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30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宣贯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11199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JG30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宣贯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JJG30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宣贯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JJG30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宣贯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JJG30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宣贯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JJG30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宣贯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JG30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宣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JG30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宣贯(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JG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宣贯材料目录1规程修订情况介绍 12检定规程名称改动说明 13规程内容宣贯(正文部分) 24规程内容宣贯(型式评价大纲部分) 135勘误表 24规程修订情况介绍JJG307-1988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于1988年颁布实施。施行18年来, 它在保持电能量值传递统一、 有效实施电能计量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根据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应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国际建议相互协调一致的原则, 同时考虑到国内 研制的计量标准及辅助设备技术方面的提高和完善, 国家下达了规程修订任务书。 由原规 程起草人蓝永林主持, 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计量

2、科学研究院、 沈阳供电公司等单 位共同参与,对原规程(JJG307-1988进行了修订。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 JJG307-200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 程,与原规程比较,该规程主要修改和补充了以下内容:1适用范围做了较大修改。新规程规定,只适用于机电式交流电能表的首次检定和 型式评价试验。2删除了机电式标准电能表内容;对标准仪表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3对直接接入的电能表和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分别规定了参比电流;特殊要求 和不平衡负载时的上限电流, 由参比电流改为最大电流; 对三相电能表, 增加了不平衡负 载时的误差与平衡负载时的误差之差不应超过的限度。4改写了电能

3、表的交流耐压要求和耐压试验方法;允许对电能表加一定功率进行电 压潜动试验;延长了电能表的轮换周期。检定规程名称改动说明在JJG307-1988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中,我们把感应系电能表的检定 规程名称定为“交流电度表或交流电能表” ,但随着我国大量使用电子式(或称静止式) 电能表,这样的称谓容易引起费解。为了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的文件(IEC62052:2003和OIML IR46:2004 ) 致,特将感应系电能表规程的 名称改为“机电式交流电能表” 。规程内容宣贯正文部分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参比频率为 50Hz 或 60Hz 机电式(感应系)交

4、流电能表的首次检定, 不适用于电能表的现场检验。按本规程附录 A ,对机电式交流有功电能表进行型式评价试验。 ”1.1 首次检定电能表属于限期使用、 到期轮换的计量器具, 因此电能表的首次检定是指对即将投入 使用的电能表进行的检定。 对新生产的电能表、 库存多年的电能表、 轮换检修或因故退出 工作而经检修后的电能表进行的检定,均属于首次检定范畴。对于工作中的电能表的计量性能有所质疑或要进行监督检验而被撤换到标准试验室 不经检修所进行的检定, 不属于首次检定。 因为电能表工作多长期限而允许多大基本误差 限,尚待确定。监督检验、仲裁检定和后续检定怎么办?与用户协商,经用户同意后依据 JJG307-

5、2006 开展工作。 国家在探讨重新立法。1.2 型式评价试验 型式评价是对制造厂生产的电能表新产品样机的全部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审查和考核。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规定,要将电能表 型式评价内容写入检定规程, 将型式评价纳入法制计量范畴, 便于计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督 检查试验。众所周知,型式评价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跟检定规程的要求有很大差别; 同时,使用型式评价试验大纲的工作者很少, 而关心规程的人很多,因此,为了便于叙述 和使用者查阅,特将电能表的型式评价试验放在了附录 A。1.3 为什么规程不适用于电能表的现场检验 所谓现场检验(或称实负

6、荷检验) ,就是用标准电能表和辅助设备,测定电能表在工 作条件下的“工作误差” (不是“基本误差”,这是两个概念),检查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接 线是否正确并查看有无其他异常情况。由于电网频率、电压、电压电流波形、环境温度、 负载电流和负载功率因数等因素, 随时都在变化, 在某一负载点测得的工作误差, 不能代 表电能表的工作误差曲线。 和其他计量器具一样, 很难确定电能表在多因素影响下的工作 误差允许值。即使依靠大量的统计数据拟定的工作误差,人们未必能接受。尽管如此,长期以来,各部门都使用基本误差限和各项附加误差限约为受检电能表的 5%10%的标准电能表,对工作中的电能表进行实负荷检验。如果测得的工

7、作误差没超过 受检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 就认为满足要求, 人们对此为提出较大异议。 这种情况是否符 合情理,尚待研究。2概述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规定,概述是规程的必备章节,要简 述受检计量器具的原理、结构和用途(包括必要的结构示意图) 。因此,规程中给出了概 述和图 1 。由硅钢片叠成的电压、 电流铁心, 分别绕有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 单相电路的相电压U加在电压线圈,就有电流Iu流经该线圈,产生穿过铝质转盘的交变电压工作磁通 U; 流经电流线圈的负载电流I,产生穿过铝质转盘的交变电流工作磁通 i。有相位差的电 压、电流工作磁通,从不同位置穿过转盘并在转盘中感生涡流

