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13949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kV柱上变压器台制作规范1 范围为提高 10kV 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工艺水平,进一步深化“五化”(设计标准化、物料成套化、采购超市化、施工装配化、工艺规范化)建设,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新建、改造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

2、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4623-2006环形混凝土电杆GB 1094-2005 电力变压器SD292-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DL/T 5231-2001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9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477-2001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L/T736-2010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农网 10kV 配电工程分册(2006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

3、电工程通用设计农网 10kV 及以下工程补充方案分册(2010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农网 10kV 和 380/220配电线路分册(2006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线路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3 器材检验3.1 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铭牌、器身无锈蚀,高低压套管完好无损,油位正常,外壳干净,无渗漏油现象。3.2 JP柜3.2.1 JP柜外观完整、无损伤、锈蚀、变形,防水、防潮、防尘、通风措施可靠,箱门开闭灵活,门锁可靠,关闭严密,箱内各元件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各元件组装牢固,连接紧密,接触可靠。3.2.2 箱内接线正确,连接牢固,相位、相色排列应正确且工艺美观。3.3 跌落式熔断

4、器3.3.1 跌落式熔断器应各部分零件完整;转轴光滑灵活,铸件不应有裂纹、砂眼、锈蚀。3.3.2 绝缘部件完好,熔丝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3.3.3 操作时灵活可靠、接触紧密,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3.4 避雷器避雷器应可靠密封,绝缘部件完好,无裂纹、气泡。3.5 导线3.5.1 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3.5.2 不应有腐蚀现象。3.5.3 钢绞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3.5.4 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均匀应符合规定。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3.6 低压电力电缆3.6.1 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

5、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标识和合格证件;3.6.2 电缆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长度符合订货要求;附件部件应齐全,材质质量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3.6.3 电缆外观不应受损,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3.7 混凝土电杆3.7.1 应表面光滑,壁厚均匀,无混凝土脱落、偏心、露筋、跑浆、蜂窝等缺陷,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3.7.2 平放地面检查时,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不得有纵向、横向裂缝。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mm,长度不超过1/3周长。3.7.3 混凝土电杆应标明有埋深标识,埋深标

6、识宽度为 100mm,埋深标识下沿至地面距离为400mm。3.8 绝缘子3.8.1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3.8.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3.8.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3.8.4 开口销应对称开口,开口角度应为3060,闭口销或开口销不应有折断、裂纹等现象,严禁用线材或其它材料代替开口销子。3.9 金具及铁附件3.9.1 表面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3.9.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的表面光洁,螺杆与螺母配合紧密适当。3.9.3 镀锌良好,表面光洁,无锌皮剥落、锌渣及锈蚀等现象.3.10 混凝土预制品

7、构件底盘、卡盘、拉盘等混凝土预制品表面光滑,不应有蜂窝、露筋、纵向裂缝等缺陷。4现场复测4.1 变台复测4.1.1 对照设计图纸对变台杆位中心桩进行复测,台区安装位置应避开易燃、易爆、污秽严重、地势低洼及易受车辆碰撞场所。4.1.2 根据现场复测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2 线路复测4.2.1 对照设计图纸对杆位中心桩和线路路径、交叉跨越以及危险断面进行复测,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4.2.2 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4.2.3 复测导线对交叉跨越物、临近建、构筑物

8、、山区边坡等距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对新增加的跨越物、临近的建、构筑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4.2.4 线路转角桩、分支杆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5 杆塔施工5.1 电杆分坑5.1.1 变台电杆分坑5.1.1.1 依据设计数据复核变台位中心桩,确定顺线路方向的前后方向桩(辅助桩)。5.1.1.2 柱上变压器台变压器正装时根开为2.5m,变压器侧装时根开为2.2m,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5.1.1.3 在杆位中心按设计要求划出坑口。5.1.2 线路电杆分坑5.1.2.1 单杆分坑时,在杆位中心桩设测点,安置经纬仪。前视或后视相邻杆塔位中心桩,在需排杆位置的方向,定两

