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114224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海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海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海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海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提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复习提纲第一节诗经与楚辞诗经的相关知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是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2、诗经的成书过程:十五国风通过王官采诗、各国献诗、太师收集整理等各种渠道采集集中到主管部门配制乐曲或校正音律,予以应用和流传。春秋末期的孔子对当时流传的诗歌作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编订工作。3、诗经六义:毛诗序为流传于世的诗经作序文:“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是配合土乐(地方音乐)的各地民歌和一部分仿民歌作品。雅是用雅乐

2、(正乐)配合的用于朝会、燕享的乐歌,雅诗是这些乐歌的歌词,多是贵族创作的政治抒情诗。颂是庙堂祭祀乐歌。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诗集传),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情志。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是比喻和比拟,也就是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点来打比方,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是先描绘某种事物的形象,用以引起所要咏唱的内容。风、雅、颂是诗体,赋、比、兴是师法(表现方法)。4、诗经的艺术形式:重章叠唱:就是全篇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反复咏唱。重章叠唱,便于记忆,利于传唱,能加强诗的音乐效果,加强

3、主题的感染力量,层层推进诗意。5、诗经的语言:以四言句式为主,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兼叠韵词,叠字、叠句,加强诗经语言的音韵美。运用叠字描绘景物形态,描写人物心理或神态,描述人或物的动态,增强它们的形象性(蒹葭苍苍)。运用叠字拟声,使语言具体形象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关关雎鸠)。6、诗经的押韵: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优美的韵律,它们起源于诗经优良的艺术传统。(影响较深的几种韵式)偶句韵,即单句不押韵,双句押韵。汉魏的古体诗,唐的近体诗都继承这种韵式,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韵式。首字入韵的偶句韵。后世的古诗绝句多继承这一韵式,五律、七律诗也有首句入韵的,也都是诗经这一韵式的继承。句句韵,全章

4、不论多少句,句句用韵。汉魏乐府和七言古诗中也有句句韵的。如曹丕燕歌行。蒹 葭一、诗歌解析:1、第一章四个层次以蒹葭起兴,情景交融。描绘即目所见景物,深秋早晨凄清明净的河边之美景,点明时间、地点,同时又烘托气氛,蕴含诗人凄婉的感情,情景交融。以蒹葭起兴,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虚点其地,顿生惆怅之情,承上启下。指出心上人在水一方,虚点其地似乎近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即,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惘的情致。此二句承上启下,不仅和前两句融合无间,又为后四句抒发诗人与日思夜想心

5、上人欢会艰难之情作铺垫。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宛”字将实在处所一笔拎空,“伊人”却可望而不可即。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可见主人公对爱的执着追求;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始终无法和心上人相会诉衷肠,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2、第二、三章:同样四个层次为霜未晞未已: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一方之湄之涘:反复渲染似近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即所在的惆怅之情,同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长跻右,反复渲染

6、追寻过程的艰难,更深入地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央坻沚:地点的变化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层层深入地表现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失望惆怅之情。注:此诗主题的几种观点。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或以为襄公求贤尚德之作,或以为思贤招隐之词,或以为朋友想念之吟等)二、蒹葭的写作特征:1、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蒹葭苍苍(凄凄、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描绘深秋早晨凄清明净的河边美景,烘托气氛,蕴含诗人凄婉的感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2、比兴手法的运用:以“蒹葭苍苍(凄凄、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深秋早晨凄清、明净、哀婉的河边美景起兴,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

7、求、可望不可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3、全诗以四言句式为主,重章叠唱,一唱三叹,使诗不仅具有形式美、音乐美,同时重章叠唱中景物有变化,感情有发展,主题不断深化。首句入韵的偶句韵:苍、霜、方、长、央,阳部;凄、晞、湄、跻、坻,脂部;采、已、涘、右(音以)、沚,之部;极富音乐的回环之美。4、象征性的诗歌意境:通过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建构了象征性的诗歌意境。事实的虚化:追寻者、地点、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朦胧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朦胧,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意象的空灵:“在水一方”,可望

8、不可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从而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

9、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三、所抒之情: 写诗人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抒发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失望惆怅之情。湘 夫 人一、楚辞相关常识1、楚辞:是战国时期由屈原所创制的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代表作家作品: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宋玉九辩等。“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朱)买臣以楚辞与(严)助俱幸”。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的作品和自己写的九叹汇成一集,称为楚辞,其中最重要的是屈原的作品。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本楚辞专集。2、楚辞的

