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辅导4.3.4 液体的表面张力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15433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4.3.4 液体的表面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4.3.4 液体的表面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4.3.4 液体的表面张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4.3.4 液体的表面张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4.3.4 液体的表面张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4.3.4 液体的表面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竞赛辅导4.3.4 液体的表面张力(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4液体的表面张力341、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液体下厚度为分子作用半径的一层液体,叫做液体的表面层。表面层内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气体分子的作用,由于这两个作用力的不同,使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分子的平均间距较大,所以表面层内液体分子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正是分子间的这种引力作用,使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液体表面的各部分相互吸引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与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所研究液面和其他部分的分界线长度L成正比,因此可写成ABCD图3-4-1式中称为表面张力系

2、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N/m,表面张力系数的数值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342表面能我们再从能量角度研究张力现象,由于液面有自动收缩的趋势,所以增大液体表面积需要克服表面张力做功,由图3-4-1可以看出,设想使AB边向右移动距离x,则此过程中外界克服表面张力所做的功为式中S表示AB边移动x时液膜的两个表面所增加的总面积。若去掉外力,AB边会向左运动,消耗表面自由能而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表面自由能相当于势能,凡势能都有减小的趋势,而,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例如体积相同的物体以球体的表面积最小,所以若无其他作用力的影响,液滴等均应为球体。例 将端点相连的三根细线掷在水面上,如图3-4-2

3、所示,其中1、2线各长1.5cm,3线长1cm,若在图中A点滴下某种杂质,使表面张力系数减小到原来的0.4,求每根线的张力。然后又把该杂质滴在B点,求每根线的张力:已知水的面表张力系数=0.07N/m。12TTF1F2图3-4-3AB123图3-4-2A滴入杂质后,形成图3-4-3形状,取圆心角为的一小段圆弧,该线段在线两侧张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平衡,则有,式中代入后得。B中也滴入杂质后,线3松弛即,形成圆产半径cm,仿上面解法得。343、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表面张力的存在,造成弯曲液面的内、外的压强差,称为附加压强,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球形液面的附加压强,如图3-4-4所示,在半径为R的球形

4、液滴上任取一球冠小液块来分析(小液块与空气的分界面的面积是,底面积是S,底面上的A点极靠近球面),此球冠形小液体的受力情况为:在S面上处处受与球面垂直的大气压力作用,由对称性易知,大气压的合力方向垂直于S面,大小可表示为 。在分界线上(图中的虚线处)处处受到与球面相切的表面张力的作用,这些表面张力的水平分力相互抵消,故合力也与S面垂直,大小为球冠形液块的重力mg,但因A点极邻近液面,所以截块很小,mg的数值可忽略。SAR图3-4-4根据小液块的力学平衡条件可得将及R、f的表示式代入上式可得应该指出是上式是在凸液面条件下导出的,但对凹液面也成立,但凹球形液面(如液体中气泡的表面)内的压强p小于外

5、部压强,另外,对球形液泡(如肥皂泡)由于其液膜很薄,液膜的内外两个表面的半径可看成相等,易得球形液泡内部压强比外部压强大数值。例 当两个相接触的肥皂泡融合前,常有一个中间阶段,在两个肥皂泡之间产生一层薄膜,见图3-4-5所示。图3-4-5(1)曲率半径和已知,求把肥皂泡分开的薄膜的曲率半径。(2)考虑的特殊情况,在中间状态形成前,肥皂泡的半径是什么?在中间膜消失后,肥皂泡的半径是什么?我们假定,肥皂泡里的超压只与表面张力及半径有关,而且比大气压小得多,因此泡内的气体体积不会改变。解 :(1)设肥皂液的表面张力系数为,则液泡内的超压为,因此半径小的液泡内的超压大,泡内气体的压强也就比较大,所以连

6、体过渡泡的中间隔膜应向半径较大的泡一边凸出。设中间隔膜的曲率半径为,则该曲面产生的附加压强为,为了使中间状态的隔膜保持平衡,应有即。O1O2A图3-4-6(2)当时,隔膜的曲率半径,即是一个平面,在界线上任取一点A,它受到两个球面及薄膜的表面张力、均跟各面相切,如图3-4-6所示。由于是同一种液体,故三力大小,平衡时它们的方向彼此夹120角,应组成等边三角行,“球幅”的高度d=r/2,所以每过过渡泡的体积为而压强设生成过渡泡前的肥皂泡半径为R,则生成大泡半径为,则依据玻意耳定律有若考虑到,则泡内气体总体积可认为不变,故可近似得出说明对本题,比较有意思的是,泡内超压p比大气压小得多时,气体的总体

7、积保持不变。344、浸润和不浸润液体与固体接触的表面,厚度等于分子作用半径的一层液体称为附着层。在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与附着层外液体中的分子不同。若固体分子对附着层内的分子作用力附着力,大于液体分子对附着层的分子作用力内聚力时,则附着层内的分子所受的合力垂直于附着层表面,指向固体,此时若将液体内的分子移到附着层时,分子力做正功,该分子势能减小。固一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时,应具有最小的势能,因此液体的内部分子就要尽量挤入附着层,使附着层有伸长的趋势,这时我们称液体浸润固体。反之,我们称液体不浸润固体。固体液体固体液体图3-4-7在液体与固体接触处,分别作液体表面的切线与固体表面的切线,在液体内部这两

