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13612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实习教师一日工作常规一、晨检、晨间接待:1. 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工作态度来迎接家长和幼儿;2. 利用幼儿入园时间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的培养,自然地和幼儿打招呼、问好;引导幼儿学会与人礼貌地打招呼;3. 记下家长反映的一些情况。如:孩子哪不舒服了,孩子的情绪变化了或者带的药品了等等;4. 晨间检查:每天幼儿入园,须在园门口接受保健大夫的晨间检查。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5. 晨检取牌绿牌:晨检合格者,领牌进班。

2、黄牌:身体不适但未带药的幼儿。红牌:带药儿童,须填写“儿童服药单”。6. 晨检记录晨检后,保健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保健医进行临床诊断决定入园或去医院诊治。7. 入园时开窗通风,保持班级室内空气流通;8. 组织幼儿搬、擦小椅子;9. 有组织地摆放桌面玩具;10. 指导幼儿有秩序地、安静地玩游戏,有重点地观察一个区域并作相应指导;11. 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收玩具,保持玩具的完整性。二、早操、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一)早操:1. 配班教室提前放好锻炼器材;2. 早操前调整队伍,整顿纪律安静入场;3. 做操前提醒幼儿站在自己的小点上,告诉幼儿具体的活

3、动规则,保持安静准备听音乐做操;4. 做操时要有针对性的语言提示和正确到位的动作示范;5. 教师带操时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动作准确有力;6. 与幼儿用目光进行互动,及时调整幼儿动作不规范的现象;7. 做操结束后调整队伍,维持纪律,安全地走到班级里。(二)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1. 体育活动前丰富活动经验,交代好活动的规则等;2. 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注意幼儿的动作,关注每位幼儿的状态,确保孩子安全快乐的进行;3. 及时发现与解决幼儿之间活动时产生的磨擦;4.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小孩,不能只看一部分幼儿;5. 主班教师有重点地观察某项游戏,配班教室和保育员配合,使其他游

4、戏正常开展;6. 教师衣着方便,不能奇装异服,不穿高跟鞋,不戴首饰;7. 依据天气变化选户外活动;8. 活动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里,保障他们的安全;9. 注意幼儿是否有流汗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并妥善保管;10. 每十分钟交换一次游戏;11. 体育活动后要做小结,让孩子知道今天学到了那些本领,还有哪些不足;并进行放松动作。三、教学活动:1. 课前做好教案、教具等的准备工作;2. 活动过程中语态要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3. 不穿低腰低胸的衣物,仪表要端正;4. 活动时间合理安排,随幼儿的反应适当调整;5. 正确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中,配班教师管

5、好幼儿纪律;6. 使用儿童化语言进行教学;7. 教学过程中教具不应离教师太远;8. 目光关注到所有幼儿;对幼儿以鼓励、表扬为主;9. 活动安排合理,上课内容新颖、有趣,符合年龄班特点;10. 引导幼儿多思考,乐于发言,鼓励有进步的幼儿;11. 组织好纪律,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帮助纪律性差的幼儿;12. 做好配班工作,帮助主班教师发教材、辅助教学等。四、区域活动:1. 准备好游戏材料,配班教师提前摆放好区有游戏材料;2. 游戏前进入游戏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来选择游戏并交代好相应的标准、要求与注意点;对刚开始的游戏开展之前需认真辅导;3. 可以利用选游戏的形式来安定幼儿的状体,可以先请表现好的小

6、朋友去选游戏;4. 每个区域进行区分,且一般不超过四、五人;5. 教师有重点区域指导,其他区域巡回指导;6. 区域活动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里,保证他们的安全;7. 加以指导,有趣、正确地示范,并加以创新,让每一个区域的趣味性提高,丰富其经验,让孩子更有兴趣地参与其中;角色游戏时引导幼儿合理分工、角色身分符合社会经验;8. 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一是让孩子有更好地积极性,二是教师可以贯彻幼儿,从中发现好的和不好的问题,及时鼓励和纠正;9. 游戏中,教师及时给与指导,巡视每位幼儿的游戏表现,发现情况给与游戏指导;鼓励表现好的和有进步的孩子,提醒、纠正孩子做得有误的地方;10. 注意幼儿的安

