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商业中心深基坑施工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14072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商业中心深基坑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世纪商业中心深基坑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世纪商业中心深基坑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世纪商业中心深基坑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世纪商业中心深基坑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纪商业中心深基坑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商业中心深基坑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地下室工程施工图纸2、世纪商业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主要规范、规程序号规范、规程名称发布日期施行日期规范、规程编号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4。12002。7.1GB50202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2001。7.202002.7。1GB50300200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2001。7.202001。11.1JGJ3320014软土地基深层搅拌桩加固技术规程YBJ225915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994、施工组织设计序号施组名称编制日期编制人(单位)1世纪商业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07。32世纪商业中心工程基坑维护

2、工程设计方案2007。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世纪商业中心工程2、工程位置:位于浙江省市,新华中路519号,东侧为规划绿化带。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监理单位:6、监督单位:市质量安全监督站.7、总承包单位:限公司。8、工程设计概况:8。1建筑规模及功能:该工程为商业办公,总建筑面积为84686.3m2,其中地上为64276。3m2,(其中1楼为11644.4 m2,2#楼为22507.3 m2,3#楼为30124。6 m2),中心地下室为20410m2。规划用地面积24809。2m2,建筑占地面积为12348。6m2,绿化面积为13986m2,道路面积为2

3、3314m2。整个工程可分为3个部分,西侧为精品百货(1#楼),北侧为一幢办公楼(2#楼),南侧为一大卖场(3楼),1楼地下一层,地上五层;2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3#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8。2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200m;室外地坪:0.15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4.50m;建筑物总高度:1楼为20。4m,2#楼为86.8m,3楼为26。1m。8。3结构类型:1#、3#为框架结构,2#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8。4基础形式:桩筏基础。9、基坑开挖深度:本工程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1。432.00m,基坑开挖深度为4.25-5.1m。三、基坑围护1、工程地质条件1。1地形特征及场地现

4、状本场地位于市新华中路519号.场地原为化纤厂老居民楼现已全部拆除,地势略有起伏,绝对标高在1.632。83m,局部高差较大.1.2地基土构成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涉及到的土层主要有第层杂填土、第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第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第层褐黄色粉质粘土。其中第层土质松散;第层淤泥质土呈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其物理力学性能较差,且土质软弱具流变特性,容易产生坑底隆起.因此在开挖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1。3地下水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水属于潜水,稳定水位埋深在0。601.50m之间,地下水位按0.60m考虑。场地附近无污染,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1.4不良地质现象由勘察报告可知,

5、第层褐黄灰黄色粘土变薄或缺失。且场地中部和南部存在大面积的暗浜区.2、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根据以上工程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和面积,本工程采用深层搅拌桩作为基坑围护,做到基坑围护结构稳定、可靠,确保周边建筑与地下管线不受基坑开挖影响,同时便于基础与地下室工程施工.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采用2700500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隔栅式布置,形成重力式墙围护结构,根据位置及开挖深度,墙体厚度分为3.2m个3。7m两种。搅拌桩施工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施工工艺,预搅下沉速度不大于0.8m/min,喷浆提升搅拌速率不大于0.5/min。深层水泥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fcu1.0MPa。深层水泥搅拌桩工艺流程图各

6、 项 准 备 工 作水灰比定 桩 位测桩中心计量上料样槽开挖配制水泥浆桩机定位钻机桩架移位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至桩顶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提升至桩顶土方堆放场地土方外运堆放清理桩顶2。1测量放线:由专职测量员作业,及时与甲方办理复核手续。测放桩位与设计图误差不大于2cm,搅拌机对位偏差不大于3cm。2.2开挖样槽:即按放线位置在桩位处开挖样槽,槽深、槽宽与槽长按搅拌桩位置和施工需要,清除槽内障碍,排除槽内土方,以便施工.2.3组装桩架试钻:2。3。1桩架垂直误差1.5%。2.3.2铺设枕木、导轨时应进行调平,确保导轨顺直、水平,并应按调平的要求整实、垫稳。2。3。3枕木选用规格不得小于100mm

7、200mm16m。2.3.4组装后检查调试桩机是否正常,检查输浆管和注浆管是否畅通,进行试钻,确定钻进搅拌速度。2.4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拌制固化剂浆液,使用材料由专人验收保管,不合要求,不准使用,并收集有关资料.2。5第一次搅拌下沉,严格控制好机械的工作电流,确保土体充分搅拌,并不得随意注水搅拌。2。6成桩采用两喷四搅的搅拌工艺(详见深搅桩施工工艺示意图),喷浆搅拌时钻头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大于0。5m/分(东北侧及南侧为0。8m/分),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以11。5cm为宜。2.7注浆时,中途出现停机、断浆及水泥浆离析等现象,必须重新从停浆位置以下1m处注浆搅拌提升。如果停机超过3