8、,各磁通与涡流相互作用, 形成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力矩(平均值) :M k1 U I sin式中的电压(电流)工作磁通,跟随电压(电流)成正比地变化;绕有线圈的电压电 流铁心组成的驱动元件,其结构参数满足电压电流工作磁通间的相位差书=90o-。因此,驱动力矩与单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P成正比,即M k2UI cos k?P。制动磁铁产生的制动磁通, 与其在转动着的转盘内感生的涡流相作用, 形成制动力矩, 阻止转盘加速转动。 这样,转盘因受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的作用, 其转动速度跟随负载消 耗的有功功率P成正比地变化。随转盘转动的转轴带动齿轮机构, 相继推动计度器(图中没画出) 各位字轮(或推针) 转动

9、。因此,在负载用电期间内计度器累计的转数,表示测得的电能。3计量性能要求3.1 基本误差3.1.1 基本误差、附加误差和工作误差基本误差是电能表在规定的参比条件下的误差, 电能表允许的基本误差最大值简称基 本误差限;附加误差是指某一影响量(如环境温度、电压、频率、电压电流波形和外磁场 等)偏离参比条件时电能表具有的误差与其基本误差之代数差; 工作误差是指各附加误差 与基本误差的综合,其允许值应大于基本误差限。通过型式评价的电能表, 其驱动元件参数和相应的附加误差限是不容易改变的, 只要 基本误差确定后,附加误差就以基本误差为参照点随工作条件改变而在允许限度内变化, 因此在电能表的额定工作条件内

10、同类仪表的工作误差不会相差太大。 在自然条件下检定电 能表,各种影响量随机变化, 得到的检定结果可比性很差, 因此为了保证电能量值传递的 统一,通常采用基本误差作为量值传递的指标。参比电流(lb和In)和最大电流(I max)Ib 基本电流,它是确定直接接入的电能表有关特性的电流;In 额定电流,它是确定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其值与所接电 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相同;Imax 最大电流,它是指满足电能表准确度要求的电流最大值。 对直接接入的电能 表,其Imax为lb的整数倍;对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Imax应与所接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 扩展电流(1.2ln、1.5In或2In)相同。

11、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根据上面的定义,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参比电流In 应与所接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相同,并且最大电流Imax应与所接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扩展电流(1.2In、1.5In或2In)相同。目前,就我国电力系统来说,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In只有5A和1A。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的规格大体如下:5(6) A 5(7.5) A 5(10) A 1(1.2) A 1(1.5) A 1(2) A在国际上,电流互感器次级额定电流In只有1A、2A和5A。目前,有些地区的负载电流只达到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5%30%,电力部门使用3X1.5 (6) A和3X 3 (6) A的宽负载电能表,力图提高

12、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对于Ib=1.5A而In=5A,负载电流为0.051b ( 1.5%In) 和 0.02In ( 2%In)时,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是相同 的。如果认为In=1.5A,就很难满足JJG307-2006表1中基本误差和表3中起动电流的要 求。所以,经互感器接入的宽负载3 X 1.5 (6) A和3X 3 (6) A电能表的计量性能仍由 Ib (1.5A或3A)确定,按直接接入的电能表对待。相邻两轻负载电流范围的基本误差限表 1 中,COS =1 时,规程给出了 0.051b (0.02ln)和 0.1|b|max ( 0.05ln|max)的基本误差限,0.051 b0.1lb或

13、0.02ln0.05ln范围内的基本误差限如何确定?当功率因数越低和负载电流越小时,电能表的允许误差应当越大,在某一轻负载电流附近误差不能突变,我们可用内插法确定相临两轻负载电流范围的基本误差限。(1) cos =1,0.05lb0.1lb或0.02ln0.05ln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允许值:105 X0.5(1-cos )x1式中:1和2电流为丨1和丨2时的基本误差限(A V丨2),( %);x电流为lx时的基本误差限(丨1 V lx V I2),(%)。(2)给定cos和0.1lb0.2lb或0.05ln0.1|n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允许值(0.5cos |b(|n)时的基本误差限没有规定。考虑到这一点,在JJG307-2006表1中,对特殊要求时的负载电流范围规定 为 0.2lbl max 和 0.11 nl max。(2) 不平衡负载时的电流范围在JJG307-1988中,对0.5级和1级电能表只在llb(ln)的情况下,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