7、全问题;11. 不要过分干预幼儿游戏,以平衡的方式介入;12. 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13. 根据主题变化及时更换游戏区游戏材料;每过一段时间更新区域游戏的内容,丰富游戏,让幼儿更感兴趣;14. 观察记录特殊儿童;15. 提醒幼儿热爱护玩具,轻拿轻放,游戏结束时提醒幼儿将玩具放回原处;16. 活动结束后要给与小结。五、洗手:1. 指导幼儿洗手前,先将衣袖卷起,教幼儿洗手要领。2. 督促幼儿用流水洗手,洗手时打肥皂,搓手心、手背、手指,并冲洗干净。3. 提醒幼儿洗完手后,先在小池内轻轻甩一甩,以便水滴到地面。4. 提醒幼儿不要忘记擦手,并将衣袖放下,不能直接冲出去。5. 天冷了,要用温水。6.

8、不玩水,不把水弄到地上。7. 洗手要排队,不要乱打乱闹。8. 教师必须等最后一名幼儿洗完手后方可离开。9. 节约用水,关好水龙头。六、进餐(餐前活动、餐后散步)1. 餐前进行安静或阅读、音乐活动,坚持餐前十分钟的准备活动,培养良好的进餐情绪和习惯。2. 进餐前老师不组织幼儿做剧烈的活动,不处理和解决问题,播放进餐音乐,保证幼儿精神愉快的进餐。3. 按时开饭,每餐饭不推迟、不提前,每餐进餐时间不少于25分钟,饭菜要分开放,保证进餐卫生。4. 掉落在桌上或其它地方的饭食不可让幼儿捡食。5. 教育孩子吃饭时不撒饭、不玩耍,进餐完毕后将桌上的残渣收集后,放好椅子,再离开。值日生负责餐后的卫生清理工作。

9、6. 饭前组织幼儿用流动水洗手,做到随洗随吃,对年小体弱、吃饭慢的幼儿,要给予照顾,让其先进餐。7. 进餐时老师主动向幼儿介绍食品营养,增进幼儿食欲,保证每个幼儿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不在别人碗中播饭菜;培养幼儿不偏食的习惯。8. 洗手和进餐时幼儿都要有人照顾。9. 培养幼儿进餐的独立生活能力,中、大班不喂饭,自己添饭添汤。但对年小体弱病儿应在进餐时给予帮助。10. 每餐后要求幼儿自己送餐具,洗手、擦嘴、漱口。11. 午餐后,严格按说明逐一为幼儿服药,服后认真核对,确保正确无误。不准出现错服、漏服、重服、药量不足和过量等现象。12. 餐后组织幼儿散步。七、早点与午点:1. 组织幼儿早点及午点。2

10、. 帮助保育教师擦桌子、分发点心。3. 组织幼儿餐前洗手,搬小椅子。4. 给幼儿端汤时应从幼儿便上端,不能从幼儿头上端。5. 提醒并督促幼儿两只手拿好碗筷,小脚放好、小椅子做好。6. 注意食物的安全,以免烫伤。7. 确保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进餐。8. 观察幼儿进餐情况,需要帮忙的应提供一定的帮助。9. 教师应记住每位幼儿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八、喝水:1. 幼儿喝水前检查地面是否有水,避免湿滑。2. 保证水的温度,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提醒幼儿先接冷水,再接热水。3. 提醒幼儿分组排队喝水。4. 督促幼儿喝水时自己拿自己的茶杯。将茶杯拿稳,防止掉落。5. 不准拿茶杯打闹。6. 喝水时不说笑。7.

