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118998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加快发展粮食加工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全面掌握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业的主要措施。6月28日至7月6日,盟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刘明泽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深入到各旗县市及粮食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我盟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一)发展的有利因素1、区位优势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东部毗邻黑龙江、吉林两省,东北部与呼伦贝尔市相连,南部和西部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相接,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公里。交通比较便利,域内有

2、省际通道、111国道、白阿铁路等,还有在建的乌阿一级公路、乌白高速公路、两伊铁路、锡乌铁路以及正在推进的“两山”铁路建设项目,届时兴安盟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圈和欧亚大陆桥连接点。必将对周边城市以及国际消费市场将有着良好的承接扩散和辐射功能。2、资源优势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是科尔沁草原的腹地,境内大小河流200多条,以嫩江水系为主,有绰尔河、洮儿河、归流河等,有大中小水库20座,总库容近20亿立方米,这里土层肥沃,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素有“绿色兴安”之称,是东北乃至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盟现有耕地近160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234万亩、无公害农产

3、品生产基地693万亩,现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8家,绿色食品18个,有机食品、农产品28个。近年来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左右。兴安盟域内的绿色、有机稻谷和杂粮杂豆享誉全国。长期以来,全盟粮食销售形成了比较稳固的网络,产品辐射区内、东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乃至环渤海经济区。3、企业规模 截止2009年底,全盟各类粮食加工企业13家,其中盟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企业资产总额达5.35亿元。企业资产总额上1000万元的企业有11家。2009年粮食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9.74亿元,销售收入17.48亿元。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有蒙佳粮油、金谷粮油、恒利粮油、二龙屯有机米业等6家。4、产业基础 全盟粮食加工体系渐

4、趋完善,仓储设备比较完备,目前逐渐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各类主体并存发展的格局。全盟13家各类粮食加工企业中,有稻谷加工企业4家、面粉加工企业3家、饲料加工企业2家、植物油加工企业4家。全盟9家盟级以上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中,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我盟粮食加工业拥有“蒙佳”1个中国驰名商标;拥有“二龙屯”、“保安沼”、“草原金谷”3个内蒙古著名商标;拥有“蒙佳大豆油”、“草原金谷大米”、“二龙屯小米”、“科王大米”、“草原王面粉”、“保安沼大米”、“岭南香大米”7个内蒙古自治区名牌产品。蒙佳、金谷、二龙屯等品牌的产品销售区内外。(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5、全盟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加工布局分散,导致形成加工集聚优势难度较大。目前我盟粮食加工企业资产规模上亿元的仅有蒙佳粮油1家。年加工处理能力5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6家。全盟规模化的粮食加工企业少,且点多面广,分布比较分散。尤其是一些较为有优势的企业分布在不同旗县市,各打各的品牌、各享各的政策,但是在抢占资源和市场上,却是争相抢地盘、争客户,相互设防、互相抬压粮价,束缚了企业发展和提升规模效益,更制约了地方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步伐。2、生产经营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很多粮食加工企业仍为粗放型加工,初级产品多,深加工程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小型加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产品单一,质量和档

6、次不高,缺乏品牌,资源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效率低,附加值不高。在全盟大米加工企业中,有色选、抛光、小包装工艺设备的主要是龙头企业,除二龙屯、蒙佳、金谷等少数几个企业外,其他企业不具备科技研发能力。绝大部分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仍以米、面、油等传统产品为主,品种单一,停留在原粮加工率不高、加工度不深不精的状态,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空间和能力有限。3、发展空间定位过于狭隘 兴安盟作为内蒙古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无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至今为止,除蒙佳、二龙屯、金谷等极少数企业外,全盟大部分企业仍将企业发展的空间局限在盟域境内,这与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大产业的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存在差距,

7、这种定位严重制约了全盟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4、企业内部管理简单粗放 全盟粮食加工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内部管理简单粗放。如成本观念不强,设备不计折旧,生产不计成本,难以反映其效益的真实性,市场销售更是自成一体,信息滞后,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些企业普遍缺乏粮油产品精深加工所需要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进一步发展。5、产能过剩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矛盾日益突出 受市场利益的驱动,且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和正确的产业导向,很多地方一哄而起,盲目上马粮食加工项目,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无序过快扩张,以致于超出市场实际需求量,导致粮食加工业整体开工率不足5

