始子:pol II启动子中位于-3位到+5位的短保守序列Py2CAPy5。35. loss-of-function mutation 功能缺失突变:使基因失活的突变,可隐性遗传。36. luxury gene 奢侈基因:即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这类基因与各类细胞的特殊性有直接的关系,是在各种组织中进行不同的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表皮的角蛋白基因、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基因和肌球蛋白基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基因等。37. micro DNA 微卫星DNA: 重复

11、序列单位长度小于10bp的序列。38. minisatellite DNA 小卫星DNA:重复序列单位长度在10-100bp之间的序列。39. open reading frame(ORF) 开放读码框:由编码氨基酸的三联体组成的连续DNA序列,多数能翻译成蛋白质,由起始密码子开始,终止与终止密码子。40. operator 操纵基因、操作子:DNA分子上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用以阻止相邻的启动子上转录的起始。41. operon 操纵子:指包含结构基因、操纵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一些相邻基因组成的DNA片段,其中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到操纵基因的调控。42. primary transcript 初始转

12、录物:与一个转录单位相对应的未修饰RNA转录产物。43. positive control 正调控:一个基因只有在某一事件发生时才能被激活开始表达。44. promoter 启动子:DNA分子上结合RNA聚合酶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区域,通常位于基因的5上游区域。在多数情况下还包含促进转录起始的调节蛋白的结合位点。45. RNA polymerases RNA聚合酶:以一条DNA为模板,催化对应的RNA合成的聚合酶。46. Reverse transcriptase 反转录酶:以单链RNA为模板,催化对应的双链DNA合成的酶。47. Ribonucleases 核糖核酸酶(RNAase):剪切

13、RNA的酶,对单链或双链RNA特异性作用,可以是核酸内切酶或核酸外切酶。48. reading frame 读框:阅读一条核苷酸的三种可能形式之一。读框把核酸序列分成一系列连续的三联体,由于起始位置不同,可能有三种不同的阅读结果。49.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所能识别的位点上的遗传性差异(如靶位点上的碱基改变造成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相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核酸产生不同长度的片段。RFLP可用于遗传作图,将基因组与常见的遗传标记联系起来。50. ribosome-binding sit

14、e 核糖体结合位点:细菌mRNA上含起始密码子的序列,在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它能与核糖体30S亚基相结合。51. readthrough 通读:由于模板的突变或辅助因子的帮助,RNA聚合酶或核糖体能忽略终止信号,而继续转录或翻译。52. regulator gene 调控基因:能够编码一些调控因子的基因,这些调控因子能够控制其它基因的表达。53. repressor 阻遏蛋白、阻抑物:阻遏蛋白是基于某种调节基因所制成的一种控制蛋白质,在原核生物中具有抑制特定基因(群)产生特征蛋白质的作用。它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操纵基因,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的结合,或使RNA聚合酶不能沿DNA向前移动,阻

15、遏转录,介导负性调节。54. response element 应答元件:能与某个(类)专一蛋白因子结合,从而控制基因特异表达的DNA上游序列。55. RNA splicing RNA剪接:RNA中内含子被切除的过程,使得外显子能被连接成完整的mRNA。56. scarce mRNA(complex mRNA) 稀有mRNA:有大量的不同mRNA成分组成,每一个mRNA在细胞中只有很少的拷贝,这说明了细胞中RNA的序列复杂度。57. satellite DNA 卫星DNA:由一个短的基本重复序列单位组成的许多连续重复序列(相同或相似)组成。58. Shine-Dalgarno sequence

16、 SD序列:在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10bp左右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能与细菌16S rRNA的3端识别,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它是1974年由J.Shine 和 L.Dalgarno发现的,故此而命名。59. signal sequence 信号序列:蛋白质上的一段短区域(信号肽),它负责将该蛋白质引导至内质网上进行共翻译转运。60. Single-strand assimilation (Single-strand uptake) 单链同化:指RecA 蛋白质引起DNA单链替换双螺旋中其同源链的能力,即能使单链同化进双链。61. splice site 剪接位点: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周围的序列。62. spliceosome 剪接体:剪接所需的snRNP和其它蛋白质因子所形成的复合体。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