11、 喝水要适量。8. 鼓励幼儿多饮水,提醒幼儿口渴了自己去喝水。9. 幼儿剪发生推挤、吵闹,及时调解、制止。10. 等待最后一个幼儿喝完水归位。九、午睡:1. 组织幼儿排队进入午睡房,不吵闹,脚步要轻。2. 调节室温和灯光,将午睡房的窗帘拉上,但不要拉得过严,以免看不见幼儿睡觉情况。3. 提醒所有幼儿午睡前先如厕。4. 检查幼儿手中或口中是否有异物。5. 指导幼儿正确有序地脱衣服,折叠整齐后放在指定位置,不要放在枕头下。6. 上床后不要让幼儿和身边人讲话打闹,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7. 帮助不易入睡的幼儿入睡,可轻轻拍打、抚摸或讲故事。经常巡视,幼儿出现蹬被子,要为他们盖好。8. 帮助幼

12、儿盖好被子,纠正不良睡姿。9. 巡视幼儿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汇报。10. 不能坐在幼儿床头休息,不能使用幼儿寝具,值班老师不能睡。在幼儿午睡期间不离开教室。十、起床:1 请上铺的幼儿先轻轻起床,再请下铺。让已经醒了的幼儿先起床,最后唤醒未睡醒的幼儿。2 鼓励幼儿自己迅速穿衣,帮助不会穿衣的幼儿穿。3 整理衣服。检查幼儿是否将衣服裤子、鞋子等整理好。4 组织幼儿整队,带幼儿离开午睡房。5 陪班教室帮忙叠被子,检查幼儿有无尿床现象,可指导大班下铺幼儿整理床铺。6 回教室帮助幼儿梳头,确保幼儿从头到脚都整整齐齐。7 起床后,提醒幼儿小便、洗手、喝水。8 检查幼儿衣裤、鞋袜,保证幼儿服装整

13、齐、舒适,头发整齐。十一、盥洗、如厕:1. 保证盥洗室地面干燥,避免幼儿奔跑,以免滑倒、摔伤。教师应注意全面照顾、及时督促、仔细检查;2. 盥洗前应向幼儿强调盥洗的纪律要求、卫生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应分小组进行盥洗,避免盥洗室人多拥挤。对个别衣袖卷不上、不会洗手、肥皂迷眼的幼儿,教师应给予帮助;3. 幼儿洗手后,教师要检查每个幼儿手洗得是否干净,包括手指缝、手背、手指甲、手腕等;4. 集体如厕时不得拥挤、争抢;进餐中入厕后必须洗手;午睡时如厕要保持安静,脚步要轻,小声说话或不说话;教师不得限制幼儿便溺次数。5. 帮助年龄小和自理能力差的幼儿如厕;对遗尿和遗屎的幼儿,耐心地为他们更换、清洗衣物。

14、6. 将卫生纸裁好放在固定位置上,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7. 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如会按需要小便、按时大便,大便后自己擦净,整理好衣裤,便后用肥皂洗手等。8. 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9. 幼儿集中入厕时,厕所一定要有教师或保育员。十二、离园:1 .离园前请幼儿上厕所、洗手。2 .检查幼儿是否将衣服塞到裤子里。3 .提醒幼儿增加衣服。帮助幼儿穿好外衣、戴好帽子。4 .让幼儿带自己的东西回家,不能带自己喜欢的幼儿园或其他小朋友的物品。5 .提醒幼儿回家后要做什么,第二天要带什么东西入园。6 .组织幼儿把小椅子统一放好。7 .提醒家长关注张贴栏上的通知。8 .将幼儿一日在园情况,重要的部分向家长汇报。和家长进行交流,多方面了解幼儿。9 .请幼儿跟老师,小朋友说再见。10 .做好静班工作,保持班级整洁,关好门窗、水电。整理室内外卫生,关好门窗电源等。(蒲磊、方兴椿、高娃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