10、诗歌形式:屈原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同时又对楚国民歌加以革新、提炼,进而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的新诗歌形式楚辞体(又称“骚体”)。这种新诗形式,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铺排夸饰,词藻华美,对偶工巧,想象丰富,篇幅宏大,大量运用“兮”字,比起诗经来,更便于表达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抒写奔腾澎湃的激情。二、九歌的渊源:九歌的名称,见于左传、离骚、天问、和山海经,原是古曲之名。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而成的一组光彩陆离、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既洋溢着古老的神话色彩,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感受。首章的艺术特色:出色的心理描写:湘君所见景物、所产生的幻想,表现其内心对湘夫人

11、炽热的爱,这种爱使其心神恍惚。情景交融:只见秋风起处洞庭扬波,木叶飘落,融合了湘君惆怅寂寞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反常现象,用物非得其所比喻所愿不得,一切落空,失望惆怅之情。词藻华美,大量运用“兮”字。五、六、七言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湘君感情的起伏变化。五、出色的心理描写:1、湘君所见景物、所产生的幻想,表现其内心对湘夫人炽热的爱,这种爱使其心神恍惚。(第一段)2、极度的渴望使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他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内心思念之深。流光溢彩、华美艳丽的外部环境烘托和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第二段)3、捐余袂、遗余褋骞杜若、遗远者,是湘君绝望之余因爱生恨,爱又使他内心平静,打

12、算在耐心的等待与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而又多磨心理历程的生动表现。(第三段)整首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六、浪漫主义特色:1、湘君幻想与湘夫人相会的情景:筑室材料、室中所陈、上下内外的装饰布置流光溢彩、众神欢迎队伍。这是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读者描写了流光溢彩、华美艳丽的神话世界。2、题材的选择:湘夫人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而成,洋溢着古老的神话色彩。诗人善于把景物的描绘,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的抒发密合无间,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古诗十九首一、古诗十九首:诞

13、生于东汉末年,原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因其风格相近,梁萧统文选选入并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一直沿用这一诗题。这一组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发展的新阶段,是古典诗歌抒情诗的典范,被誉为“诗母”。二、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1、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揭露现实社会黑暗主题在古诗中反复出现。如驱车上东门、去者日已疏、明月何皎皎等。2、离人相思的作品特别多,包括夫妇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思,以及游子对故乡的怀念。如去者日已疏、明月何皎皎、迢迢牵牛星等。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到人,万古常新。

14、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1、所抒之情,质朴自然,毫不雕饰,情感真切动人。“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今日良宴会;“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2、擅长于借助写景来衬托和抒发感情。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丘墓、悲鸣的白杨、肃杀的秋气、古墓为田、松柏为薪的变化,所写之景遇整理孤苦悲凉的情思完全吻合(见课文去者日已疏);以白描手法写游子深夜徘徊、难以入眠的情景与游子思乡之情水乳交融(见课文明月何皎皎)。3、语言既自然朴素,又高度洗练而富有概括力。“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

15、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和足贵,但感别经时。”通过女主人公折花以后发觉无法寄给远方人,在树下久久伫立,以至花香满衣衫的形象,充分地表达了“但感经别时”的一往深情,可谓“语短情长”。诗人选择一位妇女欲折花寄远的细节来表达离人相思之情,无一奇僻之思、惊险之句,只是平平道来。行行重行行艺术特色:1、所抒之情思妇对游子的深切思念之情,质朴自然,情感真切动人。2、比兴手法的运用:物尚有眷恋故土的本性,人岂无思,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游子啊,你怎还不归来啊?)。3、语言既自然朴素,又高度洗练而富有概括力。利用“秀才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叙述,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等。第三节 陶渊明及乐府诗一、简介陶渊明:享年六十三岁,有五十余年在家乡农村过着隐居生活,是一位真隐士。他写了许多动人的诗歌,大多以隐居躬耕生活为题材,诗中描绘优美的农村风光,歌咏饮酒抚琴、读书赋诗、访问邻里、闲话桑麻的种种情趣,抒发了对这种宁静闲逸生活的由衷喜爱,表现了冲淡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陶渊明是古代田园诗诗派的开创者,正如朱自清所说“田园诗才是陶渊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