8、小时,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先拆卸输浆管路,妥为清洗。2。8插筋:采用12的钢筋在深层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即可利用人工插筋,要求插入时保证插入深度及垂直度。2。9插小型型钢:在场地东北侧及南侧深层搅拌桩中根据设计要求需插入16a的槽钢,由于插入深度同深层搅拌桩深度,为保证插入到设计深度,计划采用挖土机起吊槽钢后插入,同时人工进行垂直度控制调整,在依靠自重插入困难时利用挖土机加压插入,以保证插入深度满足设计要求。2。10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6小时,要求搅拌均匀,搭接良好.2.11试块制作:2。11.1按有关规范取样作试块每组三块,试块尺寸7。077。077.07cm,制作的试 块按桩体号码编

9、号,并注明日期。2.11。2试块取样的搅拌土,在成桩结束后,取中心管和搅拌管上的附带土。2.12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00mm,桩身垂直度不大于1/150。2。13质量保证措施:2.13.1加强质量检查,对质量实行否决权,不符合要求的停止使用。2.13.2随时抽检配合比量,注浆量、标高、提升速度等,保证满足工艺和规程要求。2。13。3桩位移动定位后,必须保证桩架平衡和垂直度,以及定位的准确率。 2.13.4做好成桩记录,做到齐全、准确真实。2。14施工中常见事故处理:2.14.1施工冷缝处理:若在施工中因各种原因造成两根相邻桩的施工间隔时间超过24小时,则需在其外侧再行施工一至两根深层搅拌桩对其接

10、缝处进行封堵,同时在施工时应考虑东北侧及南侧处的深层搅拌桩,因其只要两排桩体,且外侧施工区域狭小,故在流程安排上应严禁在此区域内发生冷缝,万一出现冷缝,则采取压密注浆对冷缝处进行注浆。2.14。2围护墙体的渗水与漏水:土方开挖后围护墙出现渗水和漏水,对基坑施工带来不便,如渗漏严重时则往往会造成土颗粒流失,引起围护墙背地面沉陷甚至围护结构坍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及时处理,方法有:(1)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采用坑底设沟排水的方法。(2)对渗水量大,但没有泥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修补”的方法.(3)对渗、漏水量

11、很大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漏水位置离地面不深处,可将围护墙背开挖至漏水位置下5001000mm,在围护墙后用密实混凝上进行封堵。如漏水位置埋深较大,则可在墙后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浆液中应掺入水玻璃,使其能尽早凝结,包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4)如现场条件许可,还可在坑外增设井点降水,以降低水位、减小水头压力。3、围护工程量情况如下表(暗浜区区泥掺量16%):位置桩型桩径(mm)桩长(m)桩数(根)水泥掺量围护1-1深层搅拌桩7008.5521613%围护11深层搅拌桩7009.5564713围护2-2深层搅拌桩7009。5519913%围护3-3深层搅拌桩7008。756213

12、围护44深层搅拌桩7009。0583413%围护4-4深层搅拌桩70010。0526313%围护5-5深层搅拌桩7009。0519613%围护6-6深层搅拌桩7008。5517013%围护66深层搅拌桩7008.5510713%围护7-7深层搅拌桩7005.654313%围护8-8深层搅拌桩7004.5(5)2613围护9-9深层搅拌桩7004.55513%围护10-10深层搅拌桩7003.957313围护10-10深层搅拌桩7003.953613%坑内加固深层搅拌桩7003.0011318小计40584、围护桩平面图见附图一四、轻型井点降水1、井点降水概述本工程基坑面积约2万m2,基坑呈不规

13、则四边形。基坑开挖深度约4.5米,为一层地下室,整个基坑四周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止水挡土墙。因此,本次降水主要是降坑内水位。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地质条件结合基坑的开挖面积和深度,基坑采用安全可靠的轻型井点降水方案,既可以防止基坑外地下水向内渗透,也可以充分降低地下水位。为保证顺利开挖深坑部分,可采用压密注浆进行固土处理,必要时刻增设临时井点。降水机组采用JSJ-60型喷射真空泵.井点支管间距为不大于2米。预降期为7-10天。根据挖土方案的表述,本次降水将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沿1#、2楼的后浇带5-6米处打设一排井点管,作为止水帷幕,然后在1、2#楼挖土区域内打设6组井点,完成1、2#楼区

14、域的降水目的。随挖土进度,随挖随拔,直至完成1、2#楼的土体开挖,止水帷幕将继续运行(即一号泵两号泵)。然后再走第二步,打设3楼六组井点。具体见附后井点降水平面布置详图。2、井点支管埋置深度计算根据公式:HH1+h1+L*i式中: H-井点支管埋置深度;H1-基坑的开挖深度,取3。60米h1-降水后的地下水位线与基坑底面的距离,取0。5米i-降水曲线坡度,取1/10;L-所需降水半径,基坑宽36米,取12米;代入公式后得 H3。60+0。5+12*1/10 H5。30米(不包括滤管长度)3、施工操作工艺3。1技术支持按开挖方案沿基坑四周先挖出井点施工槽以利用井点支管的冲孔施工。3.2根井点支管的冲孔径不得小于0.25米,孔深应大于0。20米,以利于井点砂的灌填。3.3灌砂时一定要做到灌捣密实,防止“死管”出现。3。4井点设备使用专门设置的电路,以防止工地用电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