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114550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反思(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亦然。一味的教书,而不思索,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不得其解。因此,要使教学相长,反思必不行少。本学期我主要担当了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一学期来的工作,引发了不少的思绪。一、 学生在学习上的最大困难如何提高语文实力美国闻名的教化家,心理学家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成八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语言技能(语文应用实力)位于首位,

2、由此可见在教化家的眼里,学生的语言智能的发展是多么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一个怪圈,就是学校的师生每天用,每天练语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学科却是语文,没有多少学生敢说自己语文学得好,没有多少语文老师敢说自己的语文教得多好。究其缘由在于:语文实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的问题,一个长期积累语言材料的问题。一个人语言贫乏,必定带来思维的贫乏;而思维的贫乏必定影响学习实力的提高。在我所带的两个班(073班和075班)中,学生语言材料贫乏表现得非常突出,特殊是理科班073班。课堂上比较活跃,课后却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学习其他科目,因而语文学问积累不够,语文实力也不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实力

3、,成为学生在学习上的最大难题。二、 老师在教学上的最大困难如何有效地加强积累不论是思维还是语言,都要靠积累才能丰富;语言实力是由多数点点滴滴细小琐碎的学问汇聚而成。语文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 的过程。因而如何有效地加强积累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对此许多人可能不理解,认为不就是背背名句名篇,积累字词嘛,有什么难的。其实,我这里所说的积累并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名句和词语,真正的语文积累,内容更为丰富,不仅有词语和古诗文名句,还应有学生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习爱好,感爱好的内容在记忆里“自由出入”时,才能活学活用;只有做到活学活用,才能为阅读、写作供应源源

4、不断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提高语文实力的目的。三、 实行措施,迎难而上针对以上教学中的问题,我主要实行了以下措施:首先,夯实基础字词句的抄写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本学期一开学,在目标定位和思想动员课上,我就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明确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打算两个作业本,一个用来抄写课本中出现过的生字词,一个用来抄写名句美文及写作素材,每周要求学生交上来给老师捡查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二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其次,加强阅读。语文新课标要求从学生有效的阅读课文起步,这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敬重,也是对阅读规律的遵循。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事的

5、。”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需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 “读”,反复的“读”,再从“读”中获得感悟和体会,提高阅读实力。这才是有效的阅读课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阅读效果。因此,这一学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就特殊留意留给学生尽量多地读课文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到“且慢开讲,且慢启发”,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语文学习是一个体会、浸染的过程,不能快节奏,必需让学生保持安静、平和的心境,这样才能保证对课文的独立阅读及对问题的独立思索。再次,自我充电。“一日不学则落后,三日不学则无知。”在课程改革理念层出不穷的今日,老师的自我学习显得优为重要。一位老师要会教

6、书,首先要会学习,我深知老师的自我学习在整个教学中的重性,因此,在惊慌的教学之余,我实行了多种不同途径进行学习。如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及高考动态;主动向其他老师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校视通”里的优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等。特殊是对学校订购的“校视通”学习资源,不敢说我是用得最好的一个,但可以确定,我是学得最多的一个。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接着为我们开通“校视通”这一学习资源,让我们老师能向高水平的教化看齐。四、 今后的教学重心学生的年龄在增长,学问也在不断积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是培育他们阅读的好习惯、方法,为提高他们的阅读实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体验,真正感

7、受的课文语言的魅力。因此,如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感受和情感体验方面的积累,让他们找到源头活水,给语文学习带来清泉溪流,成为今后教学的工作重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和同仁们不断的沟通切磋。中学语文教学反思2众所周知:语文教化先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冲击,再有“语文费时又费劲,学也无法得高分”的高考制约,后有“不懂英语与计算机是现代文盲”的观念打击。语文教化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需走好三步:第

8、一步: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公路,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爱好。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原委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在高考的背景下,许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肯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果与排

9、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慢慢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学问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愿视察、感受、思索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实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相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状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简单;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 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

10、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需具有的语文教化观。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供应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来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需走得第一步。其次步: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老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高再明老师曾向我

11、举荐过一篇文章假如我是语文老师,该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作者是社科院哲学探讨员周国平先生。在文章中,周国平先生说:“我没有当过中学老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什么东西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觉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原委应当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

12、作文平分秋色,分别占80分和70分。再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实事求是的说:老师有点空就讲、学生有点空就练,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坚守的的确不牢、不死。当前,山东大力实施素养教化,极力提倡将时间还给学生、将实力还给学生。我觉得实施素养教化对语文教学特殊有利:以前,学生“两眼一睁,就起先竞争”,丝毫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现在,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自然而然阅读的时间也会多起来。“既然留得阅读在,学生就莫怕作文难啦!”。阅读,特殊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有,酷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

13、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观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酷爱多彩生活的人。自不待言,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好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需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第三步: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索习惯和积累习惯。国外探讨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念、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索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打开网页你会发觉信息是按秒来更新的,学生的“教科书”就

14、是现在的世界。语文教学不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能行吗?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一般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然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索,因为思索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索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应有尽有,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需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需渗透一个理念、坚守两块阵地、关注三种习惯。这就是我对语文教学的反思。行胜于言,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决心身体力行

15、,矢志不渝,坚决落实究竟。中学语文教学反思3秋季高考结束了,我所带的两个文科班的语文成果均超过了市平均成果,可以说,这是对我一年来的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回顾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觉得既有应当发扬的特长,也有应加以改进的不足。下面就此谈谈。先谈特长:一、关爱学生,平易近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或许,我是一个天生不会严厉的老师,学生见到的我总是在笑,微笑甚或大笑。曾有学生对我说:“您是我们公认的全部任课老师中最有涵养的,从来没对我们发过脾气!”曾经暗自担忧,这样学生会不会不怕我,不好好学习我这科语文呢?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学生跟我很亲,常常有一些我不曾教过的学生很亲热地主动和我

16、打招呼,常常有其他班级的学生来向我请教问题,或者让我给他们批改作文。我想,他们问候我,找到我,肯定和我自己学生的宣扬有关,在学生眼里,我应当是一个简单接近,又能给他们以帮助的老师吧。和学生很亲近,使我的教学工作很顺当,在课堂上,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因为胆怯回答错误遭到训斥而不回答问题。当有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会耐性细致地进行分析,直到他心服。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有了深度,记忆也会特别深刻。二、狠抓双基,严格要求,让学生夯实基础。我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我是一个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的老师。表现在几方面:(一)平常作业不多,但留了的必需保质完成。我的学生都知道,假如不完成作业,我会始终追着要;假如作业质量不高,肯定得重做。尤其是寒暑假作业,我不会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