8、条切线的夹角,称为接触角。图3-4-7中,液体与固体浸润时,为锐角;液体与固体不浸润时,为钝角。两种理想情况是=0时,称为完全浸润;=时,称为完全不浸润。例如:水和酒精对玻璃的接触角0,是完全浸润;水银对玻璃的接触角140,几乎完全不浸润。由于液体对固体有浸润和不浸润的情况,所以细管内的液体自由表面呈现不同的弯曲面,叫做弯月面。若液体能浸润管壁,管内液面呈凹弯月面;若液体不能浸润管壁,管内液面呈凸弯月面。液体完全浸润管壁,则=0,弯月面是以管径为直径的凹半球面;液体完全不浸润管壁,则=,弯月面是以管径为直径的凸半球面。水水银(a) (b) 图3-4-7图3-4-8h图3-4-10例 在航天飞机

9、中原有两个圆柱形洁净玻璃容器,其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水银,如图3-4-7(a)和(b)。当航天飞机处于失重状态时,试分别画出这两个容器中液体的形状。分析:在失重情况下,液体的形状取决于表面张力和与玻璃浸润情况。解:由于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的,附着层面积要尽量小,水对玻璃是浸润的,附着层面积要尽量大,因此将形成如图7-4-8所示的形状。345、毛细现象管径很细的管子叫做毛细管。将毛细管插入液体内时,管内、外液面会产生高度差。如果液体浸润管壁,管内液面高于管外液面;如果液体不浸润管壁,管内液面低于管外液面。这种现象叫毛细现象。如图3-4-9所示为浸润液体的情形。设毛细管的半径为r,液体的表面张力系

10、数为,接触角,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高h。则凹形液面产生的向上的表面张力是,管内h高的液柱的重力是,固液注平衡,则:对于液面不浸润管壁的情况,上式仍正确,此时是钝角,h是负值,表示管内液面低于管外液面。如果液体完全浸润管壁=0,为凹半球弯月面,表面张力沿管壁身上,。例 在两端开口,半径1mm的玻璃毛细管内装满水,然后把它竖直放置,这时留在管中水柱有多长?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解:水能完全浸润管壁,留在管内的水柱重量应与上下两个弯月面的表面张力相平衡。注意:上弯月面=0,下弯月面=。于是2-3 热力学第二定律231、卡诺循环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又回到初始状态,这样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为循环过程,

11、简称循环。在P-V图上,物质系统的循环过程用一个闭合的曲线表示。经历一个循环,回到初始状态时,内能不变。利用物质系统(称为工作物)持续不断地把热转换为功的装置叫做热机。在循环过程中,使工作物从膨胀作功以后的状态,再回到初始状态,周而复始进行下去,并且必而使工作物在返回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外界压缩工作物所作的功少于工作物在膨胀时对外所做的功,这样才能使工作物对外做功。获得低温装置的致冷机也是利用工作物的循环过程来工作的,不过它的运行方向与热机中工作物的循环过程相反。卡诺循环是在两个温度恒定的热源之间工作的循环过程。我们来讨论由平衡过程组成的卡诺循环,工作物与温度为的高温热源接触是等温膨胀过程。同样

12、,与温度为的低温热源接触而放热是等温压缩过程。因为工作物只与两个热源交换能量,所以当工作物脱离两热源时所进行的过程,必然是绝热的平衡过程。如图2-3-1所示,在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P-V图上,曲线ab和cd表示温度为和的两条等温线,曲线bc和da是两条绝热线。我们先讨论以状态a为始点,沿闭合曲线abcda所作的循环过程。在abc的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是曲线abc下面的面积,在cda的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是曲线cda下面的面积。气体对外所做的净功就是闭合曲线abcda所围面积,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ab中,从高温热源吸热,气体在等温压缩过程cd中,向低温热源放热。应用绝热方程 和 得 所以

13、0V1V4V2V3VT1T2图2-3-1卡诺热机的效率我们再讨论理想气体以状态a为始点,沿闭合曲线adcba所分的循环过程。显然,气体将从低温热源吸取热量,又接受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W,向高温热源传热。由于循环从低温热源吸热,可导致低热源的温度降得更快,这就是致冷机可以致冷的原理。致冷机的功效常用从低温热源中吸热和所消耗的外功W的比值来量度,称为致冷系数,即,对卡诺致冷机而言,。有一卡诺致冷机,从温度为-10的冷藏室吸取热量,而向温度为20的物体放出热量。设该致冷机所耗功率为15kW,问每分钟从冷藏室吸取的热量是多少?令,则。每分钟作功,所以每分钟从冷藏室中吸热。232、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1:不

14、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只从一个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功,而其他物体不发生任何变化。表述2: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转向高温物体。在表述1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循环动作”几个字,如果工作物进行的不是循环过程,如气体作等温膨胀,那么气体只使一个热源冷却作功而不放出热量便是可能的。该叙述反映了热功转换的一种特殊规律,并且表述1与表述2具有等价性。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两者的等价性。pV图2-3-2假设表述1不成立,亦即允许有一循环E可以从高温热源取得热量,并全部转化为功W。这样我们再利用一个逆卡诺循环口接受E所作功W(=),使它从低温热源取得热量,输出热量给高温热源。现在把这两个循环总的看成一部复合致冷机,其总的结果是,外界没有对他做功而它却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给了高温热源。这就说明,如果表述1不成立,则表述2也不成立。反之,也可以证明如果表述2不成立,则表述1也必然不成立。试证明在P-V图上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假定两条绝热线与在P-V图上相交于一点A,如图2-3-2所示。现在,在图上再画一等温线,使它与两条绝热线组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只有一个单热源,它把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功,即=1,并使周围没有变化。显然,这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