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亭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亭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草案)2016年11月根据山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 年)精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潍政办字2015132号)、潍坊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等文件,为进一步优化我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规划。(包含经济区、滨海区)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现状一、卫生资源状况。寒亭区、滨海区、潍坊经济区共有10个街道,1个旅游开发区,总人口51.16万人。其中寒亭区辖5个街道,1个杨家埠旅游开发区,312个行政村,人口30.8万人;潍坊经济开发区共有3个街道
2、,83个行政村,人口10.12万人。滨海区辖2处街道,50个行政村,人口10.2万人。经过长期发展,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建成。截止2015年,三区共有各类注册医疗卫生机构456处,开放床位2037张,千人口病床数3.98张。其中寒亭区283处,包括二级医疗机构1处(区人民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3处(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皮防院),民营医院2处(寒亭北海中医院、寒亭丰华医院),厂矿医院2处(寒亭海龙医院、山东省潍北监狱医院),街道卫生院8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9处,村卫生室226处,个体诊所31处;开放病床139
3、2张,千人口病床数4.51张。经济区有各类注册医疗卫生机构105个,其中民营医院1家(山东市立医院控股集团第三医院),街道卫生院1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处,村卫生室73个,城区诊所27个;开放病床184 张,千人口病床数1.82张。滨海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8家,其中区直医疗卫生机构4家(滨海区人民医院、滨海区中医院、滨海区疾控中心、滨海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村卫生室43个,个体诊所17个;开放床位461张,千人口病床数4.52张。 三区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38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35人,执业注册护士872 人。寒亭区共有各类
4、卫生技术人员13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3人,执业注册护士478 人;经济区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8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0人,执业注册护士151人;滨海区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2人,执业注册护士243 人。三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18.92万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设备约1378台,总价值24369万元。寒亭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11.35万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设备约1127台,总价值16437万元。经济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设备约154台,总价值7036万元。滨海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5、拥有万元以上设备97台,总价值896万元。二、卫生服务状况。2015年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人次257.91万人,出院病人4.4万人次,病床使用率为51.64%,其中寒亭区2家区级公立医院(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开放床位706张,病床使用率为51.80%;2家民营医院开放床位60张,病床使用率为68%;8家街道卫生院开放床位373张,病床使用率达到45%。经济区1家民营医院开放床位99张,病床使用率为42%;2家街道卫生院开放床位135张,病床使用率达到55%。滨海区人民医院开放床位291张,病床使用率为66%,滨海区中医院开放床位120张,病床使用率为45.79%,大家洼街道社区卫
6、生服务中心开放床位50张,病床使用率为10%。传染病实现有效控制,全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处于较低水平,区、街道、村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实施“国医堂”“中医馆”建设工程,9处街道卫生院均建成“国医堂”,4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中医绿色诊疗区”,2015年寒亭区创建为“国家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三、居民健康状况。截止2015年底,寒亭区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26、23.65/10万、5.2,经济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7、2.7,滨海区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68、3.68,均
7、处于较低水平。传染病实现有效控制,全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处于全市较低水平。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医疗资源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寒亭、经济、滨海三区2015年的千人口床位数3.98张,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86人,千人口注册护士1.73人,在全市处于中下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近年来由于高端卫生资源集中在市区大医院,区内患者流失严重。中医资源相对不足,基层中医药人才缺乏,特色优势发挥不够。人员结构不合理,医护比例偏低。每万人口全科医师仅为0.7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人)。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人才老化、人员缺乏、人才梯队和专业结构不合理、医疗服务
8、技术水平不高等情况,制约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长足发展。社会办医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三区仅有民营医院3家,开放床位160张,占总床位的7.7%。二、职能定位不清,管理水平不高。街道卫生院的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发展参差不齐,服务效率普遍不高;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社会举办医院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合作,存在医疗资源重复建设和无效竞争的趋势;虽然通过医改加大了财政投入,但体制机制僵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刚刚建成,作用尚未体现。多部门监管,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行政管理效率降低。公立医院内涵建设不到位,内部机制建设不健全,影响了医
9、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三、疾病防控形势严峻,人员装备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必然带来老龄人口、流动人口的持续增加,这将从总体上改变三区人口结构。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重性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因素,同时,传染病防治的薄弱环节依然存在,艾滋病等传染病已构成新的威胁,环境污染、执业危害、营养失衡、意外伤害等呈上升趋势,防治任务异常艰巨。疾病控制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专业防治机构人才不足,每千常住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量0.41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65人),更低与全市平均水平(0.8人),其中,疾控机构现有编制人员1/万人口
10、,计生卫生监督人员0.48/万人口,与国家配备要求由加大差距。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与疾控实验室装备与国家标准相差加大,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卫生监测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第三节 形势与挑战一、“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健康中国”概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界五中全会审议将“健康中国”纳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未来几年,与 “大健康”相关的产业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也必须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注重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结构调整提高服务效率,加大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力度,补“短板”,增加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供给,以提高整体医
11、疗卫生服务效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让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二、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凸显。2015年,寒亭、经济两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05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4754元,滨海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消费能力增长明显,医疗服务需求空间巨大。据预测,到2020年,三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7.5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5%以上。城镇化发展迅速,进程居住的农村人口日渐增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日趋多样化,已不仅局限于“看病”、 “
12、治病”范畴,还包括休闲健身、疾病预防、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康复医疗、居民健康保健等多个方面,居民的健康消费支出也呈逐年增加趋势。三、互联网+健康医疗应用将更加普及。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在逐步改变。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平台等创新载体纷纷建立,线上门诊预约、在线病程诊断、远程监控老年人生活等数字化医疗也在逐步实现。健身、诊断、监护、处方、治疗等与健康医疗相关的方面,都将会进入一个智能化健康服务的时代,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整合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新的机遇。第二章 规划总体思路第一节 目标到2020年,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合理、
13、配置均衡,供给层次多元,服务保障有力,人才队伍齐全,医疗技术先进,建立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第二节 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对基本、基层、基础卫生资源的责任,优先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促进公平、公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医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办医快速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二、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导向。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能级,加强内涵发展,改进薄弱环
14、节,提高利用效率,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功能及布局。三、坚持系统整合,统筹协调。加强全行业监管与属地化管理,统筹区域资源配置,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中西医并重,区域联动、上下联动,发挥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功能,协调推进,均衡发展。四、坚持分类布局,提升能级。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统筹不同区域、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和布局,分类制订配置标准。通过改革推进卫生资源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体服务效能。第三章 服务体系设置与资源配置标准三区医疗卫生资源实行层级梯度配置,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一是加强“龙头”医院带动作用,增强
15、公立医院竞争力。公立医院着重提升服务能级,致力于建成高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其在技术、科研、人才方面的优势,发挥其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适当控制床位规模,优化发展模式,着力提升诊疗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内涵发展。二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医联体建设,强化对口支援,促进分级诊疗,注重人才建设,重点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基层网底建设。三是提升公共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主要是通过补足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工作经费,完善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疾控中心监测装备,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共卫生任务需求。四是鼓励社会办医。鼓励转型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
16、领域,提高社会办医在卫生资源配置比例,引导社会办医向规范化、规模化、高水平方向发展。第一节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等。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医院(寒亭区人民医院、寒亭区妇幼保健院、寒亭区皮防院、滨海区人民医院、滨海区中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潍北监狱医院、海龙医院),社会办医院包括丰华医院、北海中医院和山东市立医院控股集团第三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和村卫生室。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等。第二节 床位配置一、全区床位配置标准。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公立医院床位规模。依据潍坊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卫生资源指标目标,结合区域实际,到2020年,三区每千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