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海燕》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12240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尔基的《海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尔基的《海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尔基的《海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尔基的《海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尔基的《海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尔基的《海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尔基的《海燕》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 海燕教案教材分析海燕写于1901年,是高尔基的一首著名的散文诗。作者使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海天情景,来反映列宁领导的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脱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地叫喊的形象,来欢呼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首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学习象征手法及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作用。2.把握这篇文章的主题。水平目标1.熟读成诵,在诵读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中蕴涵的感情。2.初步形成鉴赏散文诗的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浓烈的革命激情。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

2、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水平。2.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3.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的海燕、海鸥、企鹅、海鸭、暴风雨、闪电等的象征意义。突破方法:本文是一篇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诗,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让学生在相对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协助学生理解海燕、海鸥、企鹅、海鸭、暴风雨、闪电等形象的意义。这样,学生就能深人文本,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同时自不过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点。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

3、、评析以及方法指导,在课堂中营造“对话情境”,引导学生人情人境,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与生活对话。2.圈点批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一)同学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种海鸟叫做海燕,(示课件,在狂风和乌云聚集的海面上,海燕在展翅飞翔)它有大海赋予的坚硬的翅膀,它有大海赋予的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地搏击风浪,笑傲长空。这节课让我们走入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散文诗,来感受高尔基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最强音。设计(二)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时时处处都在向我们展示生命之美。在阳光明媚的花园里,草坪似翠绿的地毯,孩童似猴子般机灵,老者似神仙般逍遥。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柔美

4、;在墨黑的背景中,通体如镜子般透亮,脸庞如月亮般恬静,那令人遗憾的断臂,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残缺之美;在绿茵场中,足球运动员那如旋风般的推动,如狂飘般的进攻,如蛟龙般的拼抢,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力量之美。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是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作品犹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让我们共同进人海燕的世界,面对大海、乌云、闪电去感受海燕给我们带来的生命之美。 二、美文赏读1.教师范读课文。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心中的海燕,同学们做好两件事:一是明确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二是哪些字词容易读错或读不准请注上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胆怯(qi) 掠起(l) 号叫(ho) 呻吟(shn

5、yn) 翡翠(fi) 蜿蜒(wn yn)2.学生赏读。如果让同学们来读,大家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篇文章呢?(生:充满激情)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大声地、自由地读出你心中的海燕。3.教师指名学生诵读,对朗读过程中在重音、节奏、语气方面出现的不足,给予适当纠正。4.学生自由诵读,充分想象、体会作品中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高尔基敏锐地体察到时代的脉搏,并以“海燕”这个深刻反映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吹响了嘹亮的进军号角。请同学们试为课文拟一个简洁恰当的副标题。示例:胜利的预言家。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结:下列几个副标题均适用:“勇敢的斗士”“渴望暴风雨的勇士”“革命的先驱者”“迎接暴风雨

6、的先驱者”“无畏的革命者”“划破乌云的利剑”。5.合作研讨,梳理文章思路。文章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构成了海燕活动的特定背景,海燕的艺术形象在景象的变换中逐步完善。请同学们依照海上图景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变化梳理课文的思路。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后明确: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即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第一个画面(从开头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写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个画面(从“乌云越来越暗”到“是的,遮不住的”):写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7、。第三个画面(从“狂风吼叫”到篇末):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着暴风雨。三、分析海燕形象1.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文中描写海燕的语句,并体味其表达效果。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提示:(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句中“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句中“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

8、了困乏”以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2.思考:文中的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明确: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血肉丰满、气质刚正的海燕形象是在暴风雨的渐次逼近的景象变换中逐步完善的。在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环境描写中,海燕乐观、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得到鲜明有力地展示。海燕的形象蕴涵鲜明的时代特征,“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组意象群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的海燕则是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象征。3.学生配乐齐读全文,体会课文的深刻含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