8、0%。如:2009年,全盟大米加工能力为40万吨左右,实际加工量只有13.8万吨,开工率不足40%,即使享誉区内外的二龙屯年加工能力近8万吨,而实际加工不足5万吨。产能过快扩张使很多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倒闭状态。6、粮食加工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外粮食加工企业大多走产、加、销产业链一体化的道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我盟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很少涉足粮食收储、物流、贸易、深加工等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产业链短,抗风险能力弱。粮食加工业总体上还没有摆脱农业生产什么就加工什么、加工什么就卖什么,即“种什么加工什么卖什么”的传统加工业产业模式。加工企业与粮农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粮食生产、

9、加工与市场处于脱节状态。粮农的种植决策和品种改良,没有与加工需求形成有机结合,农业所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不能适应加工企业的要求。7、资金缺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症结 我盟的重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资金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制约着产业化体系中其他要素的发展。据调查,全盟盟级以上龙头企业中仅有3家粮食加工企业得到了农发行政策性贷款,其余企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都在为融资苦苦奔波。二、发展机遇(一)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为粮食加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改革开放以来,

10、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农业、鼓励粮食生产和搞活粮食流通的政策措施,粮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近年来由于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为等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从长期看,人口的不断增长势必引发粮食供给的长期偏紧。因此,粮食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得到高度重视,这为粮食加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二)一系列涉粮政策为粮食加工企业发展提供了适合的政策空间粮食问题同时作为一项事关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政治问题,已被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是全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不断地出台强农利农的政策法规,不断

11、促进粮食产业化。2008年下半年为扩大内需,促增长,中央确定了10项措施,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改善和解决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并适时出台了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合的政策空间。(三)经济结构调整为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压力迫使中国经济加快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这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兴安盟属于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次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资本和粮食产业转移,在引进资本、技术和产业的同时,加快本地粮食加工企业的技术升

12、级、规模扩张,将能促进本地粮食加工企业集群的形成。(四)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改变为粮食加工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国内市场对粮食加工制品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将持续增加,而且在质量上要求更高,品种上要求更丰富,尤其是对粮食生产的优质化、绿色化、有机化、无公害化需求日益突出。目前兴安盟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特色、有机、绿色粮食生产和加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必将成为助推绿色兴安快速崛起的支柱产业。三、对策建议(一)合理区域布局,科学制定粮食加工企业发展规划盟委、行署应进一步加强对粮食行业的领导,组织发改

13、委、商务局、农牧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兴安盟粮食加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合理布局,打破县域界限,做到产能适应,有效利用粮食资源,引导理性投资,克服盲目发展。根据产业集群理论,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引导粮食加工业龙头企业适度集中,探索建设粮食加工园区的新路子和新模式。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淘汰低水平、高消耗、污染严重的企业,尤其是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小型粮食加工企业,改变粮食加工业小、散、差的状况。同时,各地要严格实行准入监管制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二)优化粮食品种,推进粮油生产基地标准化

14、建设生产优质粮源是企业原料保障和产品质量保障的根本,是企业的第一车间。积极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立自己标准化优质粮油基地,从抓种植培育着手,重点培育具有原产地标识的绿色、有机、无公害的优质粮油品种,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不断提高优质、高效的特色种植业比重,稳步调整粮经饲结构,提高比较效益。同时,紧紧围绕兴安盟绿色食品基地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探索“公司+中介+基地+农户+标准+质量监督”的产业化模式,建立种子培育、种子供应、田间管理、技术培训、质量监督到全程监管体系。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范订

15、单农业,建立监督机制,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切实保护农民和龙头企业的利益;二是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打破地区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组建和培育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企业;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农民由单纯的原料提供者变为加工增殖利益的分享者,使企业和农户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三)整合粮食加工资源,打造粮食强势品牌通过引导企业采取兼并、联合、收购、股份合作、贴牌等形式,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限制,整合粮食加工资源,实现企业技术、设备、信息、市场、人才、品牌共享。要把培植规模企业作为做强产业的重要支点,对具备一定规

16、模、扩张前景好的粮食加工企业,帮助引导其通过上市融资、增资扩投、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实现裂变式、突变式发展,成为产业的“航母。”重点打造蒙佳、二龙屯、草原金谷、源龙源等龙头。实施名牌兴企战略,以现有品牌为依托,推进品牌资源整合,申报绿色兴安标识的粮食品牌。鼓励优势企业以品牌产品为核心,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强势品牌,实施品牌共享,共同推动品牌创新和发展的新格局。各地要营造好农牧业品牌建设的氛围,不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统筹谋划,形成强势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为品牌建设创造良好氛围。要突出生态优势,打好绿色牌,突出产地特色,打好特色牌,促进我盟农牧业品牌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适时出台兴安盟关于发展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兴安盟实施品牌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四)导入现代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摒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