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稿)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11797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稿)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培训稿 )doc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建设专题讲座神木县教研室姚宝林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探讨高效课堂的有关理论。 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三个话题:一、 为什么要进行课改?二、 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 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第一个话题: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出示传统课堂学生表现的画面)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病。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单一(以讲为主)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事干,只有听的份);课堂一讲到底(课堂由教师统治,时间被老师霸占) ,学生沦为看客(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 ;教师讲的辛苦(所有的事情都教师做了,所以很辛苦) ,学生听

2、的痛苦;(整堂课被强加,学生没有一点自主,因而很痛苦)目标意识淡化(教学目标盲目模糊,教师不清楚本节课让学生学会什么、怎么学、学到怎样的程度) ,缺少当堂反馈(学生学得怎样因缺少反馈环节而无法得知) ;小组讨论泛化(形式、作秀,教师不清楚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哪些不需要讨论,把讨论环节作为课题教学的点缀) ,脱离教学实际;课堂效率低下(低),作业负担较重(没有做到堂堂清,不断地向课后延伸);传统的课堂究竟怎么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没有建立,学生始终行走在学生中心的边缘,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介入 ”到体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始终占据课堂领地, 学生难以获得自主学习与个体成长的

3、机会,课堂中没有学生生命成长的 “气息 ”。(注意两个关键词:介入,气息)路在何方?(在传统篱笆禁锢下,我们究竟还有没有出路?)改革的先驱者已经把路修在我们的脚下。2001 年,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发起之后,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校长、老师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搞课改。十余年之后,一部分中小学校课改工作成绩斐然,成为全国课改名校,成为全国中小学学习借鉴的样板、楷模、典范;而多数学校则仍然徘徊在课改的边缘地带等待观望,课改工作动劲不大甚至毫无起色,成为课改名校的崇拜者、参观者、追捧者。出现如此差距,呈现如此局面,我以为关键在于态度问题。路在校长的心中,教学管理层的脑中,在全体教职工的手中。“

4、改”不必怀疑, “改”才有出路。深化课改,实施高效课堂是我们不二的选择。课改的方向从 “有效 ”走向 “高效 ”有效教学是针对传统的负效、无效、低效教学而言,是指教学有了一定的效果, 学生有了一定的收获; 高效课堂则追求的是如何让学生“会学 ”、“学会 ”、“学好 ”,是一种优质教学,也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最高目标。从“有效 ”到“高效 ”是深化课改的必然,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是学校真正走向内涵发展之路的不二选择。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陕西在课改上已严重滞后,去年 11 月 25 日在宝鸡召开了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宝鸡市的教学改革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第二个话题:什么是高效

5、课堂及理念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 具体是指课内学生的受益大, 负担轻,学生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 (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完整过程,而不是单纯地学到了单一的知识)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 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3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高效课堂 ”。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 “高效课堂 ”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

6、课堂 ”至少在教学时间、 教学任务量、 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 12 个字就是: “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基本理念1、概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 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认识、思想、价值的变化带动课堂发生“质变” 。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灵魂的跑马场。这是课堂教学祈盼的境界,是美好的愿望,课堂如果能让学生如同逛超市一样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 是一个多么让人惬意的去处

7、,如果也能让学生像吃自助餐那样, 一定可以感觉到了生命的狂欢,会让学生流连忘返,怕下课。中国教师报 总编助理李炳亭 为我们总结这样一条简单笔直的路径:我们不可以挑剔孩子,或者侮辱他们,这是很不人道的!有差异是正常的,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静等孩子的成长,如果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了,还需要我们这些教师干什么,就像因为生病才需要大夫一个道理。教师的底线就是对生命负责,发现儿童,进而发展儿童,至于知识的教学,其实并没有庸人所讲的那么重要,如果说生命第一,那么,知识顶多排位老三,第二位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没有这个“渔网”岂能“捕鱼”?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难做到的事情,是一条不难走通的路径。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

8、以做到的事情,但我们偏偏做不来,做不好,甚至不去做。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A 、教育即解放(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4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任何教育无论它处于什么层次,以哪一方面为侧重点,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根系所在

9、,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应是其根本性内涵。舍此,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B、教师即开发(课改改到深处是师生关系的改变。教育即角色,其核心是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的使命是开发,在开发学生的同时开发自己,这是教师存在的理由,也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根源。有人把教师比作用园丁,我赞同这个说法。这不同于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等。园丁的喻义象征着以儿童为中心, 教师就像勤恳的园丁那样翻土、 控制环境、培育生长中的植物, 并且相信植物的天然生长能力会自然完成后期的生长过程。教师仅仅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帮助者。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创造生态,为种子的发芽、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创设适合种籽的生长环境,

10、教师应当具备三种能力: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能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如果对这三种能力进行一个概括的话,用“开发”这个词非常恰当,它更能够准确地描述教师的作用。教师即开发,教师应当具备的就是开发的能力!开发什么?开发的就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潜能! )C、学生即创造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 要我学 到我要学 ,从接受式学习改变为探究式学习。探究意味着创造。 )D、教室即成长(教室应该是“生长”的沃土和“成长”的摇篮。正是,课堂应该是学生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技能的操练场,是学生未来人生阅历的实习地。所以,在课堂里,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为他

11、们营造必要的交际场,让他们学会交往,甚至学会“理论”,学会争吵。“赤橙黄绿青蓝紫”,少了一色,就不是七彩生活;“酸甜苦辣咸”,少了一味,也不是五味人生,哪怕你给予他们的永远是火红的热情,是蜜糖的甘甜。所5以,真正的课堂还要让学生拥有多种生活的体验、 多种情绪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拥有解开疙瘩、战胜挫折的经历,体尝“苦乐年华”的滋味。 )高效课堂基本理念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以快乐为根本。(要变“教中心”为“学中心” ,重建师生关系,变“师中心”为“生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当教室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时, 高效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摘自隐形的翅膀。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

12、性、 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知识到生命成长)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能力到精神需求)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差异);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师生关系)。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 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 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 “水涨 ”才能 “船高 ”;B、教材分析的 “无边界原则 ”。不讲 “进度 ”,只要 “目标 ”,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 “无限 ”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

13、、左顾右盼。高效课堂基本理念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A、高效课堂出发 “原点 ”,是从 “两率 ”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C、素质教育的 “素质 ”最主要的是 “学习能力 ”: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D、实现 “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 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6、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6高效课堂教学具有两个分析层次:从表面层次来看,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 教

14、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 从较深层次来看,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 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一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二是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 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教授认为, 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四点基本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是学生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当细化,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