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125605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苏北地区为江苏“半壁河山”,其发展事关全省大局。省委省政府一贯重视苏北发展,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做出“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决策。自2001年开始,先后召开了9次苏北工作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苏北地区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是,目前的苏北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如何突破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制定并实施什么样的新政策?是本调研报告着重讨论的主要内容。一、发展阶段关于区域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为此,本调研报告通过人均GDP

2、、经济结构(产业、就业、工业)、城市化水平和小康建设进程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分析,力求客观反映苏北地区实际所处的发展阶段。1、经济水平:工业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对照钱纳里的经济阶段划分模型,通过人均GDP以1998年不变价、缩减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当年汇率等方面的换算,判断1998年苏北地区的人均GDP为652.49美元,处于钱纳里模式中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005年人均GDP为1345.89美元,超过钱纳里模式中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最低门槛,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2010年人均GDP达到2520.55美元,已进入到钱纳里模式中的工业化中级阶段。若按当年价和汇率折算,苏北地区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较上述时间要

3、早,但仍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其中,徐州已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的中后期,而宿迁则刚刚迈入工业化中级阶段。2、经济结构:工业化中期的转型发展阶段(1)产业结构。对照西蒙库兹涅茨原理,从产业结构来看,2005年苏北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7:46.4:33.9,第一产业比重首次降低到20%以下,且二产比重高于三产,表明苏北地区刚迈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到2010年,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7:47.7:38.6,但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除徐州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外,其余四市均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并呈现出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的状况。(2)就业结构。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从就业

4、结构来看,2000年苏北地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56:19.5:24.5,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2004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44.2:24.3:31.5,进入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2010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30.5:34.5:35.0,表明苏北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虽然淮安和宿迁两地市已达到工业化后期阶段标准,但其结构呈虚高度化,属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换时的特殊表现。(3)工业结构。按照霍夫曼比例,通过苏北内部的轻重工业产值和农村人口比例等方面的计算,苏北地区2000年的霍夫曼比例为4.37,处于霍夫曼工业阶段的第一个阶段重工业化阶段;2004年的霍夫曼比例为

5、2.24,进入霍夫曼工业阶段的第二个阶段高加工化阶段;2010年的霍夫曼比例为1.01,开始步入霍夫曼工业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技术集约化阶段。其中,除宿迁仍为霍夫曼工业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外,其余四市均处于霍夫曼工业阶段的第三个阶段,且呈现出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的状况。3、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按照诺瑟姆城市化曲线定律和钱纳里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苏北2000年的城市化率为24.9%,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市化进程稳步发展;2003年城市化率为32.3%,完成了工业化准备期,正式进入工业化阶段,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城市化率为37.6%,完成了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到工业化中期,

6、城市化加速发展;到2010年苏北的城市化率为51.8%,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快速推进。苏北5市除徐州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宿迁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外,其余三市均即将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4、小康实现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的冲刺阶段根据2010年江苏省县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统计报告分析,2010年东台、大丰和铜山等3个县区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使全省县级全面小康达标地域首次延伸至苏北地区;在县级全面小康25个指标中,苏北地区所有县(市,23个)均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值在12个指标以上,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县(市,16个)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值在15个指标以上;另外,苏北地区有10县3区相继将本

7、县(区)全面小康自定达标年份提前了1-3年,这些均表明苏北地区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冲刺阶段。综上所述,无论从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和城市化进程,还是从小康实现程度来判断,苏北地区整体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提升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冲刺期。但其内部五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并呈现三大方阵序列;其中,徐州为第一方阵序列,盐城、淮安和连云港为第二方阵序列,宿迁则为第三方阵序列。二、重点任务站在新的起点上,本着问题导向性和阶段赋予性的发展要求,苏北地区必须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主题主线,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着力推进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着力推进县域经济

8、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关键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工业化水平偏低。2010年苏北三次产业结构为13.7:47.7:38.6,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86.3%,低于全省(93.9%)、全国(89.9%)的平均水平和苏中11.4个百分点,且与全省设定的全面实现小康指标的产业结构标准(92%)有较大差距。苏北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16%,仅为苏南的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21%,其中大型企业数仅为60家,而苏南为372家。苏北地区工业规