9、个辅助桩,两桩相距2至3m,供底盘找正用。5.1.2.2 在杆位中心按设计要求划出坑口。5.2 杆坑开挖5.2.1 杆塔开挖前应查看基坑附近是否埋有电缆、光缆及管道等地下设施,如有应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制定安全措施并设专人监护,地下设施范围严禁用冲击工具或机械开凿。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开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遮拦,加挂警告标识牌,夜间挂红灯。5.2.2 采用人力挖坑时,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核实杆位及坑深位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变压器台杆位用经纬仪找准地面基准,用塔尺测量两杆坑的水平度,两杆坑深度应一致,变台电杆埋设深度和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埋设深度宜采用表一所列数值。电杆基础坑深

10、度偏差为+100mm -50mm。表一:电杆埋设参考深度m杆高8.09.010.012.013.015.0变台埋深1.72.02.5单回路埋深1.51.61.71.92.02.35.2.3 电杆基坑开挖总深度为电杆埋深加底盘高度,底盘埋设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 -50mm。5.2.4 人工开挖基坑时,坑壁宜留有适当的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等确定。表二 各类土质参考坡度土质类别砂土砾土淤泥砂质黏土黏土黄土硬黏土坡度(深:宽)1:0.751:0.501:0.31:0.155.2.5 坑口边沿的1m范围内,不得堆放余土,材料、工器具等。5.3 底盘安装5.3.1 底

11、盘安装应平正,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5.3.2 底盘的圆槽面与电杆中心线垂直。5.3.3 底盘校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5.4电杆组立5.4.1 立杆时应使电杆中心线与底盘的平面垂直,电杆组立好后,进行回填土,每500m一层进行夯实。5.4.2 夯实两层后,对电杆进行校正,保证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mm,杆梢的偏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5.5 卡盘安装5.5.1 电杆基础采用卡盘固定时,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土壤分层回填夯实。5.5.2 卡盘的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当无设计要求时,上平面距地面不应小于500mm。5.5.3 与电杆连

12、接应紧密。5.6 坑土回填5.6.1 卡盘安装完毕后,按规定进行基坑土回填。回填土块应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5.6.2 松软土质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5.6.3 回填土后的电杆基坑应设置防沉土层,培土高度超出地面300mm。5.6.4 当采用抱杆立杆留有滑坡时,滑坡(马道)回填土应夯实,并留有防沉土层。5.7 拉线安装5.7.1 转角、分支、耐张、终端和跨越杆均应装设拉线,并按杆塔组装图安装,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5.7.1.1 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5.7.1.2 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5.7.1.3 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13、。5.7.1.4 15以内不开断导线的转角杆只打外角侧拉线;15以上至60转角杆应打顺线方向拉线,必要时应增打外角侧拉线,并使其受力均匀;60以上至90转角杆可只打顺线方向拉线。5.7.2 拉线对地面夹角宜为45,若受地形限制,夹角不应大于60,不应小于30,安装后对地平面夹角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3。5.7.3 拉线坑应有斜坡。将连接好的拉线盘下到坑底,使拉线棒沿马道方向与电杆中心对正。调整拉线棒角度(其对地夹角一般为45),并使拉线盘面垂直于拉线棒。拉线棒上部环的回头应向下。拉盘的埋深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拉线棒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500mm至700mm5.7.4 拉

14、线柱的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采用坠线时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杆长的1/6,采用无坠线时应按其受力情况确定;拉线柱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拉线柱杆应向受力反方向倾斜1020。拉线柱坠线上端固定点的位置距拉桩杆顶应为250mm。坠线采用镀锌铁线绑扎时,最小缠绕长度应符合表三。表三 绑扎最小缠绕长度参考表钢绞线截面最小缠绕长度(mm)mm上段中段有绝缘子的两端与拉线棒连接处下端花缠上端352502502002508050300300250300805.7.5 拉线绝缘子在断拉线情况下,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5.7.6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明显松脱,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

15、靠。UT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时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UT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拉线调好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mm至500mm。5.7.7采用顶杆(撑杆)安装时,顶杆底部埋深不小于0.5m,且设有防沉措施;与主杆连接应紧密、牢固,且与主杆之间夹角应满足设计要求,偏差不能超过5。5.7.8 跨越道路(非公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低于5m。5.7.9组合拉线的各根拉线受力应一致。6 台架组装6.1 横担安装6.1.1 变台的引线、变压器、JP柜、高压熔断器及避雷器的横担校平后按设计高度要求进行固定。6.1.2 线路横担安装位置,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转角、终端杆的横担应安装于拉线侧。6.1.3 横担安装应平整,其端部上下、左右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