9、模偏小,重大产业项目、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还比较少,传统工业比重大,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比较突出。此外,苏北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北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2010年苏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的仅为19.2%,比苏南低了44.8个百分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苏北跨越发展的核心任务。遵循工业化规律,把握产业转移机遇,按照调优调高调轻产业结构和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总体要求,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工程机械、汽车、船舶等装备制造产业,优化能源、化工、钢铁等基础

10、产业,提升服装、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和沿东陇海产业带建设,着力提升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和效益,重点培育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和地方产业集群。 2、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新型城市化水平苏北发展的相对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心城市的规模小、数量少、功能弱。2010年苏北城市化率为51.5%,比全省低8.7个百分点,更比苏南低了18.8个百分点,苏北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达30.5%。苏北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50%,但是其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数量只占全省的28.6%、33.3%和11.8%,每百

11、万人口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为0.3个;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仍在2倍以上,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差距近7000元。苏北地区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偏小使得城市对广大农村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另外,苏北农村地区农村规模普遍较大,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社区化程度低,城乡二元结构显著。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为前提,以城乡发展一体化集约城市化为导向,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快推进徐州城市圈建设,打造现代化区域性特大型中心城市,积极建设淮安苏北腹地中心城市,着力推进沿海、沿东陇海线城镇带建设。

12、使特大城市、都市圈、城镇带成为提升苏北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主体形态。重视小城镇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加快提升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农村人口吸纳能力,形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中心。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县域经济落后是苏北落后于苏南、苏中的重要表现。2010年县域GDP占苏北地区总量的5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75.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51.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50.9%,工业产值占50.9%。2010年,苏北人均GDP相当于全省的56.3%,而县域人均GDP仅相当于全省县域人均的22.4%。苏北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其中最显著的差

13、距反映在县域经济上。2011全国百强县,江苏共21个,其中苏南10个,苏中9个,苏北2个,2012年全国百强县,江苏22个,其中苏南10个,苏中10个,苏北2个。苏北不仅数量少,而且,位次靠后。2010年江苏50个县(市)社会经济发展序列中,地区生产总值排序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全部工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后16位均在苏北,占苏北县级23个县级单元中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后8位均在苏北,占苏北县级23个县级单元中35%。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域经济活跃程度的晴雨表。2010年,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比重苏南为54.75%,苏中为42.75%,苏北为27.02%。加快县

14、域经济发展是实现苏北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县域兴则苏北兴,县域强则苏北强。针对苏北县域综合实力不强、工业化进程滞后、经济外向度偏低等问题,要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为目标,以县城为龙头,以镇域为支撑点,着力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园区共建力度,形成以民营经济增活力、园区建设扩平台、特色经济创优势的县域经济跨越之路。4、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高民生幸福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影响,苏北存在着人均收入偏低、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投入不足、区域城乡供给能力严重不均衡、各类弱势群体受益水平低、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单一等问题。20

15、10年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73:1.30:1,农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68:1.24:1;苏北各县(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于苏南地区1/4,苏中地区1/3。特别是苏北的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基础更为薄弱,基层服务平台的硬软件建设非常滞后。保障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所需要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也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要按照底线均等、重点优先、多元供给、持续可行的原则,切实提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把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社会公共

16、安全等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以城乡基层和社区为重点,统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建设便利可及的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共享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获益水平。5、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水平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和保障支撑作用。由于基础薄弱和历史欠账多,苏北基础设施的某些瓶颈制约因素仍未消除。以交通基础设为例,苏北地区存在着干线公路一级化率低,农村公路通达水平不足、标准不高,水运投入不足,港口站埠建设滞后等问题。2010年,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苏南万人拥有公路里程、等级公路分别为27.25公里和27.08公里,公路里程、等级公路密度分别为1.79公里/平方公里和1.77公里/平方公里。而苏北万人拥有公路里程、等级公路分别为22公里和20公里,公路里程、等级公路密度1.21公里/平方公里和1.1公里/平方公里。从结构来看,苏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